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界定,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的实现是一个综合性很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是以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为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学前教育提出了"教育质量"的挑战。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政府投入不足、办园条件差、"小学化"倾向严重以及师资队伍素质偏低等问题。妥善解决农村学前教育的问题,必须探索适合新型城镇化的教育管理模式,明确政府职责,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支持力度,改善幼儿园办园条件,努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立农村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才能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所提出的有关城乡环境的发展现状及指导思想,通过反思建筑教育中对相关社会问题关注的滞后和缺位现象,认为应该主要从强化文化价值观、倡导适宜技术观、建立城乡一体观三个方面来予以改进,以应对当前城乡环境变化对建筑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型城镇化不单纯强调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镇规模的盲目扩张,而是以人文关怀和人文进步为价值取向的人文回归城镇化。将新型城镇化纳入人文范畴,尤其是把改善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赋予农村女性平等的受教育和培训权利,提升农村女性参与决策及社会管理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他们的人格独立和地位独立,是推动农村女性摆脱文化贫困,加速新型城镇化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9):108-119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凸显人的价值的城镇化。想要顺利实现城镇化道路由“旧”向“新”、由“乡”到“城”的过渡,教育事业作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应当根据各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将以人为本、科学、高质量资源配置为目标,然而在实地调研中发现,F县存在城乡生源差异显著、教育资源向城镇倾斜、农村学校办学经费不足以及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未来应以平衡城乡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完善资源配置体系和优化制度建设三方面为抓手,推进农村教育健康、稳定发展,助力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6.
国外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型,即区位理论、城乡结构转换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和协调发展理论,城市化道路演进经历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基本同步推进的阶段、城市化问题突出的阶段和重新审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阶段三个阶段,并形成市场主导模式、自由放任模式和被动发展模式三种城镇化模式。我国的城镇化道路问题,经过长期研究、争论,基本上取得了共识,继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之后,又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探索。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首先是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同时还要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社会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其次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再次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为民"是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目的在于服务于人民的安居乐业。概括说新型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湖南在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并取得一定成效,形成了以县域为平台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以新型城镇化为动力激发城乡发展活力、以新型工业化为龙头推动城乡产业发展提速、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保障民生为核心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为目标探索城乡体制改革等基本经验,但同时面临着城乡产业发展二元分割、以城带乡动力不强等问题,未来需要将县域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战场,将"两型社会"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整合资源,健全城乡一体化的融合机制,加快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以此统筹谋划,突出特色,找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统筹城乡文明一体化是落实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河南统筹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具体实施。河南是典型的农业大省,解决城乡文明一体化问题,事关河南的城镇化进程,事关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围绕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定位,通过培育新型农民,推进人员素质城乡一体;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进生态环境城乡一体;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发展功能城乡一体;最终实现城乡文明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济南市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上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并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然而当前济南市城镇化增速滞缓、集约发展水平低、小城镇建设较弱、城乡收入差距显著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通过建设城乡资源统筹利用体系、建立新型城镇化的带动机制、建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机制等创新机制,将为有效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并最终实现城乡融合提供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三化"协调发展,就是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这其中又特别突出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新乡市首先确立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走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把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的"一区三基地"作为支撑中原经济区强市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视野看,我国传统社会长期因循城乡一体的结构体制.这一体制随着近代西方现代化的深入而瓦解,中国近现代的城市化走上了一条“以地为本”的发展道路.“以地为本”的城市化给我国当前社会带来了城镇化率虚高、半城市化、逆城市化等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就其实为“土地的城市化”.当今中国城市化发展应该进行由“以地为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转变,走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路径。新型城镇化是今后十年以至更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源和主要拉动力已成为共识,如何科学、高效、亲民、合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当前需要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时代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重建——温州模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整体上已经步入了城镇化时代。随着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现有的城乡分割的基层管理体制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管理的新要求,重建基层治理体系愈来愈迫切。一直走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省温州市,在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中根据城镇化发展要求,以镇街为基础加强国家政权建设,以社区为单元创新社会治理,以合作社为单位配置集体产权,努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探索了一套全新的城乡一体的基层治理体系,使之与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相适应,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温州模式"对于促进步入城镇化时代的中国城乡基层社会融合、统筹发展和治理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具有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双重身份,是育人与人力资本投资高度耦合的"共同体"。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挖掘职业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以重庆这一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背景,总结职业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力求将其内生动力转化为推动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共生发展的"加速器",将其外在模式打造成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面板数据联立方程模型,将教育不平等、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置于经济增长的框架下,利用2SLS和3SLS法实证分析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表明,教育不平等和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恶性循环关系;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良性循环关系;新型城镇化与教育不平等没有显著的相互影响关系,但城乡教育不平等程度的扩大会加速城镇化建设进程;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都存在互动关系,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互相抑制,而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但经济的增长却抑制了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促进农村教育公平发展,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濮阳市农村中小学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较差,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学质量不高,缺乏社会、家庭支持。必须从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相应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入手,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五"以来,江苏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建设,推动了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以及农村人力资本供给不足成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借鉴国际国内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必须在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人力资本积累。  相似文献   

18.
城乡矛盾与冲突在中国社会长期存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尤为频繁和突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解决城乡之间的冲突,缓解市民与村民的矛盾是健康有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必须在关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理性看待城乡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主体的心理差异;在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保护乡村的原生态文明;在切实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从国家、地方、社会和个体层面有效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及"社会断裂"造成的矛盾与失衡,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均与城镇化的高度发展密切相关。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十八大强调的我国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绿色生态""文化传承"等原则,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老年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长期积淀的基于城乡不同文化浸润的学习意识差异、基于城乡二元体制制约的教育资源差距、基于城乡地域环境影响的教育组织网络差别和基于城乡社保双轨制带来的老年人可学习时间的差量等原因,造成了农村老年教育发展困境。因此,必须摒弃"一次性教育"的思维定势、终止"城乡二元体制"的行为惯性、增强教育组织的网络依赖、加强城镇化环境下的适应性教育,以推进农村老年教育的跨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