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历史的观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教育理论的重要范畴,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代表着教育研究的不同趋向和价值追求,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彼此论争、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历史。本文拟从教育理论发生学的角度,从不同历史时期里教育理论的学科称谓、教育理论的学科基础、理论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等多重层面对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予以系统考察,分析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从作为一门统一的教育学的不同价值追求到分化成两门独立的教育学科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概括其内在的区别与必然的联系,以揭示教育理论由综合走向分化、由分化走向综合的辩证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科学观会产生科学教育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传统科学哲学的科学观在本质上是一种知识论,以此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教育呈现的是以科学知识为中心重知识实用性的价值取向;科学文化哲学的科学观将科学视为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过程,凸显科学的人文性,以此为理论基础的科学教育应充分挖掘其自身的人文价值,追求人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引导学生进入科学的历史世界,让学生在模拟科学家的研究过程中体验科学,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世界,从而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库恩的科学哲学与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要介绍库恩的科学哲学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学教育在范式形成与更替中的功能作用有科学教育的目标,并就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科学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以及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相对性等问题分析了库恩理论的长短和对科学教育的启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简要介绍库恩的科学哲学的基础上,分析了科学教育在范式形成与更替中的功能作用及科学教育的目标,并就真理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科学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以及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的相对性等问题分析了库恩理论的长短和对科学教育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科学哲学观点的变化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科学哲学在科学的本质、科学观、科学知识观、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与内外部因素的关系、科学技术的价值等方面都有大量新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都将对科学教育目标、科学课程、科学教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和科学教育研究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引起时科学哲学的关注,及时吸收其研究成果,积极地推进我国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源起、诸流派的理论、各流派的理论进步性和缺陷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重点.文章最后对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当代转向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对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有一清晰的脉络.科学哲学的缘起和发展是哲学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当代科学哲学对科学和人本主义的复归,理应有新的研究视觉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研究不仅揭示人的认识规律,而且根据自己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科学应用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对教育和教学工作所提出的诸多见解,既全面又具体,因而受到国际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哲学界的普遍重视,同时他的研究方法也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哲学思想,实现了心理学史上又一次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辩证进程。  相似文献   

8.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对科学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科学的本质的认识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科学知识是暂时性、主观性、建构性的,它会不断地被修正和推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推动了科学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科学教育应更加重视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科学学习过程要以探究为主要形式,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将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其中哲学教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哲学素质的培养,是哲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哲学教育的作用哲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渗透到大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之中。它不仅为大学生远大的政治眼光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格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专业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教育的一体两面.在语文学科中把握科学教育的实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哲学上的思考:从理念层面探讨语文学科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从内容层面考察语文学科中科学教育的文本内涵;从方法层面思考语文学科中科学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科学哲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实在论的建构主义等的研究出发,阐述了科学知识是由社会建构的;并通过对科学课程形成的主体分析论述了科学课程也是由社会建构的,并指出了树立科学课程的社会建构观所具有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领导 把握规律 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科学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教育科学将会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发展和繁荣教育科学,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尊重教育科学的规律;要加大对教育科研的经费投入;要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提高教育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Trevor H. Maddock 《Interchange》1997,28(2-3):171-182
A recent attempt to answer questions on the scientific status of education draws on the thoughts of Jürgen Habermas. There is a tension in Habermas's work because he consigns scientific endeavour to the realm of instrumental action, while attempting to base hi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on scientific results. This suggests that either his theory is wrong and science is not merely instrumental, or that his recent proposals mistake manipul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is proposition is considered by examining the work of Wilfred Carr, who has taken up the ideas of Habermas. Carr interprets and develops Habermas's theory within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situating it in relation to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philosophy more generally, bringing new ligh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 and overcoming certain limitations of previous scientific characterisations. However, it is argued here that Habermas's idea of science is too abstract to provide a sufficiently complex grounding for substantive, socially liberating, educational practise.  相似文献   

14.
优化现代教育科学功能施放现状的主要对策是完善教育科学理论自身;提高教育科学要素的水平;保持功能主体的独立性;优化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操作化;完善教育研究工作的管理体制与机构。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然统一——从实践哲学的角度观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实中人们探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多是从理论哲学的角度切入的,但这种角度不仅不会统一教育理论与实践,反而导致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分裂。教育理论和实践之所以分裂,是由于近代以来科学对实践哲学的僭越。在实践哲学视野中,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是截然不分的。因此,只有重新重视实践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才能复归统一。  相似文献   

16.
从主体间性理论视角看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确认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主体间性关系。因此哲学社会科学教学过程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研究,提升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制度经济学创始人凡勃伦重要的研究主题。他将进化论、心理学等引入科学技术研究,提出了科学技术决定论、科学技术进化论和专家治国论。凡勃伦科学技术论属于被忽视的美国人文主义科学技术论传统,是技治主义思潮承上启下的枢纽,对当前的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它是人类能够更好地生活的基本保证,但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智慧。科学技术虽然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却不能为人类提供生活何以值得过下去的理由。该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哲学思想引领下的科学教育。文章从系统哲学、生态哲学和技术哲学三个维度,对如何提高和发展科学教育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只有在正确的科技哲学观的指导下,科学教育的质量才会得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才可能得以实现,人们才会获得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一切成功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先导,在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整体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学科建设、理论创新以及对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必须找准对策,采取有力措施,大力促进高校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学不是脱离并凌驾于教育实践的精确的方法论,而是从教育实践出发并终于教育实践的实践论。实践性是教育科学的内在品格。教育实践的整体性、自足性和连续性,也决定了教育科学是基于教育实践的综合学,而不是附属于其他科学的分析学。教育科学若要成为真正的教育科学,获得教育科学所应有的尊严,就必须扎根于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