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年代6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了影响甚大的结构主义哲学思潮,它支配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的具体学科研究.由于"结构"在西方哲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它不是一种哲学理论,而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所以,它在哲学上取得的成就远不如它在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研究中取得的成就为大.大量的结构主义学者运用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其中法国的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是在文化史研究中最著名的一位.  相似文献   

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了一些专门论述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的译著,如罗素的《宗教与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霍伊卡的《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巴伯的《宗教与科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默顿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约翰·H.布鲁克的《科学与宗教》等。(当然,还有其他一些著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这个主题进行了讨论。)这些著作无疑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宗教和科学在西方文化和历史中的作用,但可惜的是,所有上述著作都提到的一部著作,却始终没有译成中文,这就是美国学者安德鲁·迪克森·怀特(1832—1918)出版于19世纪末叶的《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  相似文献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最负盛名的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未发表作《20世纪的巴黎》的手稿在凡尔纳世家的金库蒙尘130余年后,终被作家的曾孙意外发现,经有关专家鉴定,原稿确实出自儒勒·凡尔纳的手笔。 《20世纪的巴黎》一书约在1863年脱稿,儒勒·凡尔纳在小说中描绘了20世纪60年代法国首都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见于西班牙人F·D·翁尼斯(F·D·Onis)1934年编撰的《西班牙及西属亚美尼亚加诗选》一书。50年代,美国黑山诗派的主要理论家查尔斯·奥尔(Charles·Olsom)经常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于是,后现代主义渐渐成为一个在文学、艺术、哲学等研究领域内被广泛运用的时髦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传播学研究领域开始形成。1949年,当代世界传播学大师、传播学创始人威尔伯·施拉姆在汇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出版了《大众传播学》,这标志着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有更多的国内外传播学不断涌现。施拉姆大师曾把传播研究比喻为一块未开垦的“绿洲”,吸引着各个学科的无数学来此辛勤耕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谢征 《新闻大学》2002,(1):61-62
纳撒尼尔·巴特(Nathaniel Butter)是英国新闻史上一位十分著名的人物。他的新闻活动主要集中于17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他因在新闻书和新闻纸编印方面取得的成就,而被誉为“英国第一位报人”。①  相似文献   

7.
90年代,我国报业经历了一个“跑马占地”式的高速增长时期。 ·报业集团在90年代纷纷成立;表明我国报业正向着优势规模型覆盖的方向发展。 ·90年代,晚报异军突起;同时,报纸的多版化趋势日益显著。 ·广告取代销售收入成为报业的主要经济来源;自办发行成为我国报业发行的主要方式之一。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报业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其受众的规模,还是其影响力,都有了重大的进步。报纸种数由 1991年的1524种增加到1998年的2 053种,印数由1991年的236.5亿份增加到1998年的300…  相似文献   

8.
可以说,在关于科学与宗教关系的领域中, 《基督教世界科学与神学论战史》是一本产生了广泛影响的经典著作。作者安德鲁·迪克森·怀特(1832-1918)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外交家,康乃尔大学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在很大程度上,本书的写作,是在当时教会思想垄断  相似文献   

9.
荷兰王国大使罗兰·范·登·伯格先生,对中国明清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不仅仅因为荷兰王国是最早涉足东方的国家之一,而更重要的是,这位在中国出生的大使,贡献了他一生中大部分精力,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范·登·伯格先生1930年出生于上海,当时他的父亲是荷兰王国驻上海的公使参赞。1950年,他进入荷兰最古老的莱顿大学学习汉学,毕业时,选择了《郑成功》做为他毕业论文的题目。60年代,他任荷兰驻中国大使馆二等秘书。1986年至今,他任荷兰驻华大使。2月20日下午,大使夫妇专程来我馆参观。大使先生说:“我对明末清初的历史特别感兴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是西方的一种文学理论思潮,一种现代的文学批评方法,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联邦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姚斯教授和沃尔夫冈·伊瑟尔教授率先从事文学的接受研究,并创建了独立的理论——接受美学。不久,这种理论便在欧美、日本及苏联等国产生影响,并开始流行于文学批评之中。我国的文学理论界也对接受美学给予了关注。我国最早开始研究和评价接受美学的学者章国锋指出:“接受美学丰富  相似文献   

