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记·月令》傩仪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记·月令》傩仪考杨孟衡傩仪,征诸文献早而全者,首推《礼记·月令》篇。《后汉书·鲁恭传》:“《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隋书·牛弘传》:“今《明堂月令》者,……蔡邕、王肃云:‘周公所作。’《周书》内有《月令》第五十三,即此。”古传周公...  相似文献   

2.
鸠鸟及其文化蕴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鸠是十分重要的鸟。鸠鸟的种类很多,《左传》中记载有祝鸠、睢鸠、鹅鸠、鸠、鹘鸠、牖鸠这“五鸠”,是“鸠民者也”。其中的牖鸠,杜预注:“牖鸠平均,故为司空。”《诗经·曹风·牖鸠》:“牖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毛传》云:“牖鸠之养其子。  相似文献   

3.
唐太宗李世民既已实现了贞观之治,萦绕心头的最大愿望当是如何使业已建立起来的繁荣和秩序长治久安并且臻于至境,其志上则欲攀五帝,下则不让三代。“吾欲富贵吾民”道出了李世民超越历史的志向,而不是仅仅让老百姓充当腹饱体壮的奴隶。《中子中说》后附的《录唐太宗与房魏论礼乐事》记叙了李世民的这种政治志向。  相似文献   

4.
杨森 《寻根》2008,(1):96-99
中国北方尤其在西北五省中,民间通常将已婚女子称为“婆姨”,最著名的莫过于陕北的民谣,有一条称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使得“婆姨”一词,大半个中国都不陌生。《汉语大词典》里举例不少,如《陕北民歌·信天游》唱道:“好马不喝沟渠水,好婆姨不交倒灶鬼。”抗战时期的《解放日报》(1943年5月19日)上登载的某村民公约上也有:“婆姨们,多纺线,不买布匹,自织自穿。”20世纪80年代,甘肃农村也有顺口溜叫做:“二亩土地一头牛,婆姨娃娃热炕头。”90年代还出现《黄土坡的婆姨们》的电视剧。同时代的南方报纸上也登载有对妇女通称为“婆姨”的事迹报道。  相似文献   

5.
张树国 《寻根》2000,(6):28-32
凤凰是在中国上古文化中反复出现的意象。 凤凰:祥瑞的象征 凤凰为祥瑞的观念,可以说历史悠久。在《尚书·益稷》中,当大舜时代治平政和、九功维叙之后,这时颂声作,“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国语·周语》中叙述周族兴盛的祥瑞,有“周之兴也, 鸣于岐山。之语。在《诗经·大雅.卷阿》中也有对凤凰的歌颂。诗中“丹凤朝阳”的意象鲜明而生动,借凤凰与群鸟齐飞比翼来宣扬君乐臣和、共致太平之理。凤为群鸟之长,《大戴礼·易本命》:“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禽经》云:“鸟之属三百六十,凤为之长。”诗人应用这一典…  相似文献   

6.
楚辞与荆楚饮食文化冷樵屈原的《离骚》中有如下诗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女夸以练要兮,长咸页颔亦何伤!译诗:清晨口双双饮木兰树上滴沥的露水,傍晚食用秋菊初生的花瓣。如果我的情操确实美好而精纯,长久地面黄肌瘦又有何妨!《九歌·东皇...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论坛》2000,(4):139-139
《周易见龙》是谢祥荣先生多年从事《周易》研究所获得的重要成果,于今年9月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名哲学家杨超为该书题辞:“易学在蜀,信然不诬!”  相似文献   

8.
孙进  江林昌 《寻根》2006,(2):42-49
《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其中的“混成”,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同,马王堆帛书《老子》作“昆成”。“昆成”亦“混成”,同音而借。如何理解“混成”,各家回答不同。或以为“浑然而成”,如:  相似文献   

9.
一、应澳门市政厅邀请,山西鼓乐舞团于1997年2月5日至2月间日赴澳门参加春节联欢活动。富有民族特色的广场锣鼓舞蹈《恭贺新春》、(岁岁平安X年年有余X万事胜意》等展现了山西腰鼓、朔州扇鼓、晋南花鼓和太原锣鼓的不同风采。二、由台湾海峡两岸学术文化交流协会邀请,大型展览《关公文化展》于1997年春节期间赴台湾台北、台中、高雄三市展出。展出的部分文物、模型、图片和资料等300余件。同时赴台为展览助兴演出的还有来自关公故乡山西运城的“关公锣鼓队”。三、“前门灯”、“哪咤闹海”、“麻姑献寿”、“八仙过海”等12组山西彩灯…  相似文献   

10.
王子今 《寻根》2006,(3):116-119
《左传·闵公二年》记载了卫懿公以“鹤”为宠禽的著名故事:卫国的国君卫懿公喜爱鹤,甚至让鹤乘坐高官贵族的轩车。于是在狄人进犯、进行战争动员的时候,从军的国人都说:让鹤去作战吧!鹤享受着高等级的待遇,凭什么让我们去打仗呢?这是当权者“好鹤”至于极端的事例。而“鹤”介入社会生活的情形,还可以通过《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以及《白华》“有在梁,有鹤在林;维彼硕人,实劳我心”等名句得到反映。秦始皇陵园陪葬坑中发现的青铜鹤造型之生动逼真,也说明人们对这种禽鸟的熟悉。汉代画像中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