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愤怒的青年"是20世纪50年代活跃在英国文坛的一群青年作家的总称.更确切地说,它并不是一个文学流派,因为它既无明确的文学纲领,也无固定的文学团体或文学主张."愤怒的青年"这一名称最初来自新闻记者莱斯利·保罗的同名传记,后来评论家借用该名称指称那些愤世嫉俗的青年作家,其代表作家有约翰·奥斯本、金斯利·艾米斯、科林·威尔逊、约翰·布莱恩、艾伦·西利托等.  相似文献   

2.
现代四川的文化具有浓厚的"盆地意识"和"酸化"特征。现代四川作家以个体的生命之力进行了"精神的突围",从而从文学角度突破了四川文化发展的瓶颈。现代四川作家的"精神突围"主要表现在创化传统、对外开放和文化融合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文学和文化如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现代四川作家给我们提供了正反面都有的经验和教训。从文学的视角来讲,当代四川的文化建设应该很好地总结现代作家的积极成果。  相似文献   

3.
闫立璋 《世界文化》2009,(12):14-16
“愤怒的青年”是20世纪50年代活跃在英国文坛的一群青年作家的总称。更确切地说,它并不是一个文学流派,因为它既无明确的文学纲领,也无固定的文学团体或文学主张。“愤怒的青年”这一名称最初来自新闻记者莱斯利·保罗的同名传记,后来评论家借用该名称指称那些愤世嫉俗的青年作家,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青年作家北雁的长篇纪实散文《环湖一周》先后在《大理文化》2018年第10期、2019年第5期"开篇作品"栏目重磅推出,同时有部分章节先后在《核桃源》《祥云文化》《洱源文化》等州内报刊刊发,《大理时讯》更是从今年3月份起对全文进行了连  相似文献   

5.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享誉世界文坛。《哥萨克》是托尔斯泰早期的一部自传体小说。24岁的托尔斯泰,为了摆脱彼得堡的空虚生活而来到高加索捷列克河上一个哥萨克村庄,和哥萨克老人耶罗施卡、青年鲁卡沙一起生活一起打猎,醉心于大自然纯朴的生活,默默地热恋着年轻的哥萨克姑娘,在这样的背景下,激发了创作《哥萨克》的热情,历经十余年精心构筑了一个流光溢彩、诗意盎然的艺术世界。在作品中,作家对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勾画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批判了都市文明对人类精神生态的浸染,鞭挞了战争对社会生态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一贯热心培养青年作家,他不仅关注他们的文学创作,而且关怀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难。没有任何人能象高尔基那样主动热情地帮助和关心青年作家。 高尔基这种对人的关怀,我是身受其惠的。在我生活艰难的时刻,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①多次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一九二七年,我的第一部小诗集《稻草里的电线》问世,这本小册子逍到一些批评家的攻汗,他们用官老爷的轻蔑语气评论它。他们说,这算什么新诗人?为什么要出版这本书? 那时我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斯摩梭斯克作家”,这样的批评使我茫然不知所措。我明白,小册子里有些诗是鳖脚的,甚至是…  相似文献   

7.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所所长、法国文学教授沈大力用法文创作的小说《梦湖恋》,已由法国麦索纳沃·拉罗斯出版社在法国出版发行,此系法国出版界在“中国文化年”期间专为中国作家出版的书籍,该书年初已在中国驻法大使馆内举行了首发式。近日,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沈大力赴法参加了该书在巴黎沙龙的签名售书活动并进行有关中国文化的讲座。《梦湖恋》是沈大力以中国革命烈士后代的坎坷经历及其与法国青年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是他在其中文长篇小说《梦湖情侣》基础上用法文写的,也是他在法出版的长篇小说《延安的孩子》…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的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在文本上具有政治与文化的双重结构,它表露了梁启超对中国文化历史与现状的隐忧,以及他在日美欧强势文化迫力下的精神反抗。正是由于政治与文化两个层面因素的复杂影响,小说的写作进程被中断。《新中国未来记》作为政治与文化文本,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一种新小说的范式,更在于体现了作家自身的政治与文化观念,由此提供了一个透析作家自身政治、文化困境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正>洛丽塔时尚风格于1970年代末在日本流行起来,而后于21世纪初通过二次元文化传入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使得洛丽塔文化成为网络新兴的青年亚文化,并不断由中国青年进行着再生产与意义的改写。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中不断发展壮大的青年亚文化成为Z世代青年群体文化消费与创造实践中的重要部分。在全球化语境下,不少青年亚文化源自西方,如二次元文化、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小说家之一,福克纳(1897—1962)凭借其独特的意识流创作技巧和深沉的伦理哲思闻名于世,其小说中所蕴含的伦理道德意识、荒原意识、宗教情结,以及他对种族问题的独到见解更是成为其他作家效法学习的对象。福克纳的传记作者杰伊·帕里尼曾说:"福克纳影响了美国和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的作家。20世纪南方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福克纳。"或许鲜有人知,这样一位独具风格的大文豪,也曾  相似文献   

