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要牢固树立优化意识,正确处理丰富馆藏和优化馆藏的关系在档案馆的业务工作中,当强调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时,我们常常想到的是千方百计地丰富馆藏,为档案馆事业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似乎无可非议,特别是在馆藏数量比较匮乏时期尤为重要。但是,在强调丰富馆藏的同时,进馆档案的质量却往往被忽视,不少人把丰富馆藏单纯理解为馆藏档案数量的增加,忽视了馆藏档案质量的提高。过分追求馆藏档案数量的片面增长,使得许多档案馆不堪重负。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优化意识,在馆藏量增长到一定规模后,应着眼于优化馆藏档案质量,正确处理馆藏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使馆藏建设从片面追求数量转变为两者兼顾,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个人档案资源是国家档案资源的有机组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个人存档实践日渐兴盛,个人存档研究也应及时跟进.文章以"物理-事理-人理"方法论为视角,构建个人存档分析框架,从个人档案、存档方法和存档主体三个视角对个人存档展开分析,进而阐释个人存档的行为逻辑,提出应从技术和工具创新、方法和制度创新、观念和意识创新三个方面寻求突破,旨在为个人存档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抓住重点,夯实基础,不断完善档案工作新资源 档案馆要为社会提供服务,使档案价值得以实现,从而发挥其社会功能,就要通过各项业务工作的良好运转才能得以实现。而面向公众为社会提供档案服务,必须有丰富的馆藏作为后盾。因此,优化馆藏档案结构,提高馆藏档案数量与质量,是档案馆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4.
馆藏建设是档案馆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近年来档案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拙文试图就馆藏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做一番探讨和研究。吁请档案界特别是档案馆工作者重视馆藏档案的优化,使我国的馆藏建设从以数量为重点逐渐转移到以质量为重点,走质量优化的道路,确保档案馆事业的健康发展。一、馆藏与馆藏建设档案馆馆藏是指档案馆收集、整理、保存和提供利用的所有档案资料的总和。馆藏是一个集合概念,不是具体指某一卷档案,也不仅指某一全宗的档案,而是由许多档案构成的,是一个档案馆或所有档案馆度藏的档案资料的总称。馆藏只是国家档  相似文献   

5.
程玉琴  洪海云  李君 《档案管理》2005,64004(3):51-51
西峡县档案馆建于1959年,档案年代从1957-2000年共6次接收进馆,由开始23个全宗发展到2004年为227个全宗。截至2004年12月馆藏档案资料累计64004卷(册)。其中二级单位全宗114个,二级单位档案15378卷,占馆藏总量25%。为了更好地优化馆藏结构、馆藏储存,保证馆藏档案的利用率,减少内容重复存档,为了杜绝没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内容再进馆增加库容量,造成经济浪费和人力浪费问题,笔者对已进馆二级单位档案利用情况作了认真调查统计。详细内容及数据见下表:10年间档案馆共利用各类档案1万多人次,3万多卷次。而二级单位档案利用率很低,馆藏二级单…  相似文献   

6.
作者认为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不能简单理解为档案数量的增长,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提出对馆藏国家档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构建馆藏国家档案资源保障体系的具体途径、要求及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们的馆藏档案也在不断增长,单一的馆藏结构已逐步走上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轨道,逐步实现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这确是一件好事,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带来了忧虑,馆藏的成倍增长,难免玉石不分,泥沙俱下,造成馆藏宠杂臃肿,影响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了优化馆藏,更好地提供档案为社会各方面工作利用,很多学者提出了不少优化馆藏的意见和建议,都值得借鉴,笔者依据沧源实际,就优化馆藏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优化馆藏通常是指档案馆所珍藏的档案,逐步趋于优化,使馆藏档案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并通过开发利用,提供有效服务。作为县区档案馆,应尽全力优化馆藏,大力开发信息资源,为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左美钗 《云南档案》2007,(11):60-61
当前,我们要树立档案开放的意识,提倡档案为社会公众服务,使档案成为社会的记忆。这不仅要求强化社会档案意识,还要加强档案开放力度,扩大档案收集范围,丰富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档案开放途径。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城建档案馆是接收、保管、利用、重要的需永久保存的城建档案的基地。自城建档案馆成立以来,在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档案局的共同支持下,其馆藏正日益丰富,所存档案的门类日趋完善,进馆档案的标准化程度和系统化程度正逐步提高。以我们鞍山市城建档案馆为例:接收档案工作经历了三个  相似文献   

