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王小波的小说在台湾获奖、在海外产生影响时,大陆文坛还在水波不兴;当王小波生前为出版他的小说费尽周章时,决没想到死后他小说的火爆畅销;当王小波的小说在读者那里畅谈不休,而“圈内(作家圈内、学术圈内)”大都还保持着沉默是金:不想王小波的逝去使自身膨胀、喷发为一个现象,王小波终于不再是仅以杂文而知名、却成为以“大器晚成”的“文坛外高手”被命名的一个小说家。王小波的小说终于崛起在其杂文之上,闯入学人视野、学术话语圈,满脸既庄重又神秘的坏笑,以致人们研究它的欲望也高涨了。  相似文献   

2.
汪曾祺的小说在现当代文坛上自成一格,作品中的语言艺术尤为人称道。文章以此为切入口,分析了汪曾祺小说平淡中见奇崛,讲究从众却又脱俗的语言特色。认为他的小说既汲取了中国古典文学语言中的精华,同时亦借鉴了外来文化中的妙处,其小说凝炼散发的艺术魅力,使他无愧于“文体家”的美誉。  相似文献   

3.
刘强 《广东教育》2004,(11):64-64
王小波去世几年来,文坛上很多理论家以评论黑色幽默为时尚很多小作家以模仿王小波为跳梁资本很多大学生以翻看《黄金时代》为阅读时髦,集体演出一场中国当代文学的悲剧。我今天也是一个错步上前的小丑。  相似文献   

4.
王蒙是当代文坛上的一棵“常青树”。他坚守着知识分子关注现实、忧国忧民的情怀,探索着小说的种种艺术形式和手法,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感情更有效地传达给广大读者。他的短篇小说创作长达五十多年,经历了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到意识流的表现形式,从杂文式的讽喻笔法到新笔记文体的四次艺术变革,为中国文坛奉献了众多的千姿百态的短篇小说杰作。短篇小说文体的探索,又直接促成了他的中长篇小说创新,同时又推动了整个中国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阅读王小波的作品,会引起人们的思索。自由之生活、自由之思想、自由之文学是本篇对王小波的概括。自由之生活,王小波放弃优厚待遇显赫的名声而做一名自由撰稿人,足以证明他的"特立独行";自由之思想,王小波在他的作品里营造了"三有"自由思想体系;自由之文学,王小波作文的自由,即他的作品中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如反讽、夸张、黑色幽默、逻辑悖论等文学技巧,显示了其独特的语言,形成王小波的风格。王小波是自由的,自由的选择生活,选择写小说这条路;但自由的同时又为自由付出了代价。这便是自由的悲剧。  相似文献   

6.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富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的魅力就是他的叙述模式的创新性,尤其是他的"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这就使他的小说为当代文坛开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景象,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方面来论述莫言小说对传统叙事视角模式的颠覆。  相似文献   

7.
苏童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作家,他以先锋小说作家的身份登上文坛,凭借作品《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而一举成名,随后,苏童又发表了《妻妾成群》《妇女生活》等一系列作品,受到文坛瞩目,奠定了其在当代文坛中的重要地位。苏童的小说兼具先锋文学的实验性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精神,他的小说讲究"如何叙事"同时也讲求"形象塑造",在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香椿树街少年"和"红粉"可称之为其作品最为著名的两大形象系列。本文关注苏童小说中的"香椿树街少年",以少年的欲望为核心,通过对时代背景与少年生活环境的把握,探求这种欲望背后所体现出的孤独与空虚,看到作家对少年命运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王小波的小说揭示出中国社会广泛存在的革命逻辑,洞悉了特定时代的荒诞.革命逻辑重视伦理和功利,远离理性与事实.小说还对性进行了重新书写,以性为反抗世俗极权的重要据点和途径,并且解除掉覆盖其上的重重文化语码.让性回到它的自然状态.王小波向往有趣,小说充满了游戏精神.借助黑色幽默,以喜剧形式书写悲剧内容.总体来看,王小波使智慧成为小说本身的一项重要质素和小说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维度,昭示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9.
王小波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被忽略的作家,并一直被视为中国作家的“异数”而处于边缘地位,但是他对“自由主义”精神的坚守和对独立文化人格的保持却逐渐被中国当代评论界所赏识和接受。王小波作为自由撰稿人一直扮演自由精神的独行者,他超脱体制的自由创作姿态为中国文坛树立了作家创作的新风范。  相似文献   

