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实现高度的“自治”,凸显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间和作用,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长期以来,虽然在教学中学生获得了主体地位,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仍为主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并没有获得“完全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角色变换,要主动从前台退到后台,把教育的“主角”还给学生,而且要善于指导“主角”扮演好角色。1、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思想教师从前台退下来,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放任自流,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更大的进步。教育者要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也是最高的选择,就是…  相似文献   

2.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实现高度的“自治“,凸显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空间和作用,这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长期以来,虽然在教学中学生获得了主体地位,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仍为主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并没有获得“完全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特别重视角色变换,要主动从前台退到后台,把教育的“主角“还给学生,而且要善于指导“主角“扮演好角色.……  相似文献   

3.
在新一轮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了新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要“勇敢地退下去,适时地站出来”。教师的“退”是指,教师要在观念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做到从主要、主角和主导的地位勇敢地“退”到次要的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地位。放手还课堂于学生,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  相似文献   

4.
如今,学生不听话,班级难管理,成为教师课上课下的家常话。多数班主任抓班级工作的重心是在“管好”学生上下工夫。这些班主任总是在扮演着班级的“主角”,喜欢滔滔不绝地向学生发号施令。其实,真正优秀的班集体并不是班主任“管”出来的。其关键应是:班主任要心系集体的每一个分子,甘当班级的“配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推广普及,教师越来越有意识地进行角色的转变,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这些词语似乎离课堂越来越遥远。然而从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的仍然是主角,  相似文献   

6.
陆佳华 《辅导员》2014,(22):68-68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其中最出色、最活跃的是少数好学生,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同学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受到压抑和扼制,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动脑思考,质疑问难,而使课堂闪烁着“创造”的火花,学生必将学习得更深更好。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是在旧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下被提出的。以往的班级管理模式,往往过于依赖教师的主动而忽视学生群体的需要.从而造成学生被动接受、思维狭窄的课堂秩序。“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石颖 《学周刊C版》2010,(10):38-39
“合作学习型”课堂是指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全面合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课堂。合作学习型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动I生,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过程。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下面,我就谈一下地理教师在“合作学习型”课堂中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9.
一、教师角色 ,从“前台”向“后台”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而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教学不是为了控制学生 ,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因此 ,教师首先应当准确定位 ,从讲台走向学生 ,以退求进 ,以学论教 ,以学定教。将课堂教学的视线集中到学生身上。把课堂还给学…  相似文献   

10.
张宣 《天津教育》2014,(15):64-66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从师生角色来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因为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管理者。但是,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围绕重点、难点,由易到难、由浅人深,设置问题串,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思中做、做中思。  相似文献   

11.
班级最有效的管理莫过于让学生自己管理,学生自己管理不但可以免去教师疲于事务、分心教学之苦,而且可以收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之功效。因此,要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一是要注意“放手”,二是要善于“引导”。一、放手,让学生做管理的主人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所以班主任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放手让他们参与到管理中去,做管理的主人。1、给学生管理的权力。班级要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先要选一批热心于班级工作的干部。所以每学期开学之初,采用“竞争上岗”和“轮流上岗”相结合的办法来选举班干部。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竞争的岗位,通过发表竞职演说,全班同学投票表决,教师任命的程序竞争上岗,同时要求上学期担任过班干部的,本学期不再担任,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体制中来,接受锻炼,展示自己的管理能力。2、提供学生管理空间。学生有了权力和责任,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把事情办好,尽量不干预他们权力范围内的管理事务,敢于让他们尝试处理班级中的一些重大事情,这样他们才会有接受锻炼和不断发展的空间。使班级形成相互督促的好风气。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能够...  相似文献   

12.
闫向泽 《学周刊C版》2023,(9):166-168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质教育已经普遍实行,基于这一背景,班主任在落实班级管理时,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程度,并且明确自身作为班级发展引领者的角色。班主任要做到主动“放手”,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自主管理机会,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和约束能力,同时改善班级管理效果。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弱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展开分析,具体探讨其对强化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下班级管理中尊重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掌握适度原则。学生是具有独特人格个性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是权利的主体,要转变班主任角色,充分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14.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从哪些地方出发,改变教师的唯一主角现象呢?在亲历课改的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策略,有效地实现了课堂中师生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15.
胡春武 《湖北教育》2002,(17):22-22
班级最有效的管理莫过于让学生自己管理,学生自己管理不但可以免去教师疲于事务、分心教学之苦,而且可以收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之功效。要实现学生自主管理,教师一是要注意“放手”,二是要善于“引导’。  相似文献   

16.
“双主协调,全效教学”,简称“双主模式”,追求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引领、指导作用,让学生真真正正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在师生互动、学生同伴互动中主动学习与成长。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课堂教学的主体即教师、学生要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双主模式”的核心是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的引领、指导作用是为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服务的。下面就历史课堂“双主模式”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于艳霞 《山东教育》2005,(16):19-19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具有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班级管理的对象,另一方面他们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在中小学推行课程改革的今天,“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已成为班主任奉行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为此,新时期的学生观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认为应做到“七让”。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存在的,教要服务于学。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已被人们所共识。在教学中。只有依“学”施“教”,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结合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使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确立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也随之成为课堂的导演。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学会在课堂上巧妙地“设疑”,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从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笔在此就语课堂教学怎样“设疑”,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一、学生在学习中要学会思维 1、树立“生本”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