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百年语文教材评介》是十卷本《母语教材研究》的第三卷。它梳理了1904年“癸卯学制”语文独立设科以来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百年发展轨迹。填补了我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语文教材发展史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随想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与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先后出版了五卷本《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2000年版)、《外国当代语文课程教材评介》(2004年版)、十卷本《母语教材研究》(2007年版),共16卷凡800余万字。 十卷本《母语教材研究》是洪宗礼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终结性成果、国家“十一五”规划出版的重点图书、江苏省精品图书工程重大项目。它历经12年的艰难研究,终于面世。全书共分为“回顾与总结”“译评与借鉴”“比较与创新”三个部分十个专题。 该丛书集中了16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含中外54所高校的教授)的智慧,研究了中国百年和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当代的母语课程教材(涉及8大语系20多个语种),是迄今参与人数最多、研究范围最广、成果最为卓著的多卷本母语教材研究专著。该著作由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顾明远、朱慕菊、袁振国、钟启泉等为顾问,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本刊从本期起全文连载洪宗礼先生撰写的《母语教材研究·跋》——“语文教育随想录”。  相似文献   

3.
由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母语教材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终结性成果.国家新闻出版署“十一五”规划出版的重点图书,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的精品图书工程十个重大项目之一。本刊从今年第6期起,将陆续连载对《母语教材研究》十卷本的评介。  相似文献   

4.
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联合主持完成“九五”“、十五”两项国家级重点课题研究,出版三百余万字的六卷本《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投入巨资,组织南京大学等中外四十多所高校的教授、中央教科所等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著名中学教师和美、英、法、德、俄、日等国家的教授学者,对中国百年语文教育和国外三十多个国家的母语教材,从纵、横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2005年4月8日至10日,课题组在上海召开了第三次研讨论证会包括国内高层次的语文教育及课程专家在内的部分顾问、策划、课题组组长、副组长以及出版单位的…  相似文献   

5.
由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专家陆志平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社长张胜勇策划、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主编、国内四十余位著名学者合作编著的<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以下简称<评介>),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评题的一项阶段性成果.它的出版为语文教育理论界和语文课改的专家、教师、研究者打开了一个可以窥视当代世界各国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千姿百态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由江苏省泰州中学特级教师洪宗礼、南京大学教授柳士镇主持的“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997年以来,国内大学学者、中学教师和海外专家计75人参加了该项工作。他们拓荒垦植,广泛搜求,密切合作,对美、英、法、德、俄、日、韩、澳以及我国大陆与港澳台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套母语教材和十几种课程标准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研究。在大量占有第一手材料和细心探求母语教材编写规律的基础上,课题组编写出版了《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中外母语教材选粹》《外语文教材评介》《汉语文教…  相似文献   

7.
中国语文课程自建科以来已百年有余,其间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将近千套,研究语文教科书编制的论文、专著亦数量可观。《中国百年语文教科书课文选评》(以下简称《课文选评》)虽同属研究语文教科书编制的专著,但它独辟蹊径,从研究课文编选入手,深入开掘百年来语文教科书的编制文化.探求语文教科书编制的基本规律。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毫无枯燥沉闷之感。  相似文献   

8.
<外国学者评述本国语文教材>系<母语教材研究>系列的第八卷.它别具一格,开辟了一条研究中外母语教材的新途径,使读者得以从中领略外国语文教材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9.
《母语教材研究》第五卷《外国语文课程教材综合评价》对英、美、德、法、俄、日等国家的母语课程教材进行了综合评价。既给我国的母语教育第一线教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信息资料,也为我们教育理论界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凭借。  相似文献   

10.
<外国语文教材译介>呈现给读者的是二十多个国家母语课程教材的部分精彩单元或章节,它们以其辽阔的地域分布、多元的文化景观、丰富的语言谱系、多样化的教材类型等特色,给我们打开了一道通往世界母语课程和教材研究的门窗,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启示我们站在课程论高度去研究母语课程教材:  相似文献   

