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编者按:浩渺星空,茫茫宇宙,自古以来激发了人类多少想象,关于月亮的故事和传说更是不计其数。从远古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神话故事的多彩演绎,到20世纪50年代苏美两国在探月研究上的太空竞赛,及至今日我国探月工程、登月计划的付诸实施,充分体现了人类对月球的无比向往、无穷智慧和无限能力。我国  相似文献   

2.
中秋守月     
<正>中秋守月是孩提时最美丽的一件事情。"十五十六,它落它出;十七八,杀只鸭;十八九,坐地守;二十冷等,月出一更……"我们一边念着奶奶教给我们的守月歌谣,一边仰起嫩脸,叽叽喳喳地坐在坦荡如砥的淮北平原上,睁着亮光闪闪的眼睛,等候着月亮从天空的东南方向爬上来。十五的月亮既没有十四的月亮不需要等候的直白,也没有十六的月亮需要耐心等候的含蓄。她恰到好处地暗合了我们孩子的性情,只需稍微守上一会儿,便轻盈地挪着步子,从平原的尽头走上来了。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古代文人学者对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风花、雪月等十分亲近。"月"以特有的魅力备受文人们的青睐,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被歌咏的"长青树"。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从"床前明月光"到"举杯邀明月",从"月是故乡明"到"千里共婵娟"……只要你打开古香古色的古典诗歌,就能看到多情的月亮。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使古代文人学者对自然中的山水、草木、风花、雪月等十分亲近。"月"以特有的魅力备受文人们的青睐,因此,成为千百年来被歌咏的"长青树"。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从"床前明月光"到"举杯邀明月",从"月是故乡明"到"千里共婵娟"……只要你打开古香古色的古典诗歌,就能看到多情的月亮。  相似文献   

5.
月满     
天黑了,月儿上来了.奶奶说,是个月满.月满,是方言.在我老家湖南通道,每到中秋月圆之夜,老老少少都会抬头指着天上的月亮称之为"月满". 那年中秋,月亮特别大,也特别圆.我问奶奶:"为什么中秋月是圆的呢?"她只说:"可能是月亮长大了."我似懂非懂地点头.奶奶又说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一个人搬个小椅子,痴痴地看着树梢上的月亮,忽然看到一点小黑影,于是大呼:"我看到嫦娥了."  相似文献   

6.
高悬于夜空的月亮由于其月相变化蒙上了神秘色彩,成为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母题,它积淀了浓郁的人类文化情蕴,反映不同民族文化视野,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月亮自古以来就是女性的象征,月神也以女性形象出现;而日本的月神"月读命"却是位男神。通过对神话形象的比较研究,对两国月神的性别进行对比并探究其异同的原因,指出中日神话中月神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社会特征以及地理环境不同所决定。  相似文献   

7.
从有了星球那天起,月亮便成了地球忠实的伴侣。从有了人类那天起,月亮便被赋予最浪漫最真挚的感情。从有了文学那天起,月亮终于寻找到她在人类灵魂中最深沉的位置。于是,月亮一圈一圈绕着。于是,人们一天一天望着。绕着绕着,望着望着,文学的征途上便多了月亮深深浅浅的足迹。——题记月亮,承载着人们的无限遐思。她在每一个夜晚如约而至,舒展她曼妙多姿的身影,聆听来自人们内心的声音。她的时圆时缺、或阴或晴,她的明丽风姿、晦涩情怀,她的隐隐月影、灼灼月华,她的婉约、豪放,她的浓妆、淡彩,她所有的一切都极具吸引诱惑,牵绊着文学家敏感的…  相似文献   

8.
日本探月卫星"月亮女神"成功发射2007年9月14日,日本耗资2.72亿美元的"月亮女神"号探月卫星成功从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在围绕地球两圈后飞向月球,在月球轨道上发射一颗主卫星和两颗小型姐妹卫星,对月球进行全方位探测。日本研究人员称,这是日本2025年建立载人太空站的第一步。同时,这也是继美国首次登月之后,人类最大规模和技术量为复杂的月球任务。  相似文献   

