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砚 《云南档案》2011,(8):16-16
天津网:目前天津北方人才市场启动了新一轮的寻档工作,至今不清楚自己档案所在地的职场人士可通过中国北方人才市场寻档热线找到自己“失散多年”的档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档案信息管理进入现代化管理的先进行列,并为档案信息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传统的人才市场人事档案管理方式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为了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人才市场应该积极地将信息技术与档案管理技术和方法结合起来,促进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市场逐步走向社会化,高校人员的流动性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这就给高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以下简称计生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相应地也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档案(以下简称计生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一、单位扣留个人档案的行为表现 1.扣留辞职职工的劳动人事档案.在劳动合同有效期限内,职工单方面提出辞职,想把档案转到个人名下寄存在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处,以便重新找一份工作,但是单位却要求辞职者交纳违约金,否则扣留辞职者的人事档案、社保档案等档案材料,致使辞职者再就业困难,劳动权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5.
一、单位扣留个人档案的行为表现 1.扣留辞职职工的劳动人事档案。在劳动合同有效期限内,职工单方面提出辞职,想把档案转到个人名下寄存在人才市场档案管理处,以便重新找一份工作,但是单位却要求辞职者交纳违约金,否则扣留辞职者的人事档案、社保档案等档案材料,致使辞职者再就业困难,劳动权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才流动的加速.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高等学校、人才市场之间也因人事上的关系而被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人事档案不能再是一家独自拥有档案材料.而应该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来促进人事档案工作的资料共享。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工作中发现.目前我国人事档案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信息     
沪浙苏人才流动将不再为转移档案困扰8月6日,沪苏浙三地的人事官员在杭州签署了6个合作协议。其中《人才服务合作协议》,简化了人才流动中档案的流转手续,保证异地就业通畅运行。以前,如果你离开浙江到上海工作,就需要把档案关系从浙江省人才市场转到上海人才市场代管理。每换一个工作地点,就要转一次档案关系。但新的协议规定,浙江人到上海工作后,档案调动、调定职称等都只要到上海人才市场开设的“浙江人才服务窗口”办理相关手续,市场都会为你代办,不用再两地奔波。省档案局许春芝被评为全省重点工程建设先进个人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表彰…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开辟,在高校毕业生档案利用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试图分析一下这其中的症结所在,并探求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梁英 《兰台世界》2003,(12):15-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特征的社会主义人才市场体系正逐步形成,从而对档案工作尤其是人事档案的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某种角度来说,档案在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单位的“择人”与人才的“择事”要通过一定的中介和载体来进行,人才在流动中需要考虑才能发挥的客观条件,以及工资、福利、户籍、保险、环境等诸多因素;而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也要考察人才个体的学历、年龄、专业素质、健康状况、个性品质、信用适度等情况,这种双…  相似文献   

10.
美国社会安全码对解决我国大学生弃档现象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才流动的加速和用人机制的灵活,档案的影响力逐渐下降,"遗弃"档案现象也随之增加.根据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中国北方人才市场、中国南方人才市场以及四川、贵州等省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有60万"弃档族".  相似文献   

11.
档案工作部门如何选用人才阎桂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激烈竞争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人才市场日趋活跃。面对开放活跃的人才市场如何选用人才,各行业,各单位的领导者都面临着挑战。而对于服务性强,过去常以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著称的档案部门在竞争中如何选用人才,无...  相似文献   

12.
宋健 《兰台世界》2017,(3):46-49
档案的鉴定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关键所在,相较其他的档案工作,我国档案鉴定工作开展得并不理想,造成了档案价值在实现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由此从档案的鉴定的原则和标准着手,就档案鉴定的程序与方法、档案鉴定工作组织机构与人员等方面进行中外比较,总结出中外档案鉴定工作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差异及其原因,进而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使我国的档案鉴定工作机制得到优化和完善,推动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马仁杰  许茹  薛冰 《档案学研究》2023,37(1):124-131
档案利用作为我国档案工作的最终环节,具有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显著特征。档案利用工作研究一直是我国档案学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本文梳理了数智技术浪潮下我国档案开发主体、档案利用主体和档案利用客体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数智技术浪潮下我国档案利用工作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4.
陈兆祦 《北京档案》2005,(10):44-45
<北京档案>2005年第6期齐子的<一人才市场竟有8000份档案遭主人遗弃>一文说:"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甘肃省的一个人才市场就有8000份人事档案遭到了主人的遗弃,竟占到该市场所存档案的40%.这是一个人才市场的情况,那么,全省、全国该是何种情况呢?"这里提到了人事档案遭主人遗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娇 《湖北档案》2010,(5):10-12
在我国,虽然档案鉴定工作的历史很悠远,但是档案鉴定理论的形成却是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的档案工作开始学习苏联的经验,包括档案鉴定工作在内,所以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首先借鉴的是苏联的理论,并未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档案鉴定理论。因此在我国的档案鉴定理论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弃档",是指存档人不理会、不重视其个人档案,或存档人长期不缴纳存档费用,其中也包括一部分自身持有档案者.具体来说,"弃档"一族主要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把档案留在人才市场,但长期未交档案保管费;第二种是自己的档案自己随身保管;第三种是"跳槽"人员将档案遗留在原单位长期未办理转档手续.……  相似文献   

17.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是否适用 ,应通过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而不是以我国现存档案工作的实际状况来验证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真理性已为中外档案工作实践在不同程度上所证实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尚需在档案工作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 ;我国档案界在对待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时应调整心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我国科技档案事业发展的形势入手,列举了目前科技档案概念的淡化现象及其危害;分析了“淡化论”的成因,主要是盲目学习西方。通过美国实际意义上的科技档案工作与我国科技档案工作的对比.论述了我国的科技档案工作在许多方面更优于美国。记述了我国的科技档案工作能有今天来之不易,提出我国科技档案工作不能倒退,更不能取消,只能改革、创新和发展,只能继续贯彻中央、国务院历年来为我国科技档案工作制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科技档案工作走向市场初探吴建华,陆家凡当前,我国科技档案工作面临着重重困难和矛盾。为此本文不揣冒昧,拟就科技档案工作改革,特别是科技档案工作如何面向市场,走向市场作初步探讨。一、科技档案工作走向市场的前提。我国的科技档案工作是在财政投资、行政支配下发...  相似文献   

20.
广角     
中外档案鉴定的比较冯桂珍在《中国档案》2003年第9期撰写此文。作者在本文中从中外档案鉴定理论比较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获得了一些启示。1、档案鉴定工作的体制。档案鉴定工作体制服从于档案工作的体制,而档案工作的体制决定于国家体制。这就决定了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体制与其他国家有本质上的不同。我国档案管理实行条块结合,各级各类档案部门受所在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档案专业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这为档案鉴定标准的制定和鉴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而在国外,条块结合、多头管理的方式并不多见。2、档案鉴定工作的地位。我国档案鉴定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