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初中化学教材 (人教版 )中 ,验证分子间隔实验是用 2 0 0毫升量筒量取 10 0毫升水和 10 0毫升酒精并在 2 0 0毫升量筒中混合在一起。该实验酒精耗量大 ,现象又不大明显。本实验改进为 :1.实验用品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1米左右 )、小烧杯 (2只 )、橡皮筋、水、酒精、红墨水。2 .实验方法 :(1)用小烧杯向玻璃管中倒水 (水柱约为 4 0厘米 )。(2 )用小烧杯向玻璃管中倒酒精 (酒精柱约为 4 0厘米 )。(3)在 B处 (酒精的液面处 )用橡皮筋作标记。(4 )用手指按住玻璃管口 ,上、下颠倒几次 ,静止后观察体积变化 (图 1b)。图 1   3.实验优点 :(1)现…  相似文献   

2.
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实验器材:烧瓶、有喷嘴的玻璃管或细口径玻璃管、带孔橡胶塞、水槽、热水、红水。 实验步骤:1.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2.将玻璃管吸满水(红色更好)后,用食指  相似文献   

3.
苏科版六年制小学自然第八册第 1课《大气压力有多大》中 ,“越往高空 ,空气越稀薄 ,大气的压力越小”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 ,笔者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4页后 ,增加一个实验 :在小瓶子里装多半瓶红水 ,用插着一根细玻璃管的塞子 ,把瓶口塞紧 ;然后 ,放在铺有几张湿卫生纸的玻璃板 (或瓷盘子 )上 ;再拿一只大敞口瓶 (如集气瓶、罐口瓶、果酱瓶等 )瓶口向下 ,在燃烧的蜡烛上烘一会儿 ,使瓶内的部分空气受热跑掉 ;然后 ,用大敞口瓶很快地罩住小瓶子 ,并且严实地压在湿卫生纸上 ,就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口喷红水 ,即小喷泉。实验后 ,…  相似文献   

4.
一、装置的制作1.取一段细玻璃管,用喷灯将一端封闭,距这端30毫米处放在喷灯上加热,待玻璃红软后两手向中间推挤,堆起一圈凸形部分,其外径与具支U形管内径接近,间隙控制在既不下锌粒又能透过稀硫酸为适宜,然后按图组装即可使用.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自然第 5册《空气占据空间》中的实验 2—3,贵刊 98年第 1期刊登过两种改进方法 ,使该实验更加完善。我受到启发 ,也设计了一个实验 ,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知“空气占据空间”的动态流程 ,并试图增加该实验的趣味性。[实验材料 ] ( 1)气囊 1只 ;( 2 )乳胶管 1段 ;( 3)直径 7m m L型玻璃管 1根 ;( 4)直径 7m m ,15cm长玻璃管 (带尖嘴 ) 1根 ;( 5)双孔橡胶塞 1个 ;( 6 ) 10 0 m L 广口瓶 1只。[装置连接 ]如图 1所示。提示 :L形管伸入瓶中部分要短 ;尖嘴管下端要伸近瓶底。[实验步骤和现象 ]将广口瓶中注入适量自来水(液面稍低于 L形管…  相似文献   

6.
1实验装置(如图1)图12制作材料可乐瓶一个,橡胶塞一根,薄膜一块,玻璃管一支,用有机玻璃制作的带有指针和刻度盘的简易支架一个。3制作方法把可乐瓶去底,然后取下瓶盖,将瓶盖磨去顶部,套上橡胶膜,盖到可乐瓶上,盖紧。将适当的橡胶塞打孔,插上玻璃管。然后将橡胶塞塞入可乐瓶的瓶口上。注意:玻璃管与胶塞之间不能有水流出。最后将可乐瓶组装在简易支架上。4使用方法向可乐瓶玻璃管内注水,可看到指针向上偏转;拔下玻璃管,水流入可乐瓶中,指针向下偏转。5实验装置的特点及用途此实验装置用于小学科学第六册《水的压力》课堂教学演示及课外学生探…  相似文献   

