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美学史来看,道德和美丽是具有相关性的。因此,本文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观点来观察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孟子认为,所谓的性善,就是美与善的统一。孟子为了说明这种关系,讨论了人类感觉器官的享受和内在审美性的享受。审美性的享受具有把人类道德作为审美对象的意义。孟子为了解释这种观点,用“充实之谓美”来进行解释。充实之谓美意味着,人本性的善,通过仁义充实地表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具有美的人。因此,在体育中运用充实之谓美可以为体育人内在价值为何美而提供依据。就像孟子通过讨论人的内在价值从而确定人格美那样,本文讨论为何在体育中出现道德行为时,体育也具有“美”的特征。人格主体是道德主体的个人,因此,体育中关于人格美的讨论不仅使道德行为,也使表达这种行为的主体—体育人得以美。这意味着,体育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善的自觉实践行为”和“善的意志”。因此,对于体育来说,充实之谓美的应用,可以使体育中的对美的讨论从理论发展到实践。不仅如此,关于体育人人格之美的讨论,也将为体育人为什么美丽提供解答。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毛泽东主席在1917年发表的文章就以“体育之研究”为题,他在文中写道:“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他建议中国以德国为榜样,“其斗剑之风,播于全国”.当时人们在广泛讨论如何才能让中国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他一生倡导“健身强国”的体育思想,而关注青少年健康,是毛泽东主席“健身强国”体育思想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3.
竞技运动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危险的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威胁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影响运动寿命,妨碍体育发展进程。为能更好地减少体育中因危险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文着重讨论了保险在体育中应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设想在体育系统中开办体育保险业务,并建议创建体育运动保险学,以及建立一整套与之相应的法规和制度,以确保体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4.
十余年前,即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体育界曾发生过一场辩论。围绕着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分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派意见认为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体育教育即身体教育、体质教育,而竞技体育属于文化,与杂技、杂耍、舞蹈同宗,是少数人的事情,因此竞技体育不得进入学校,干扰体育。而另一派的观点则认为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不应排斥竞技体育。这场很  相似文献   

5.
十余年前,即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体育界曾发生过一场辩论。围绕着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分野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派意见认为学校体育属于教育范畴,体育教育即身体教育、体质教育,而竞技体育属于文化,与杂技、杂耍、舞蹈同宗,是少数人的事情,因此竞技体育不得进入学校,干扰体育。而另一派的观点则认为竞技体育是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础是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不应排斥竞技体育。这场很有价值的学术争论,由于个别人的干预和压  相似文献   

6.
大众体育中的公民权利与政府作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仇军 《体育科学》2003,23(6):58-61
运用文献资料和分析讨论的方法,讨论了大众体育中的公民权利与政府意识。指出:政府在大众体育方面的责任是政府责任的一个方面。政府来自于社会的公意达成和公意授权,它承担的责任就在于回应和满足社会的意愿和要求;政府在大众体育中的作为就在于对大众体育领域巾公民的需求做出回应,采取措施,满足公民的需求,切实地为公民谋取体育之利益。  相似文献   

7.
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作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是为了满足城乡居民体育权利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满足城乡居民的体育需求。对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对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的本质、理念、着眼点以及实现路径进行讨论分析,为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的理论构建贡献一己之力。  相似文献   

8.
古罗马诗人贺瑞斯曾说过:“对于某些男人来说,饱尝奥林匹克运动场上的灰尘是一种享受。”如果贺瑞斯有幸活到今天,并到美国住上一段时间,那么他就会对今天体育在美国影响之大,人们对体育热爱程度之深和体育迷之多而感到震惊。据调查,美国公众四分之三的人每周至少看一次电视转播;近乎百分之七十的人一天看一次体育报道或与亲朋好友讨论体育比赛情况;不少人拿到报纸不看当地新闻、国际动态而首先看体育版;百分之十九的美国人,也就是说近4000万美国人是十足的体育迷。  相似文献   