11.
李劼人的"大河小说"之于中国现代小说生长所发生的作用,是既调整了中国作家看取"现代"的视角,也丰富了小说叙事的方式,小说的诗性品格在这种小说体例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强调。在文体意识上,李劼人的小说无论是体裁、语体还是风格,都在艺术创作的中西融汇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此同时,李劼人从对本土文化的肯定和尊重出发,致力于发掘文学叙事中的人性存在和文体深层的诗性向度,他的艺术创作所具有的现代审美精神,无疑是其从理念到实践的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2.
李智红 《大理文化》2022,(2):后插1-后插2
12月14日,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大理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建梅作为中国文联十一大代表,省作协副主席、州作协主席、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纳张元,《大理文化》杂志社编辑、青年作家李达伟作为中国作协十大代表,分别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流浪是人的一种命运,漂泊是最高形式的人生.生命始终在赶路,精神总是被自我或外部世界放逐,人的精神总是以"生活在别处"作为基本存在状态,家园意识成了作家们永远走不出的精神乐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作家们苦心追求或营造的精神家园千差万别,五花八门: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作者生活过的某个环境、有的是一种文化、有的是某种情结、有的是作者永远无法到达的梦幻世界,也有的是作者始终流淌在心底的一种情绪……不管它以什么方式出现,只要作家认定它是自己的精神家园,就会全力以赴地苦苦追求,哪怕是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也要皓首穷经、终生守望.  相似文献   

14.
白族青年作家北雁的小说《骏马》发表于《中国铁路文艺》,后被《作品与争鸣》2022年第1期转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小说以"驯马——骑马——赛马——偷马"的故事为主线,借重"骏马"这一表意性象征符号,高扬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与蓬勃旺盛的民族民间文化精神.抒情意蕴浓郁,象征意味深沉.强悍、劲健、迅捷的"骏马"形象寄寓着矫健顽...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白族是一个人数不少的民族,白族的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比较突出,白族文学亦有史可查。民间文学一直是白族文学的重头,但从唐代时的赵叔达,甚至汉代的张叔、盛览等人始,已出现史书记载的作家创作,并从此再未消泯且一直成长着,成为与白族民间文学共同发展的又一支文学道路。由于有着相对集中的生活和居住地,比较统一的文化习俗,比较相似的文学习惯(包括文学主题、题材、语言等多方面),还出现一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民族作家如李元阳、赵藩等等,白族作家及其创作可以作为一个群体出现和讨论。此前学者对白族文化已有众多的分析研究,相对来说对白族文学的研究要少一些;在对白族文学的研究中,关于白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在对作家文学的研究中,对古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又要比对当代作家文学的研究多得多。  相似文献   

16.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9,(8):92-97
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谢幕 继2008年首届之后,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6月27~7月13日在京举办,继续演绎其“激情熔铸艺术,创新点亮未来”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五月的昆明本应暖风吹拂、春意盎然,但连续的干旱使这座闻名遐迩的春城也过早地跑步进入夏天,到处热浪滚滚。16位少数民族作家满腔豪情,意气风发,准备踏浪赴京。5月19日至24日,鲁迅文学院第十二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代表着55个民族的55名少数民族作家重返母校,重温《讲话》精神,我省的16位少数民族作家就是应邀赴京参加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8.
一苇 《大理文化》2021,(9):69-72
回族青年女作家马碧静以长篇小说《守住这一片阳光》起步,在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领域崭露头角.近年来,她专注于中短篇小说的创作,成效颇丰,尤以短篇小说见长.据我所知她先后在《民族文学》《山东文学》《四川文学》《边疆文学》《满族文学》《回族文学》《大理文化》等数十家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创作势头健旺.她的小说大多写俗世的烟火,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同时又不乏现代性的叙事技巧,在西南少数民族女性写作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1956年5月13日,以著名长篇小说《毁灭》和《青年近卫军》饮誉世界的原苏联大作家法捷耶夫突然开枪自杀。消息传出,世人无不震惊。法捷耶夫正当壮年,并且处于文学创作与社会活动的鼎盛时期,一直是苏联文坛的高官显贵。他为何要饮弹弃世?这是人们心中的一个大问号。然而官方的讣告只简单地写道:“因酒精中毒,在精神抑郁中自杀而死。”这种说法是不能解释其悲剧的。尤其让人生疑的是,据当时第一批赶到法捷耶夫自杀现场的人说,死者的床头柜上放着一个写有“致苏共中央”的蓝色信封。后来作家肖洛霍夫专门去询问赫鲁晓夫,而赫鲁晓夫坚决否认法捷耶夫留有遗书,这就使得作家之死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王晓平 《寻根》2008,(1):55-63
日本有关阴阳道的小说电影,已经热了好几年了。演绎平安时代阴阳师安倍晴明呼魂唤魄故事的影片,让现代青年陡生奇想。作家梦枕貘的《阴阳师——泰山府君祭》不仅译成了中文,而且只要点击一下这几个词,在中国的网站就可以观赏到同名影片。现代读者玩赏那些鬼怪魔法的奇事,往往淡忘了那些故事的背景,就是日中两国古代围绕泰山府君祭展开的文化与文学交流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