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实不乏这样的例子,电子方面的专业报刊上有农药的广告;以家庭妇女为对象的报刊中有机械设备的广告。从读者及广告主的利益考虑,这种广告应该有更适合的媒体。如果说一张报纸的信誉像存入银行的户头,从媒体自身的利益考虑,这类广告虽然有了一笔广告费收入,但从信誉帐号中,却发生了一笔相应的支出,二者孰重孰轻,值得深思。市场中的交换原则是普遍存在并起作用的。问题是,广告收入是直观的,而对媒体信誉存取的责任是间接的软经营,这就容易诱导报纸经营中追求直观收入而忽视信誉存入的近期行为。不少报社从领导到广告部门,积年追求  相似文献   

2.
发行的悖论     
陈愈超 《传媒》2005,(9):58-59
什么报刊会出现发行的悖论? 从开元策略的报刊零售市场研究结果看,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以广告收入为主要经营目标的报刊身上,这种报刊的特点是在发行上赔本,主要靠广告收入来维持媒体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广告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广告进行了剖析第一,广告是大多数市场化媒体的财政基础,当广告主意识到自己正扮演着媒体“捐资者”的角色,不可避免地对媒体施加影响,导致广告主有意无意地掌控了新闻媒体;第二,人们通常认为传媒销售的是广告时段和版面。其实,传媒把受众作为商品出售给广告主以换取广告收入;第三,一些媒体竭力鼓吹消费,是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  相似文献   

4.
一、发行在报刊媒体中的地位及我国自办发行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们新闻传媒开始走向市场,逐步向文化产业转变。现在,我国新闻媒体不仅要重视新闻信息的社会效益,也开始注重新闻信息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我国新闻战线主力军的报刊媒体更是首当其冲,早早开始了自负盈亏。在中国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媒体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广告及发行收入,特别是广告收入。而要获得广告收入,发行量是关键。广告商要做广告,常常把目光对准发行量大的报纸上,以便把广告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给读者。报社能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量。发行…  相似文献   

5.
报刊广告怎样做大蛋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胜龙 《传媒》2001,(4):26-28
“两极分化”激化报刊竞争 近年来,随着报刊种类的增多,报刊广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有的报刊广告业务应接不暇,有限的广告版面供不应求,而且广告价位较高,报刊从可观的广告收入中增强了经济实力;有的报刊广告却是少得可怜,虽然广告价格降了又降,还是无人问津,微薄的广告收入,使报刊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举办的"全国报刊广告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这是报刊分会本年度服务全国报刊媒体的一项重要活动,意在有针对性地做好广告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评价的服务工  相似文献   

7.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03年至今,由于强互动性、高性价比以及独特目标人群的有效传递,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开始瓜分平面纸质媒体的广告尤其是房地产广告的蛋糕。相比而言,后者的广告经营出现了略有下滑的态势。《新财富》杂志的一篇题为《2005,报业拐点?》的文章援引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按刊例价格对全国1000余份报刊的统计数据表明,平面纸质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长放缓:2004年中国内地报刊广告市场总额672.8亿元,比上一年增18.77%,增速低于2002年的37%和2003年的23%。在2005年头5个月全国报纸广告投放前10名的城市中,增速普遍大幅减缓,有3个城市出现了…  相似文献   

8.
杨逍 《今传媒》2011,19(1):54-55
报刊媒体通过刊发新闻性广告信息(即软文)从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是一种媒介"失范"的表现,软文既是对受众的背叛,同时也是对社会的公共利益的出卖。本文从企业、媒体、受众三方面去阐述了软文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危害治理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透明"竞争成了媒介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分,其中规范发行量是报刊健康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对每个报社来说,报刊的发行量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大部分报刊的成本高于其售卖价格,而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广告,但是对广告客户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透明"竞争成了媒介企业必不可少的一个成分,其中规范发行量是报刊健康发展的最基本要求。对每个报社来说,报刊的发行量十分重要。虽然目前大部分报刊的成本高于其售卖价格,而大部分的收入来自于广告,但是对广告客户来说,报刊的发行量还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对广告商而言,中国几大媒体中纸质媒体是最有危险的媒体,报刊的发行量没有公开、透明的检验制度,媒体主可自报其数。而且,对于国内刊物,特别是平面时尚类刊物,85%左右的广告被国际大刊收入囊中。这使我们有种感觉,本土刊物要被国际大刊淘汰掉了,纸媒要被网络淘汰掉了。  相似文献   