11.
作为县级档案馆,如何优化馆藏,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服务,这是档案馆工作能否适应改革开放要求的一个方向性问题。在馆藏建设过程中,数量和质量的矛盾将贯穿始终,当前馆藏建没应从数量为重点逐步转移到质量为重点的轨道上来,而且要将优化馆藏工作看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档案馆档案数量朱断增多,入馆档案文件的质量就会成为馆藏数量矛盾的主要方面.盲目性地接收一些利用价值较少、组卷质量不合格案卷,将影响馆藏档案的优化程度,也将给档案利用工作和档案馆本身的业务建设带来不便.  相似文献   

13.
谈城建档案的收集和利用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建档案收集工作的现状1、现有城建档案馆结构不合理。收集城建档案是丰富馆藏内容、改善馆藏结构的主要途径。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重要的城市建设档案一直没能收集进馆,致使城建档案馆的馆藏档案数量不足,内容不丰富,结构不合理,从而影响了城建档案自身价值。2、归档意识不  相似文献   

14.
水利事业的发展决定档案工作在水利建设中具有突出作用。做好水利单位档案资源体系开发工作是发挥档案作用的必然要义。文章提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在档案意识、馆藏结构、特色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存在难点,并从提升档案意识、优化馆藏结构、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四个方面来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档案馆的馆藏建设,80年代是以丰富馆藏为指导思想,90年代则以优化馆藏为关注的热点.有不少学者、专家撰文,提出"消重"(即消除馆藏重复)问题.它是对优化馆藏的深化研究,对馆藏建设有着积极意义.笔者认为:馆藏档案的大量重复是有害的,有悖于效益观念,会加重档案馆的负担,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不利于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四化建设服务.但是,馆藏档案重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如何科学的"消重",取得最佳效果,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正同时处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知识时代,在知识时代,提供信息的渠道广泛而完善,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竞争不单是馆藏信息数量上的竞争,而且还是馆藏特色,服务层次,服务质量和研究成果上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档案部门应该树立“档案管理人员第一”,“研究工作第一”,“馆藏特色第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17.
论优化馆藏     
我国的馆藏建设,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馆藏量已超过一亿卷,档案结构也正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馆藏建设中,数量与质量的矛盾贯穿于全部发展过程,这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互相转化着.档案馆建立初期,馆藏贫乏,急需增加档案数量,数量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馆藏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质量优化又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笔者的  相似文献   

18.
在勐腊县档案馆开展达标升级工作中,我们通过对案卷的核对、复查、登记,进一步明晰了馆藏档案统计台帐在监督指导、保管利用整个档案业务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反映馆藏案卷的质量、数量及规范程度,而且能分析、研究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台帐不仅能系统地记录馆藏档案的种类和形成年代,而且能分析档案信息质量,为档案利用、编研奠定基础;不仅能衡量档案馆等级层次和管理水平,而且能指导全馆开展科学分类、整理和编目,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有效地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档案馆优化馆藏初探清华大学档案馆陈兆玲高校档案馆是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之一,是提供该校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优化馆藏,是保护档案安全、科学管理档案、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必要条件,是其逐步实现档案信息管理自动化的必要基础。笔者结合初建清...  相似文献   

20.
一、建立档案编研选材数据库的必要性 1、档案编研工作实际的需要。在馆藏数量巨大而且逐年上升的形势下,建立编研选材数据库,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馆藏档案内容,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编研选题,真实准确、齐全完整、系统丰富地选择材料进行编辑加工等工作。2、开展网络档案编研的前提。网络环境下,我们可以将编研选材数据库发布在网上,为编者提供材料线索。部分网络编辑系统还可提供“虚拟编辑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