11.
《母语教材研究》(十卷本)是我国"九五"、"十五"国家级教育研究重点课题终结性成果。该课题聚合了国际和国内母语教育的科研力量,历时十余年,经过多次研讨才得以完成。展读这套皇皇巨作,感受颇多。感受之一,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如何估量《母语教材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对这点,袁振国先生为这本书撰写的序言中概  相似文献   

12.
由著名特级教师洪宗礼先生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重点课题"母语教材研究"规模宏大,集中了国内外160多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研究了中国百年和世界40多个国家及地区当代的母语课程教材,覆盖了全球8大语系28个语种,形成了10个专题600余万字的研究成果,并且在母语课程教材建设问题上形成  相似文献   

13.
求索(上)     
洪宗礼先生是当代语文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从教近五十年来,他进行了多次教改实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材新体系,编写了三套经国家审定的一类语文教材。尤其是2001年编写的第三套语文教材——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在全国26个省市600多个县市使用。此外,他还先后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主编了国家重点图书十卷本《母语教材研究》,出版《语文教育链》等专著14部。近期,洪老师以回顾与思考为主题的系列文章《语文随想录》陆续面世了,这里刊登的《求索》便是其中的一篇,阅读时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关键词在不停地闪烁:探求、整合、突破、创新……这是洪老师耕耘时被擦亮了的犁铧。他是一位诗人,他用辛勤的求索写下了教育改革的诗行;他是一位建筑师,他用创造性劳动铸就了母语课程文化的大厦;他是一位哲学家,他以思辨的方式不断前行,反复地吸纳和扬弃,成就了一代语文教师的梦想。他是一位教育家,他用"沸腾的血,赤热的心"在母语教育和母语课程教材改革历程中升华出诗意和哲理。他所做的,是为汉语文教育开窗的事业,是塑人的事业。因为他的劳动,我们看到了语文教改最美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当今时代,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教育沟通也越来越频繁。具体到母语课程教材建设问题上,虽然各国的文化传统、当前国情和教育体制不一样,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和特色。但也有彼此可以相互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外国语文课程教材综合评介》的作者对12个国家的母语课程教材情况的介绍,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外国母语教育的窗户,  相似文献   

15.
《江苏教育研究》2008,(8):F0002-F0002
“九五”、“十五”重点课题“母语教材研究”规模宏大。集中了国内外160多位专家,学者的智慧,研究了中国百年和世界40多个国家及地区当代的母语课程教材,覆盖了全球8大语系28个语种,形成了10个专题600余万字的研究成果,并且在母语课程教材建设问题上形成了极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近年来历史教科书研究的深入,我国近代历史教材(教科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历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的面世、何成刚著《民国时期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研究》的出版、徐岩主持的“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课题的开展、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历史教学问题》“民国时期历史...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在南京举行开题会由江苏省泰州中学和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申报海内外16个单位共同承担,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省编语文教材组主编、泰州中学副校长洪宗礼主持的《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课题,经全国教育...  相似文献   

18.
民国著名学者李笠所著大学文科用书《三订国学用书撰要》,1927年由北京朴社正式出版.该书原是作为国立中山大学中文系"目录学"一课的讲义,选目精审,注释准确,评陟颇具匠心,价值远比普通教材和工具书要高.全书共分为文学、哲学、史学、文字学、类书辞典等五类,后又附《评胡适书目》《评梁启超书目》两篇文章,其中对于胡梁二人多有批...  相似文献   

19.
正《外国语文》为全国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重庆市一级期刊、重庆市重点学术期刊出版专项资金资助期刊。《外国语文》面向全国外语界、人文社科学者,  相似文献   

20.
正百年育才,以德润身,以文化人。扬州市育才小学"1+2"主题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立足母语根基,深耕语文课堂,自主开发了两套校本教材——《主题式现代美文阅读》《主题式古代诗文诵读》,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扬州市"优秀运作课题"。语文教学的任务,在于"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