12.
作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一份较有影响的报纸,《华商报》的广告经营颇有成效。早在2002年,《华商报》的广告经营额就已经突破了3亿元,在全国媒体单位广告经营额前100强中排名第31位,2003年的广告收入继续增长,达3.9亿。笔以为,《华商报》广告经营的成功除了与它先进的市场化运作方式有关之外,  相似文献   

13.
广告市场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报纸杂志等媒体的主要收入依赖于广告。而广告客户和广告代理公司是否选择某种报刊刊载广告,某种报刊的广告价格如何确定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的效果或效益。进行考评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报刊的发行量(包括发行地区和范围),发行量越大,读者越多,影响力越大,其广告效果当然就会好一些。因此,各家报刊追求和标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行量。随着广告竞争的激烈,发行量由各自报刊自己发布认定,就显得不够公平了。报刊发行量核查机构(AuditB。anofCircuLtioJ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在美国应运而…  相似文献   

14.
谢欣 《现代视听》2011,(6):40-43
我国现阶段电视媒体主要依靠广告来创造利润,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现状导致了一些电视媒体只顾短期利益而播放大量不良广告,从而出现了影响电视媒体整体形象与公信力的情况,进而导致媒体的收视率下降。本文试图提出以发展电视栏目内容与电视广告的互动经营来解决此类问题,并防止电视媒体为了寻求短期利益而落入广告收入降低和频道质量与收视率下降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中日版权合作时尚期刊的经营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在市场化前沿的时尚类期刊经营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发行主导型转变为广告主导型,这也造成时尚期刊内部存在一种重广告轻发行的通病.众多刊社靠虚报发行数字来获取广告投放,而刊社在报刊零售终端进行付费展示,即只求"看到"不求"卖掉"的做法也已见怪不怪.由于中国广告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广告主在媒体投放时具有盲目性,杂志媒体的不规范也导致广告主选择杂志媒体时缺乏科学性,广告效果难以检测.随着广告市场的规范,杂志媒体单纯依靠广告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巩固广告收入、拓展活动营销、多媒体整合为特点的多元化盈利模式是未来杂志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史晶莹 《传媒》2016,(11):52-53
据艾瑞数据显示,纸媒广告收入在近两年呈现断崖式下降,2015年报纸广告收入同比下滑34.5%,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全国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与2014年相比下滑了41.14%,传统报刊读者数量和广告收入的双下滑使得近年来报刊经营举步维艰,与之相应的停刊和休刊已成为传统报刊行业的一种“新常态”。如何在传媒业市场格局彻底颠覆、纸媒面临的持续性困境中找到新突破口,成为党报集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吉林日报报业集团通过不断拓宽经营渠道、改变传统单一的循环路径、多管齐下促进媒体融合,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力争破局。  相似文献   

17.
罗子明 《传媒》2011,(4):73-74
传媒产业的营收,一是靠自身的刊播发行收入,二是靠广告收入。而其中,广告收入在媒体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极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支出广告费用的态度,对媒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闻史上的“政治家办报”传统从维新派开始,作为维新派代表性报刊,《湘报》广告传播过程,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与政治思想斗争息息相关、互为作用。办报人注意把握报刊广告的运作规律,充分发挥广告宣传作用,为维新变法服务。其广告经验、理念和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相似文献   

19.
程平  龙朝阳 《新闻前哨》2000,(12):39-40
企业名牌产品要进入市场,必须配合强有力的宣传攻势,利用电视、报纸、广告、杂志等媒体,通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让顾客得以了解你的品牌、认识你的品牌。而电视是商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认真研究电视媒介在传播企业名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视媒体传播企业名牌的主要问题目前,在全世界164个独立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电视台都需要靠广告收入来维系自身的运行和发展。也就是说,企业是电视媒体的衣食父母。各级电视台收入中的主要部分均来自于广告。受这一客观现实的控制,电视媒体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之中…  相似文献   

20.
受宏观调控、新兴媒体快速成长、报业收入规模已经较大等因素影响,报刊广告的平均增幅开始回落:2004年中国内地报刊广告市场总额虽比2003年增长18.77%,但增速低于2002年的37%和2003年的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