7.
初中物理课本所介绍的辐射实验,是采用一个烧瓶,半边涂黑,半边涂白,瓶塞上装有带一段有色水柱的直角玻璃管。用来演示物体表面的颜色不同,吸收辐射的本领也不同。我认为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些缺点。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十册《物体的热胀冷缩(二 )》。教学重点是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引导学生利用平底烧瓶与带玻璃管的胶塞来做实验。以前的设计方案是将带胶塞的玻璃管上端蘸一下水 ,插入烧瓶口 ,拧紧胶塞 ,玻璃管内就有一小段液柱。把烧瓶放入热水中 ,使内部空气受热 ,慢慢地就会发现小液柱往上升。把烧瓶放入凉水中 ,使其内部空气受冷 ,发现小液柱会往下降 ,说明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利用水滴充当密封材料 ,并通过小液柱上升、下降 ,来判断空气的体积是否受热膨胀、受冷收缩 ,是这一实…  相似文献   

9.
(1)实验准备①将玻璃导管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工成V形,然后插在橡胶塞上。②电线(细、多股,长约20cm)剥去皮,酒精灯上烧热,去漆后备用。  相似文献   

10.
初二物理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往玻璃管注水银容易外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不仅不安全,而且玻璃管易损,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细透明胶管代替玻璃管,操作简单,方便易行,效果良好。一、实验器材制作(如图1)1.底座:25cm×15cm(木板)2.立杆(木标尺)110cm×4cm×2cm3.木斜杆(附铁片夹)110cm×4cm×2cm4.转轴(带螺母的螺丝固定)5.指针(30cm×0.7cm铁片)在竖杆上下可移动6.250ml葡萄糖瓶7.透明细胶管110cm8.废油笔芯9.注射器(10ml)图110.细胶管11.排气阀二、水银瓶制作1.向瓶内注入适量水银,将细玻璃管、油笔芯插入胶塞,然后塞好瓶口。2.在胶…  相似文献   

11.
1教具装置(如图1) A为柱状透明风筒,B为电风扇,C为可旋转圆柱体,后端连有电动机(B、C均在风筒内),D为玻璃管(其中部有一段水柱),E为电池组,F为风向标识,可绕中心孔颠倒。  相似文献   

12.
一、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一)制作取一根细玻璃管5,用喷灯将一端封闭.将距这端约30毫米处放在喷灯上加热,待玻璃红软后两手向中间推压,堆起一圈凸形部分,直径与具支U形管2的内径接近,间隙控制在既掉不下碳酸钙固体3又能透过稀盐酸1为适宜.然后按图1组装好.或者选一个管壁较厚的具支U形管2,在U形管一侧距离底部约40毫米处,放在喷  相似文献   

13.
二、演示项目 1.钠跟水的反应 将玻璃管竖立在盛有水的烧杯里,往管内投入一小粒钠,立即塞紧橡皮塞。可以看到钠熔成小球。沿着玻璃管内壁旋转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气体(氢气)。松开弹簧夹,可以收集到氢气。反应完毕,取下橡皮塞,往玻璃管内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管内溶液呈红色(NaOH生成)。 2.NO气体的收集及氧化 将玻璃管竖立在盛有稀氢氧化钠溶液(除去NO_2)的烧杯里,塞紧橡皮塞。用洗耳球吸取满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第一册“热胀冷缩”一课中,有一个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因为气体是一种看不见的物体,实验往往易失败,学生不理解,教学效果不好。 笔者在做实验时,采用了下面的做法。 一、材料 取透明水盆2个(玻璃或塑料),小橡胶管一条(约60厘米长),带橡皮塞(中间有孔)的烧瓶一个,集气瓶一个,细玻璃管(或竹管)一段约3厘米长。 二、制作方法 把橡皮管的一头套在玻璃(或竹)管上,再将玻璃管(或竹管)的一头插进烧瓶  相似文献   

