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细细体味起来,这句话本身就含有为达“不教”这目的必须有一个“教”的前提的意思。教师的作用在于“开门”。作文教学的关键问题实际上就是怎样“开门”的问题。下面,我就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经验谈谈自己以课文为范例进行作文教学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  相似文献   

3.
罗昌财 《青海教育》2003,(12):19-19
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近年来高考话题作文的连续出现,一部分学生认为话题作文容易写,不把“话题”放在心上,久而久之,产生惰性心理,对作文不感兴趣。其实,作文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如果对这出戏不再是“情有独钟”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习惯于先将“习作要求”和盘托出,再费尽口舌地讲解一番.希望学生能很好地在“习作要求”的统领下去作文。实践证明这是不可取的。弊端主要有二:1.“习作要求”往往是多元的。我们不少学生原本就怕作文、厌作文,面对这么多的要求,无异于泰山压顶,更加怕了、更加厌了,作文的兴趣、信  相似文献   

5.
一、不踏“禁区”《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要“感情真实健康”,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亦明确指出作文要“思想健康”。既然作文要求有“健康”一说,那么,那些“不健康”的东西就不能写,换而言之“不健康”的素材就是我们的选材“禁区”。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就一再申明:作文只要踏进禁区就不及格!二、不钻“盲区”我们把考生因受主体或客体条件的限制而暂时无法正确认识或理解的客观现实称为“盲区”。“盲区”的确认不能像“禁区”那样一刀切,由于各人的“主体和客体条件”不尽相同,各人的“盲区”肯定不同,…  相似文献   

6.
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一种外显行为。然而,提起作文,学生就会联想到报刊杂志上篇幅长长的词藻华丽的文章,由此产生一种敬畏感、神秘感,不敢轻易作文,不能轻松作文。为了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在教学中不妨“淡”化作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作文,在轻松说笑中完成作文。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一、“淡”化作文概念,消除畏惧感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作文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乐于作文。如果一开始就把作文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紧张感。所以作文课要尽量让学生感觉不…  相似文献   

7.
“作文难,作文难,听说作文就心烦”目前,作文教学处处都听到一个字——“难”。诚然,作文难写,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心声。要想将作文教学的“高耗低能”转变为“低耗高能”,让学生“乐”写作文,让教师“轻松”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8.
葛万銮 《农村教育》2007,(11):58-59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是一些学生对作文教学看法的顺口溜。同学们在写作文中为什么感到“难”,感到“烦”,究其原因,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同我们怎么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尤其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文章写好,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他会把文章写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9.
刘桂荣 《河北教育》2005,(23):27-27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作文要求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师往往把这次作文的“要求”当作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全班学生的几十篇作文“一刀切”,达到要求的就给个高分.给个“漂亮”评语,达不到要求的就给个低分.给个“不漂亮”或“不够漂亮”的评语。我曾就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语.对学生进行了多次问卷调查,主要情况是:  相似文献   

10.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我笃信这一点,所以决定在高三第一学期布置学生做一篇“亲情”作文。 我先把我发表在《中国校园文学》上的“下水作文”《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这是我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读过之后,我对“亲情”作了一番自我理解意义上的阐释,话不多,但在学生心中激起了反响。有学生后来在作文中写道:“如果老师不布置我们写这篇作文,如果没有他那寥寥的几句,我还一直以为,父母亲为我做的一切是应该的,我无需报答。然而,我现在明白,这十多年,我愧欠太多…  相似文献   

