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创立了豪放词派,还在于他发展了婉约词。目前,还很少有人从词的风格、内容、题材等方面入手,来探讨苏轼对婉约词的突破和发展,而这种探讨和研究无疑对全面了解苏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苏轼在我国词史上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词论上,苏轼提出了“以诗为词”的革新主张,并以此作为其创作的基点。自北宋中后期开始,文人对“以诗为词”可说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毁誉互参,许多评论家都有精辟的论述。苏轼的“以诗为词”在他的词作上也有体现,创作了一些既有婉约派的特点又更具豪放派特点的词,在词的音律、内容、形式方面都作了创新,突破了以往词创作的束缚,开创了一代词风,为词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千古绝唱。清代词论家徐轨谓东坡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这首词便是最典型的例子。我在教这首词时,头脑中立刻浮现出“铁绰极、铜琵琶”的关西大汉形象——其实不仅仅是我,所有的鉴赏者都是如此——这就是这首词的风格和意境对我们的感染和吸引。事实也正是如此,苏轼以诗为词,拓宽了题材,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开创豪放一派。作者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分析该词的风格和意境是教学重点和难点。确立了重点难点后,我即刻围绕它,悉  相似文献   

4.
苏轼是北宋文坛上多产多能的杰出作家,其诗、书、文、词都卓然成家,高踞一流。不仅当时文人难以并比,即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属罕见。尽管苏轼在政治上屡遭打击,升沉无定,但其文学成就是巨大的。面对坎坷,能坦然面对,乐观向上,有所创造,这得益于他的多元和谐的思想范式,得益于儒、释、道三种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词的创作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多数论者都把苏词研究的重点放在苏词创作的成熟期,这自然无可非议。本文提出苏轼初期词的概念,意在延伸苏词研究的视野,以使人们更为客观准确地把握苏词创作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苏轼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奇才,学界对他性格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其乐观旷达的一面,而忽视了其人生的苦和内心的苦。事实上,苏轼的生平遭遇及宗教信仰都包含了苦难因素,但是饱受苦难的苏轼词却在表面显得旷达,这又跟后天性格及佛教对其影响有关。佛教伴随着苏轼一生,苦难也一直伴随着他,佛教"八苦"在其词中都有很具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词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最先出现的是形式比较自由、灵活,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民间词,后又出现了淫靡、妩媚的花间词。与花间词相对的南唐词,虽具有华丽的一面,但也形成哀怨、沉郁的风格。李煜就是在南唐词的基础上重新走上了民间词的抒情道路,开启了士大夫词的先河。他以抒情为重,感情充沛并尽可能全面、明确地表达出来,突破了传统写法。这与李煜的身世经历和性格有着无需言说的渊源,也与他别具一格的抒情方法和抒情方式有关。这就使李煜的诗形成了自己清新、自然、率真而又不失沉着之气的词风,他也成为我国词坛上屈指可数的一位词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歌中,歌颂男女爱情的诗歌很多,而纯粹写夫妻爱情的婚姻诗却很少,且以悼亡诗为主。中国情诗从爱情走向婚姻,其风格也由大胆热烈变得深沉含蓄,是因为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化中所处位置极其重要;受儒家化的观念影响,被限定在“家”这个环境里;悼亡诗的感情之核心蕴含的也是中国化的特殊内涵——家。  相似文献   

9.
宋代词人苏轼、秦观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使得宋词的创作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虽苏轼与秦观的关系密切,但两人的“词法”别具一格.苏轼的词法是“以诗为词”、秦观的词法是“以赋为词”,它们在后世看来只起到“装饰”作用的而无具体含义.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以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还包括词体性质、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能够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主宰着作品的生命.从秦观、苏轼两人的“词法”创作特点出发,人们能够对两人的“词法”创作有一定的客观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10.
词产生于唐,鼎盛于宋。提起宋词,人们自然会想到苏轼。他把词从晚唐、五代的窄小范围里解放出来,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是北宋词人中的名家和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而东坡是被列在少数几个“有篇有句”的词家之中的。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东坡是“一代山斗”。元好问说:“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这些评价,虽有言之过实的情况,但东坡出而词的面目为之一新,却是的确的。苏轼对词的最大贡献,是把词的思想内容从过去倚红偎翠的所谓“艳科”的狭小天地内解放出来,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词由于历史的复杂原因,从它诞生之日起,  相似文献   