9.
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期是培养体育健康意识的最佳时期,高校体育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意识,使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文章拟就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问题,分别从学校方面、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心理健康、终身体育意识进行讨论,以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健康意识,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是当前体育界专家及中小学教师激烈讨论的焦点问题。新课程改革虽然在体育课程目标等框架性、指导性内容上做出了解释,但一线教师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来实现这些目标还不是很清晰。换而言之,有些课程目  相似文献   

11.
<正> 第一,体育教学其有双重任务——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又要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任务。无疑,体育教学应扎扎实实地按教学大纲进行,但是否这就是以抓“三基”为主呢?否。体育教学应全面完成三项基本任务,不能有主次之分。第二,在完成每一节具体的体育课时,其教学任务有主次之分。对不同教材、教学对象的有主次的教学,丝毫不影响体育教学任务的全面贯彻。第三,对体育教学任务的讨论,不要局限在谁主谁次上,说实话,反反复复地讨论主次,固然  相似文献   

12.
中央指出:把体育社会化、科学化比作中华体育腾飞的两翼,是发展体育的根本措施。本文就体育社会化的客观趋势、体育社会化的源由、体育社会的前景,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与同志们共同讨论。一、体育社会化客观趋势我国现阶段的体育状况,一方面是群众体育活动,称之谓群众体育,另一方面是高水平的专业性体育运动,称之谓竞体技育。它们是相辅共存的,两者都是面向社会,要发展就必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校实施健美操作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建议,探索一种符合我国高校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使之从萌芽状态走向成熟,更趋完善,为寻求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的院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28年暑期,我国近代体期先驱马约翰、郝更生等创办了“清华暑期体育学校”,这所体育学校曾对我国早年的体育师资的培训,作出过可贵的贡献。早在1927年春,马约翰等体育界有识之士就痛感国内体育师资之缺乏。该年4月,马约翰、郝更生共同署名发表了《改进时期清华之体育》一文,文中写道:“惟国中体育人才缺乏,不有根本上之建设,终不克将清华较有规模之体育成绩,贡献于国人;而国中优秀体育人才,亦难与清华有切磋琢磨之机也。此种根本上之建设为何?即创办大规模之体育专门学校也。”于是决定创办清华暑期体育学校。  相似文献   

15.
孙波  孙晋海 《体育学刊》2005,12(3):17-20
依照儒家哲学的思想原则、文化理想和基本观念,讨论儒家精神视野中的人文奥运的可能意义。认为中和、中庸等儒家哲学的观念和原则可以成为人文奥运体育之道的支撑性观念,而仁、忠恕之道,和为贵等思想和原则对于构建人文奥运的相与之道则颇具启示性。  相似文献   

16.
从单一走向多元: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仇军  罗锦文  佟鸣 《体育科学》2005,25(11):58-61,84
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考察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变化的过程,讨论了与之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向。旨在通过对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变化过程的分析,理清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发展的线索,以期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自《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首次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以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界热门话题,也对基层体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之中,这既是体育教师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也是学校体育理论研究者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标准出台之际,《体育教学》杂志2022年专题讨论栏目重点推出“体育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设计”专题,邀请高校专家与基层教研员进行线上讨论。本期专题讨论内容为“体育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由浙江省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邹旭铝主持,本文内容为线上讨论总结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8.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F0002-F0003
青岛大学体育教学部于1994年青岛大学合校时成立。体育教学部本着创建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为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特色体育而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一、体育教学系统的构成 体育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组织,就是体育教学系统。实践表明,参与和影响体育教学的因素有内外之分,因此体育教  相似文献   

20.
体育的本质及概念是我国体育理论界长期讨论的一个极为复杂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通过简要回顾体育理论界讨论这一问题的经过,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分歧的根源。研究认为:体育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来说是一种手段,而个体身体的成长和发展则是体育的一种目的,对社会来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体育来说同样是一种目的。体育概念属于关系概念,体育是以发展人的社会性为最终目的的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