11.
《简·爱》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不同时期的国内译者对《简·爱》进行了译介,译本众多,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译者所处年代的时代特征.文章以接受美学和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多元系统理论为基础,介绍了《简·爱》在中国的译介概貌,并结合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语境,分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和《简·爱》译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化研究四十年--理查·霍加特访谈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查·霍加特是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在该领域早期发展历史上 ,其思想被国际学界广泛引用。他的著作《文化知识的用途》 (TheUsesofLiteracy)与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漫长的革命》 ,E·P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一起 ,成为后来斯图亚特·霍尔所称英国传统的文化研究成型的标志。 196 4年在伯明翰大学建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过程中 ,霍加特是为该领域建立机构形式的第一人。该中心后来成为文化研究成长的基地 ,具有其他地方难以匹敌的强大的活动能力和影响力。第一期《国际文化研究》 (以下简称ICS)恰逢《文化知识的用途》出版 40周年纪念 ,同时 ,正值国际学界对文化研究进行反思 ,认为目前文化研究到了转折点的时刻。在过去的十年里 ,该领域的“爆炸”不仅极大地扩展了以其名义进行的工作的范围 ,而且也开辟了新的读者和新的场所。但是 ,对其定义及完整性也造成了困惑。该领域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政治动机是什么 ?言说对象是谁 ?它从何来 ,要去何处 ?这些问题难以适当简化 ,更谈不上清楚地回答。正是在这样的语境里 ,1997年 9月《国际文化研究》 (ICS)对理查·霍加特进行了访谈 ,以期获得对英国目前文化研究与 5 0年代后期文化研究之间的连续性和差异的认识。自从他对 5 0年代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鲍勃·迪伦蜚声欧美乐坛,受时政风云、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直到20世纪90年代,其作品才逐渐为中国音乐界、文学界所熟悉.鲍勃·迪伦获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其中文传记、歌词集作品的引介和传播一度趋热,与中国社会风尚的变迁遥相呼应.《鲍勃·迪伦诗歌集(1961-2012)》等图书亲近大众、乐迷的出版运作,在外国诗歌引介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出版方推动音乐、诗歌、影视跨界融合,有助于延伸鲍勃·迪伦相关图书出版之外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4.
瑞典国家档案馆藏“斯文·赫定档案”的研究表明斯文·赫定与袁同礼的关系密切,他们在20世纪20—40年代围绕着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往来和交流频繁。在袁同礼的推动下,国立北平图书馆与瑞典学术机构和学人有着二十余年的交流与合作。档案的研究,展现了少为人知的中、瑞学术交流细节,为国家图书馆史、袁同礼等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参考文献61。  相似文献   

15.
简讯     
○经新闻出版署批准,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成立。宗教文化出版社的出书范围为:出版宗教政策、宗教学理论、宗教文化(不含文艺创作作品)和宗教历史方面的研究著作;以及内部发行为主的宗教经典、教规、教义、解经、讲道、经  相似文献   

16.
如果看一看摩尔到处钻洞的雕塑,再翻一翻普鲁斯特卷帙浩繁的小说,你就不难发现在艺术领域,从20年代到60年代,“时间”已让位于“空间”。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现代美学突出地变成一种视觉艺术,现代文化正在变为一种视觉文化。”而艺术的视觉化,却不能不说与人  相似文献   

17.
有别于神学,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学,西方是从1873年麦克斯·缪勒发表《宗教学导论》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同样,尽管在清以前有关宗教的中文典籍已经浩如烟海,我们独立的宗教学研究并没有早于西方。宗教学在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规模不大但是既深且广的学科。其深在于本世纪的中国学者已不能满足于前人的阐释和注疏,而是纷纷述史立论,试图更为系统、概  相似文献   

18.
速读     
人事········国家统计局局长易人上任7个月的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日前卸任。10月12日,国务院免去邱晓华的国家统计局局长职务,由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接任。48岁的邱晓华是经济学博士,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即进入国家统计局,在统计领域已有24年的资历。在任期内,邱晓华出镜率较高,经常发布一些比较轰动的数据和观点。他最近一次公开亮相是9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05年度“百强县”统计调查结果。谢伏瞻今年52岁,他在国研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政策、公共政策、区域发展战略和企业改革等。对于先前更多以研究人员身…  相似文献   

19.
《愤怒的公牛》导演:马丁·西科塞斯 影片以拳王莫塔的生平为背 景,动作场面真实残酷,视听 效果几近完美。影片批判了暴 力作为一种娱乐方式,对人的 生存状态的影响。主演罗伯特· 德尼罗专门向拳王莫塔本人学 习一年拳击。 导演:诺曼·贾维森 "飓风"鲁宾·卡特曾是美国60年代中量级拳王强 有力的竞争者,但他却在夺冠前夕被错判谋杀罪。 这部电影在拳赛场景之外,还深刻描写了"飓风" 作为人--尤其是那个年代美国黑人的奋斗史。  相似文献   

20.
1.性别与批评风格 2004年12月28日,著名美女批评家、小说家苏珊·桑塔格的逝世,在文化界引起了一片惊诧和惋惜。苏珊·桑塔格无疑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但她的主要成绩并不是在虚构叙事领域,而是在她所“反对”的阐释领域。她在上世纪60年代的成名作,是几篇发表在《党派评论》等刊物上的文化或文学批评文章,比如《关于“坎普”的札记》、《反对阐释》、《论风格》、《对灾难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