11.
咏物词发展到苏轼 ,在题材、寄托、语言、意境等方面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拓新局面 ,为后世提供了创作经验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这一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宋代词人中柳永是第一个对词体作出贡献的人,他不仅革新了词的形式,也扩大了词的内容,把词从贵族手中送回民间。他的词受到了市民的欢迎与喜爱,但统治者与士大夫却瞧不起他的词。苏轼在不满柳永为人与词作的同时,立意要别创一格,别立一派,以与柳永争胜。他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在词调选用上也与柳永不同,结果创立了豪放一派,而与婉约派并驾齐驱,各擅胜场。  相似文献   

13.
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很有成就的一位词人,从国主到囚徒的沧桑巨变,使他前后两期的词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从时段上看,李煜前期的词多描写风花雪月,未脱“花间”习气;而国破家亡后的俘虏生活及由此产生的孤寂、悲凉的心境,使他的词转为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而这恰恰也成就了其被称为千古绝唱一批词作,使这位亡国之君成为了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南面王”。  相似文献   

14.
词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表现着人们的各种情感,词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着变化,到了苏轼,他用词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士大夫化"的抒情主人公,他忧国爱民,"深有抱负",他热爱生活,感情丰富,他饱经忧患,覃思深虑.  相似文献   

15.
元稹悼亡诗历来为人所重视,原因在于从元稹的悼亡诗中更可以窥见其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主要从元稹身世所造就的浓厚亲情、细腻的感情触觉、以及患难夫妻间特有的情感着手,通过外在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遇以及佛教精神之影响等方面来论述元稹悼亡诗的悲情之缘起,以展示元稹作为诗人个体所具有的真实情感  相似文献   

16.
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修辞很讲究锤炼词语,即古人说的“炼字”,锤炼词语可以从词的意义、声音、语体、感情色彩等方面入手。这里,我们就感情色彩词语的修辞效果来谈谈。人们历来很重视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是词义的组成部分,表示赞许、褒奖、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叫褒义词,表示贬斥、厌恶、憎恨、蔑视等感情的词叫贬义词。人们在说明客观事物或现象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准确地挑选感情色彩词语无论在状物写人、说理论辩中都能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古人说:“文章不是无情物”。尤其是文质兼美的作品无不倾注作者深厚、真挚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纳兰性德被晚清词家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人",其创作风格既不同于崇尚豪放的阳羡词派,也不同于崇尚婉约的浙西词派。把豪放与婉约这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纳兰性德师承李后主、晏小山,他的词兼有陈维松的雄浑和朱彝尊的清丽,并且真率自然。"纳兰词"以爱情词见长,特别是在妻子卢氏去世后,纳兰性德创作了大量的悼亡词祭奠亡妻,这些词作以真挚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使人潸然泪下,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8.
大庾岭是历代文人墨客贬谪南迁和北归的必经之路,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本文通过对苏轼南迁和北归越过大庾岭时写的诗来分析苏轼晚年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以及揭示苏轼过大庾岭写的诗在"苏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岑参是唐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六年的边塞生活,丰富了他边塞诗的创作题材;浪漫的诗风,使他的边塞诗达到了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由于对塞外风光有着亲身的体验和观察,他写下了一首首展示边塞独特风光的诗篇,天山雪、沙漠风、火焰山等在他的笔下呈现出异样的风采;他把景物描写和军营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用环境的险恶衬托边塞将士的英勇无畏,歌颂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写与朋友的送别也别具一格,在惜别之中更多的浪漫的想象和殷切的鼓励;身为异乡人,他还写了许多思乡之作,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浓浓的相思之情。  相似文献   

20.
原词再现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作于1076年,词中的丙辰年就是指的这一年,这一年苏轼已经四十一岁了。“子由”是作者的弟弟苏辙的字,他们兄弟俩在文学上齐名。写这首词时,苏轼正遭遇政治上的打击,从汴京被贬,外放到密州上任。背景介绍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