11.
作文评价直接影响作文写作,甚至某种程度上指挥作文写作,这是没有疑义的。目前各地中、高考作文的评价标准都不完全相同,而且几乎每年都有或大或小的变化,这反映了作文评价尚处于一个不定的“动态”状况之中,尤其伴随新课标的实施,探索、研究作文的评价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就中考作文评价标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万事开头难”,作文开头也很难。难就难在其开头就像唱歌“定调子”时一样,高了,底气不足,唱不上去;低了,放不开嗓子,唱不出水平。这也和抽丝剥茧一样.找对了“头儿”,丝就源源而出,长抽不断;找不对“头儿”,就时时梗阻,纠缠错乱。因此,常常听人有点儿夸张地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然而,我们不要畏难,不要气馁,要鼓起勇气,迎难而上,将工夫下在平时,字斟句酌,多想多练,并掌握一些作文开头的方法,那么,我们也能把作文的开头写得像“凤头”那样漂亮,那样引人入胜。下面我就把从一些经典文章和高号佳作中归纳出的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列举出来,希望能对作文的教与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太高兴了,我的作文居然初选录用,就要被刊登上班级的作文周报啦!想当初,老爸总是大声指责我:“的思路不正确,这种作文时‘不合格’产品。你应该顺从大家的思路来写好这篇文章。”当时,我就在心里暗暗反驳”为什么一定要做他人的“跟屁虫”呢?有袭击的想法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命题,学生“奉命作文”,作完“交差”,敷衍了事.教师把一大摞作文收来,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把学生作文斟词酌句修改成“满篇红”,大多数学生拿到作文只看一下评语和分数,很少去探究老师为什么这样修改自己的作文,结果是老师费尽心思竟然是前功尽弃。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老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不就能养成自己改的习惯了吗?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先生的这些话击中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培…  相似文献   

15.
作文指导例谈合肥市永红路小学邸桂芝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老的话揭示了作文与生活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积极引...  相似文献   

16.
王老师:您好。我在作文中,常常费了好大的劲,但是老写不好。老师总是说,我的作文“不具体”“不生动”。我真苦恼。您有什么好办法吗?如果能帮助我从作文的苦海中挣脱出来,那我就十分感谢您了。萧浩文浩文小朋友:你好。看到你的来信,我想告诉你:“作文是可以写好的,但是,要花费大力气。”现在,我就向你介绍一个“好办法”,这就是“学会描写,为文章增色添彩”。你想学吗?描写,是在作文中常常运用的方法。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物、景物的状态、性质、特征具体地描绘、刻画出来,让人看了能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形式灵活多变,今后几年高考话题作文仍将不限文体,但对内容会加以适当的限制。因此,在进行话题作文训练时,不能全面地“开放”,不能让学生太过“自由”,而应在文体和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必要的分解训练,以免学生会“误入歧途”。⒈文体分解训练高考作文规定“文体不限”。其实,“文体不限”并不是不需要遵守文体的规范。《考试说明》就明确规定要“符合文体要求”,每年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也把“符合文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和“不符合文体要求”等作为评判作文优劣的标准。为了能把握住文体规范,我们必须进…  相似文献   

18.
一、作文讲评中的“读”。即在讲评时要求学生重点读教师的“修改痕迹”及评语。鲁迅先生就曾提倡青年人应到作家手稿中去学习“该这样写”、“不那样写”的道理,而不只学习现成的作品。他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援引惠列赛耶夫的话说:“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说———你看———那,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学生认真阅读经过教师修改的作文也是这样,从中他们可以悟出“不那么写”和“该这样写”的道理。就…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儿童作文能力应“从一年级起就注意培养”。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低年级虽不设作文课,但要进行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如果一、二年级不注意从这方面进行训练,到三年级突然提出命题作文,学生就会不知所措。那么,如何加强低年级学生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呢?笔者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培养低年级学生听话、说话和写话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20.
“作文难,作文教学更难。”这是吕淑湘先生在“如何改进作文教学”讨论会上所发的感慨。面对作文教学的困难,不少同仁不辍努力,寻求变革,但有些改革多囿于作文本身,就作文,谈作文,没有从作文内容入手,解决“米”的问题。学生阅读所获甚少,生活积累贫乏,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几年来,我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措施,实施了读、背、记、访的课外积累计划,找米开源,丰富积累,引来了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现就具体做法略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