9.
杨帆 《初中生必读》2011,(Z2):27-28
月球作为地球的伴星,以她的美丽缥缈、婀娜多姿,吸引了人类的注视,引起人们不断探索的兴趣。人类探月从未停止,科学界如此,文学界也是如此。科学家们探月,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文学家"探月",尤其是诗人,玩月赏月,情趣十足。  相似文献   

10.
从48年前苏联发射的探测器第一次掠月而过,到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全世界共进行了124次月球探测活动,但直到今天,这个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上的任何资源都尚未在人类生活中得到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从48年前苏联发射的探测器第一次掠月而过,到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绕月,全世界共进行了124次月球探测活动,但直到今天,这个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上的任何资源都尚未在人类生活中得到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与月对话     
<正>夜,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帷幕。皎洁的月光洒在窗台上,映在地面上,平铺出一种安然恬静,让人瞬间静下心来。月亮是否为你寂寞的心拉开了梦幻的序幕?月亮,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景象,我们又记住了怎样的月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从书中抬起头来望向窗外的月亮,我问月亮:“又有谁不喜欢你呢?古往今来,文人雅客为何总将情感寄托于你呢?”此时,一片黑云飘过月亮,将它的光辉遮住了一半。  相似文献   

13.
月亮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笔下常用的一个意象,或缺或满,或圆或瘦,见证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经历家族朝代的更迭换迁。时间从不停歇,沧海桑田、斗转星移间,月,依旧是那么的圆,从圆满到残缺,从残缺到圆满,张爱玲笔下的沪上圆月见证了七巧三十年来的爱与恨。《金锁记》里的月,充溢着三十年前民国时的上海风情,是美艳绝伦的,却也是悲凉哀怨的,在张爱玲细腻透辟的笔触下,勾勒出一个洞彻人性的"月亮"传奇。  相似文献   

14.
月满     
吴章萌 《初中生》2012,(Z2):104-106
正天黑了,月儿上来了。奶奶说,是个月满。月满,是方言。在我老家湖南通道,每到中秋月圆之夜,老老少少都会抬头指着天上的月亮称之为"月满"。  相似文献   

15.
李白与月     
李白是诗仙,更是伟大的月光诗仙.有学者根据<全唐诗>统计,李白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可见,李白对月的热爱.传说他的死也是因为满怀诗意地捉月而坠江.历代李白图画中,关于李白捉月、泛月、玩月、问月者,与关于李白醉饮、扶醉、醉归、醉卧者一样繁多,一样得诗仙之神采.……  相似文献   

16.
月不语     
月色无价。皎洁的月亮嵌在天上,那是天空的眼睛,还是天上最大的一颗星星?月不语,天上有个月亮,水中亦有个月亮。水中的月亮对着天上的月亮浅浅地笑了,淡淡的笑意在水面上化成了一圈圈细碎的涟漪,轻  相似文献   

17.
月孩(童话)     
宁静而美丽的月亮里跳动着一个小小的身影。“妈妈,我要到人间去看看……”一个稚嫩的声音不安分地传出来,月亮无可奈何地点了点头,叮嘱道:“千万不要接触人类,否则你会……”没等妈妈说完,月孩就一溜烟飞了出来。只见一个浑身泛着金光的小男孩儿,搭着一条小裤衩,黄金般的眼睛一闪一闪,飞快地在夜空邀游。  相似文献   

18.
月迹     
贾平凹 《中文自修》2012,(11):30-31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  相似文献   

19.
从楚辞《天问》到童谣童诗,从神话传说到探月212程,六年级学生诵读着童谣童诗,创编与阅读同堂同时展开……《童年的月亮爬上来》(以下简称《童年的月亮》)异质纷呈,每一种异质都值得说道,本文试图谈论的是这堂课教学内容的合宜性。  相似文献   

20.
探月有什么用?登陆火星有什么用?观察遥远的星系有什么用?……人类花那么大的代价去搞这些看上去跟自己的生活“八竿子打不着”的项目,究竟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