10.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讽刺小说家,他以反对极权主义和追求自由著称,其代表作《1984》和《动物农场》是两部享誉国际的反乌托邦小说。奥威尔对中国90年代自由主义作家王小波有重大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理性和自由的追求及其文本中对于想象和黑色幽默的运用等方面。但二者的艺术追求也存在很大差异,王小波发展了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写作模式,并追求诗意浪漫和繁复多变的小说艺术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1.
王小波的小说大多以黑色幽默风格表现20世纪那个黑暗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失去自由的生存状态,显示无知统治有知的社会秩序的极其荒诞与可笑,具有很强的政治反思与文化批判的意义。但他局限于个体人生经验的思维方式。由此而来的人物结构的二元对立模式,又造成他的反鸟托邦小说的根本缺陷。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代以来的文坛,王小波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作为学者型作家,王小波体现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见的智慧游戏和思辨理性。他的小说、杂文,充满着对科学、智慧和理性的热爱,这使他能够凭良好的逻辑学修养,切入历史和现实。作为出身“阶级异己分子”家庭并有“知青经历”的作家,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压抑,使王小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沉重的生命体验,这促使他寻找一种超越苦难人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微型小说作为新时期草根文学的典范,"顺乎文情,应运而生",崛起于文坛.它凭借自身的文体优势,紧扣时代脉搏,获取名家认证,博采中外百家之长,积极开展学术建设,成为当代中国文坛最具生命活力的文体之一,形成了小说界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14.
王枫 《考试周刊》2008,(8):144-145
"新写实"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国文坛上出现的一个重要小说流派.虽然其鼎盛时期已经过去,但对中国当代文坛的影响依然延续着.本文以刘震云等几位"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为例,探讨了"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的现代性意识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其中以悲剧精神和黑色幽默为显著的代表。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中长大同时又深受西方现代性影响,王小波的小说对当下各种反向的思潮有着非凡的启示意义: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当下人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6.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的现代性意识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其中以悲剧精神和黑色幽默为显著的代表.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中长大同时又深受西方现代性影响,王小波的小说对当下各种反向的思潮有着非凡的启示意义: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当下人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7.
在王小波以知识分子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中,权力对话语的规约是造成言说主体异化的重要原因,作家对话语管制的方式、流程、目的等加以"黑色幽默"式的揭示与批判,尽显真实与荒诞之间异名同质的关系.此外,对话语权和自由言说的渴求,也是王小波致力于主体救赎的途径和标志.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贾平凹是一个独树一帜的作家。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贾平凹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经验和艺术趣味,进行语言的冶炼,使他的小说语言闪现出艺术之光。  相似文献   

19.
从对《第二十二条军规》和《黄金时代》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荒诞是中美黑色幽默小说家共同关注的主题。以王小波为代表的中国新时期小说家,在对文学共生意识进行祛魅时模仿了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的创作方式。虽然两本小说都从阈限视阈出发描写了个人与体制带有"道德疯狂"色彩的对抗,但《第二十二条军规》着重以寓言的形式描写了荒诞背景下现代人的生存逻辑,而《黄金时代》则因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而带上了后创伤叙事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莫言是中国当代文坛极富魅力的作家之一,他的魅力就是他的叙述模式的创新性,尤其是他的“叙事视角”的独特运用。这就使他的小说为当代文坛开创了一种别开生面的景象,本文主要从“儿童视角”方面来论述莫言小说对传统叙事视角模式的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