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方言研究与方言词典编纂的用字也需要规范化。确定方言词语的规范字形要在查阅《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具体方言的音义系统、形义学原理以及从简从俗的原则,努力做到科学、规范、简便、通俗。  相似文献   

2.
《汉语大词典》是一部“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大型语文词典。按理,对历史文献上出现的古今词语都应该收录。但由于这部词典出于多人之手,词语漏收现象十分严重。对此前人多有讨论。本文主要根据两部大型方言词典(《汉语方言大词典》和《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来说明《汉语大词典》对保留在各地方言中的古语词漏收和义项漏收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方言词典的编写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是因为任何一部方言词典尽管编写目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但都能为语言科学的研究以及其他领域的需要提供丰富的材料。 (一)方言词典的编写为深入研究汉语方言和汉语史提供材料。首先,通过方言词典,我们可以了解这个方言的面貌和特点。诸如方言词的构词特点、组合规律,族词的归类,近  相似文献   

4.
原新梅《汉语字母词语研究》以全球拉丁化浪潮为背景,以丰富的语料积淀和统计数据为依据,重新阐释了字母词语的概念称谓和范围界定等基本理论问题,对汉语字母词语的构成与分类、语体分布与历时演变、区域比较与对外汉语教学、词典编纂与规范汉化等方面,进行了历时与共时的分析和多角度考察,思考了字母词语规范汉化的标准与原则,提出了教材编写、词典编纂的问题与构想。全书角度多维、见解独到,是近年来字母词语研究难得的力作。  相似文献   

5.
闽南方言是汉语中保留古汉语成分比较多的一种重要方言。因此,对闽南方言词语的用字的考证,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仅有助于对闽南方言的源流作更深入的研究,而且对汉语史及汉语词汇学、训诂学的研究也有促进作用。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汉语方言研究室主编的《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下简称《词典》)的问世,为闽南方言考本字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词典》的编者根据古今语音的演变规律以及音准义对的原则,考求出了一大批音义相符的方言本字。  相似文献   

6.
汉语学习词典的编写和研究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和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现有学习词典总体上仍囿于字词释义与配例的传统观念和做法,学习功能还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应更新和创新外向型学习词典编写理念和模式,以充分满足学习者的“学”为核心理念,确立“大学习词典”观,将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语法和语用知识等一并融入学习词典。文章认为充分体现汉语汉字的特点与二语学习规律,充分融入汉语语法与语用知识;准确揭示词语和语句中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现象,并从跨文化角度做出恰当的诠释,是影响汉语二语学习词典编写水平和质量、学习效益和外行型特征的两大核心原则。  相似文献   

7.
《明清吴语词典》是一部高质量的断代方言词典,该词典全面展示了明清时期吴方言的词语面貌,为汉语词汇史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词语材料,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辞书佳作。  相似文献   

8.
词汇教学和习得在二语教学中长期处于核心地位,但无论在教学还是研究层面,词汇都还相当薄弱,汉语学习词典的现状就是最直接的表现。为了准确了解汉语学习词典的使用现状,编写一部更实用更好用的词典,对100名汉语学习者进行了调查。并对最受欢迎的词典PLECO进行了考察,从随机查取的50个词语的处理中发现PLECO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弥补目前词典的不足,提出了汉语学习APP的编写设想。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西部汉语方言词典》由内蒙古师大汉文系哈森教授和内蒙古教育出版社胜利副编审合著 ,于 1999年 6月由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 2 0 0 0年 8月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它是内蒙古第一部汉语方言词典。该词典的出版填补了自治区汉语方言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词典所收词语限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有入声的汉语方言。哈森教授从事现代汉语教学与学术研究数十年 ,在其科研成果中汉语方言研究占有重要地位。这部词典是她花费十几年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完成的一部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哈森教授是第一作者 ,承担…  相似文献   

10.
方言词典编纂中,考求和使用本字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用字考究、释义确当的方言词典可以为通语词典的编纂及汉语词汇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在现已出版的几部西北方言词典中,偶尔可见本字失考、用字不确的现象及其他一些可资商酌之处。文章通过实例辨析认为,方言词典用字在注重“溯本”的同时,还要注意从“俗”从众;应适当克制使用冷字僻字;本字待考的词语,可采用通行辞书中的写法;推溯词源和考求本字时应注重与姊妹方言的对比解证。  相似文献   

11.
古代中国土地广袤,经济落后,各地人民很少有机会相互交流,方言区极多,系统记载各地方言的韵书几乎没有,即使有韵书,也是零散。方言是语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足够的方言史构拟汉语语音史不可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网络语料和基于重庆城市人群的社会问卷调查以及相关的量化分析探讨了北方方言流行语"二"这一语言现象。文章指出流行语"二"正处于从地域方言到社会方言变化进程中,与传统意义的数词"二"在词类和语义上都存在着差异,且在语言层面和使用层面表现出特殊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历史比较法从声韵调三方面对粤东闽南方言韵书《潮声十五音》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深入探讨了《潮声十五音》的音系性质.认为该韵书所反映的是粤东澄海方言音系.  相似文献   

14.
清人王树枏的《畿辅方言》是清末民初一部记载河北古代方言的辞书,在汉语方言学史和词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氏以声音通训诂,运用"因声求义"训诂原理进行字、词诠解的方法,在传统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增补汇音>是一本方言韵书,它反映了19世纪20年代漳州地区漳浦以东接近龙海、厦门一带方言的语音实际,本文将之与普通话音系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发现:<增补汇音>更多地保留了早期历史性的语音标准,而普通话则保留着晚期历史性的语音标准.  相似文献   

16.
诸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已经有了大型计算机现代汉语语料库的今天,仍不能彻底从言语实际出发,以致产生了误收或漏收词语或义项、主副条或义项顺序颠倒及释义不当等问题。为此,必须强调"重源轻流"是辞书编纂的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17.
《渡江书十五音》是一部珍贵的闽南方言韵书。其编排体例是先分韵,后分调,再依照声母“柳边求去治,波他曾入时,英门语出喜”的顺序排列。其成书年代不会早于清代,它的音系性质反映的是闽南语漳州音。该韵书在保存字的本义上也有重要参考价值,暗合《说文解字》之处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