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发射卫星、登上月球、探测火星等航空航天探索不仅仅是展现人类的才智和实现冲出地球的理想,而且是人类从太空获得财富,资源,并开创一个全新的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空间的需要。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太空生命科学、太空生物技术成为现在航空航天探索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个重大的负担。如果有一个永远不停的循环系统使宇航员不用愁吃喝,氧气永远新鲜,还能处理人造垃圾,那岂非妙事?这就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太空船上的水上生物圈。失败的太空植物圈美国宇航局早就做了建立太空生物圈的实验,不过最终的结论是:在太空中想建立一个与地球一样的生物圈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生物圈主要以地球植物为发展平台,然而,太空的微重力环境会使植物发育不正常,例如植物从根部传输营养到叶子的毛细管就不能正常工作。如果没有植物,那么建立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一切免谈。就这样,在太空中建立一个类似地球生物圈的想法失…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世界人口数据统计,目前为止地球上大约生活着78亿的人,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地上升,除去一些自然条件极端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地球上可以说人满为患、越来越拥挤。移民太空,成为很多人的一个大胆追求。火星是目前科学家勘探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星球。如果要寻找另外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肯定是第一候选。火星这颗让古代人类充满幻想的星球,如今又成为人类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4.
茫茫宇宙中,地球之所以能呈现出气象万千、生机勃勃的景象,主要是因为地球上拥有形态各异的水。水不但是构成生命体本身最主要的物质,更为生命体的生存和活动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众》2008,(9):22-23
影片故事发生在2700年,由于人类无度地破坏环境,地球此时已经成为飘浮在太空中的一个大垃圾球,人类不得已移居到太空船上,并且聘请Buy n Large公司清除地球上的垃圾,等待着有一天垃圾清理完重新回到地球上。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人们仰望着挂满繁星的夜空,遥想创造出一个个美好的神话。为了把幻想变为现实,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随着航天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开始走出了地球村,努力开辟人类未来发展的新天地。 太空生活 航天飞机实现了人类邀游太空的梦想。在远离世界的轨道站上,宇航员们过着舒适的太空生活。在就餐方面,为了在  相似文献   

7.
从踏上月球开始,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过,20世纪60年代开始,太空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撩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这一切都离不开航空科技的发展。本文讲述了一个在太空中生存的故事,一个以人类自身的极限挑战极端的危险,科学精神在这一过程中被发扬光大的令人难忘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2006年,一群老鼠将被送上地球轨道。当然它们不是去太空旅行,而是肩负着实验任务。为什么要让老鼠上太空?在地球上,人和其他动物的生存都需要重力。如果重力消失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发生一些奇怪的变化——肌肉会变得松弛;因为钙质流失骨头会变得脆弱;身体保持平衡的能力也会下降等。宇航员在太空里生活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虽然人类真正进行太空探测的历史并不长,但是自从人类第一次在地球轨道上围绕地球飞行以来,人类已经在宇宙飞船、人造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等航天项目上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现在科学家对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在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9.
正宇航员是份令人羡慕的神圣职业,可以在茫茫太空中望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美丽蓝色星球——地球。在零重力的太空国际空间站,可以像鱼一样随意飘浮、漫步在空中,可以倒立着打太极,甚至可以像超人,一只手能举起200千克的重物。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炫酷?让人对宇航员的工作心生崇拜与深度向往?但是你知道吗,长期生存在失重的环境中,会对人类等地球生物的健康造成相当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地球的最外层是大气层,人类和地球上其他生命体都依赖着这个大气层生存。由于大气层正常或异常的活动而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造成直接或简接的危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1.
史峰 《知识窗》2013,(13):52-53
一日发现三个“地球” 致力于地外文明探索的美国国家航天局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太空探索技术和成果.不久前他们宣布:航天局的一个太空研究小组利用开普勒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两颗太阳系外迄今“最像地球、可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行星.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们每天吃的农作物,大多是通过人工培育种子种植长成的。但是,在地球固有的环境下,育种的速度并不快。那么,如果我们换一个与地球环境完全不同的地方去育种,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呢?于是,人类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太空。来自太空的种子太空育种也叫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的种子或试验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环境(高真空、高洁净、微重力、  相似文献   

13.
人类正开始开发近地太空。人类的活动已经在陆地、海洋和空气中引起了严重的污染,因而,从现在起就有必要注意太空环境的保护,以免引起各种难以挽回的后果。概况近地太空实际上是地球的若干层保护圈。最外面一圈是磁层,它保护地球使之免受太阳风中等离子体流的损伤。从太阳中冒出的日珥由炽热等离子体流构成,这些等离子体在星际空间形成太阳  相似文献   

14.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经历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种种因素的困扰,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科学家把未来生存的目标瞄向了太空,试图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颗星球.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0,(7):8-10
<正>700年后地球会怎样?在2009年公映的美国科幻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或译为《机器人瓦利》)中,有这样的场景:距今700年以后,由于人类无度地破坏环境,使地球变成了漂浮在太空中的一个大垃圾球,而所有的地球人都已经分乘巨大的飞船离开地球,移居太空;地球上满目疮痍,除了满坑满谷中空无一人的摩天  相似文献   

16.
在浩瀚的宇宙世界中,地球只是一个很小的星体。自古以来,人们仰望着挂满繁星的无限夜空,遐想创造出一个个美好的神话。人类为了把幻想变为现实,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自人类发明了火箭,并由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空以来,轨道空间站、航天飞船等航天科技迅猛发展,使人类走出了地球村,迈向了无际太空,演奏着一首首令人向往的畅想曲,并逐渐把梦想变为现实,努力广辟人类未来发展的美好新天地。  相似文献   

17.
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大约是在30亿年前开始的。病毒是最原始生命体的前身,还不具备完整的生命体应有的特征。人类的祖先约在200万年方才出现在地球上,如果算病毒有2 000岁的话,人类则1岁还不到。病毒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传染病几乎同生命体本身一样古老。2003年是一个多事之秋,SARS、疯牛病、登革热、禽流感相继流行。一时间,病毒传染病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幽灵,人们心头上难以挥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18.
<正>时至今日,人类航天活动如此频繁,动物上太空,已经很难引起轰动效应。然而,细数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人类能走出地球,与动物航天员们的铺垫和牺牲是分不开的。动物们对科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勇敢的狗、猴子、猩猩和其他动物在美俄前往月球的太空竞技中,为人类开创了一条道路。科学史上有许多动物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角色,如果它们能够在太空的艰难环境中存活,那么我们人类也可以。拿动物做实验,似乎成了人类在进行危险活动前的  相似文献   

19.
宇航员与细菌细菌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态,我们的生存离不开细菌,如果没有寄生在肠道内的细菌,我们根本无法消化食物。但是,细菌往往也会导致感染的发生。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宇航员的生活可能会面临细菌的可怕的威胁?这决非耸人听闻,由于地球上的许多细菌完全能适应寒冷干燥的太空环境,所以哪怕人类的飞行器在太空中飞行几个月甚至几年,这些细菌也不会死亡。那些经历过太空飞行的宇航员的状况已经明确显示,太空环境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健康方面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必须面对细菌的威胁。因此,为了宇航员的健康,充分了解太空环境下的细菌非…  相似文献   

20.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经历着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种种因素的困扰,为了人类的长远发展,科学家把未来生存的目标瞄向了太空,试图寻找适合人类生存的第二颗星球。此外,科学家还打算把一部分人类移居海洋,把神秘的海洋变成我们生活的乐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