15.
巧制溢水杯     
初中物理第一册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中,有一重要仪器──溢水杯。课文中所用的溢水杯生产工艺较复杂,市场上难以买到。为此,我们就地取材,自制了溢水杯。制作方法取一吊液瓶,小心去底,并去掉铝封盖。用酒精灯烧制一根“■”形空心玻璃管,冷却后,将玻璃管装到吊液瓶中,用橡皮软塞封住瓶口而成(见图)。使用方法使用时,将瓶倒置固定在铁架台上,溢液管口下置一个烧坏,向瓶内加水,使水面略高于上管口,让高出管口的水从管中溢水流入烧杯中,倒去烧杯中的水后,即可进行课文中的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这种自制溢水杯的优点,首先是就地取材,制作方便…  相似文献   

16.
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多年来 ,我自制了实验仪器用于优化演示实验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点滴经验总结如下。1 敢于改造敢于打破常规 ,对演示效果不明显、可见度低、操作不方便或数据处理繁琐的实验进行改进。( 1)使实验内容生动、形象化。高二电学中“短路”的实验 ,教学中一般用一小段市售的保险丝来演示 ,可见度小 ,现象不明显 ,难以在学生脑海留下深刻印象。为此 ,我在常用电线中抽出一根细铜丝代替保险丝 ,并在细铜丝上沾一层焊锡膏或松香 ,演示时 ,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铜丝冒烟、发红 ,然后熔断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玻璃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器材 ,它的长短可任意切割 ,又可受热软化弯曲成各种不同角度的玻管 ;还可拉成不同规格的尖嘴管 ,它无色透明、体积小、可受热 ,因此 ,它可以代替很多玻璃仪器来做实验 ,具有省药、省时、污染小 ,现象明显 ,便于携带等优点。将玻璃管的这些特点应用在化学实验上 ,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深入开展。现将其应用列举如下 :1 H2 (或CO)还原CuO(Fe2 O3)的实验如图 1装置 :图 11CuO粉末  2橡皮管  3止水夹将H2 通入玻璃管 ,打开止水夹 ,在导管尖嘴处点燃H2 ,加热CuO ,可观察到黑色CuO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相似文献   

18.
关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 ,如果实验室内没有适用的钟罩 ,或市场上又无供应 ,我们可以用如下装置来完成此实验。制作材料 :广口瓶 大烧杯 单侧有孔橡皮塞 燃烧匙  90°玻璃管 软胶管 直玻璃管 弹簧夹 橡皮筋 5条等制作方法 :(1)在广口瓶内装入少量水 (最好是红色水 ) ,把剩余的容积用 5条橡皮筋均分成五等分。(2 )瓶口配一带有燃烧匙和 90°玻璃导管的橡皮塞。(3 )将 90°导管的另一端用软胶管与另一直玻璃管连接 ,并夹上弹簧夹。(4 )烧杯内装入水 (最好是红色水 )。(5 )如图 1连接装置。图 1实验方法及原理 :(1)在酒精灯上点…  相似文献   

19.
材料 :矿泉水瓶两个 (一粗一细 ) ,粗瓶去掉锥形体部分 ,细瓶去底 ,留上面大半截及瓶盖 ;乒乓球一个。1 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1)往粗瓶内注入大半瓶水 ,水面上放一乒乓球。(2 )用拧紧瓶盖的去底空瓶将乒乓球罩住后 ,把空瓶压入水底 ,可看到瓶内水面及乒乓球比水槽水面低。(3 )将瓶盖拧松 ,瓶内水面及乒乓球慢慢上升 ,水面升至与水槽水面相平。(4 )再次拧紧瓶盖后将其慢慢向上提 (不能提出水面 ) ,这时瓶内水面及乒乓球高出水槽水面。2 水的压力实验(1)往粗瓶内注入半瓶水备用。(2 )拧掉细瓶瓶盖 ,瓶口朝下直立 ,放入乒乓球 ,慢慢注入大半瓶…  相似文献   

20.
按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所述的方法,来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易操作,效果也不够理想.下面介绍一种装置简单、易行、效果较好的演示,供参考.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图中A球,用一个新乒乓球包上铝箔(即香烟盒内的锡箔纸),贴着乒乓球捏紧,成一个圆球.B、C为两段蜡烛.D、E为两根粗细相同、均匀、等长的玻璃管(棍).将玻璃端部烧热后,放在蜡烛上,冷凝后即成图1所示的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