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展现了现代金融风险错综复杂的特征。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起因及传导机制,详细剖析了次贷危机的爆发与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并分析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李昱奇 《天中学刊》2009,24(4):63-66
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不仅给美国经济造成了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此次危机引发了各方对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的质疑.但是,纵观次贷危机的发展形成过程,客观分析公允价值与次贷危机的关系,就会发现危机也给公允价值带来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2007年7月底,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因次级贷款市场危机而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最终爆发,其"蝴蝶效应"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度与广度还无法估量,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充分显现。但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底,美国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公司宣布旗下两只基金因次级贷款市场危机而倒闭,美国次贷危机最终爆发,其“蝴蝶效应”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目前,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度与广度还无法估量,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充分显现。但是,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5.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发展成为了国际金融危机。时至今日,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美国近30年来加速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引发了生产过剩和资本过剩,最终导致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美国反危机货币政策的特征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可划分为危机初现阶段与危机爆发后阶段.危机初现阶段美国货币政策明显具有"不作为"的特征,丧失了对次贷进行隔离手术的最后机会,大幅度提高了反危机成本.在危机爆发以后,美国金融市场处境艰难,由于反危机货币政策时滞较长,拖延了拯救进程.对美国反危机货币政策的总体评价是,前期准备不足,后期走向正轨;总体值得肯定,政策时滞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国金融界受到了一次极大的震荡,甚至可以说是行业"洗牌",许多银行和投行都受到影响。本文分析了中美住宅抵押贷款风险的共性,并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从危机中受到的警示。  相似文献   

8.
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带来的影响已经严重冲击了世界金融体系,对美国以及世界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从次贷危机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危机形成的一系列深层次原因,揭示出危机过度扩大及迅速扩散的原理所在,有利于中国从教训中得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由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已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笔者从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入手,指出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是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而金融全球化则助长了这种危机短期内在世界范围迅速蔓延。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分别从国内微观经济和国内宏观经济两方面的影响深入展开论述: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视角详细阐述了中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不断演变并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受国际经济形式影响,中国经济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产能过剩、房价居高不下和股价一落千丈.笔者以某集团为例,分析了某集团在危机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创出6124的历史性高点之后节节败退,2008年10月底的最低点1664点,不到一年,下跌超过72%,市值缩水最多时达到22万亿.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造成全球证券市场大幅缩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暴跌. 全球股市滑铁卢 2007年3月13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次贷危机的正式爆发.当天,道琼斯指数狂泻242.66点,跌幅达2%,标准普尔指数跌2.04%、纳斯达克指数跌2.15%.  相似文献   

12.
始于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为此,西方学者展开了对金融经济危机原因的新一轮研究,以期寻求解决危机的办法。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于金融危机爆发的具体表现及根本原因,可以运用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加以分析,这也进一步说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价值。同时,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对于认识和应对金融危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是好莱坞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导演奥利弗?斯通拍摄的自己的首部续集电影,背景放在了全球金融爆发的2008年。这部影片是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视角,经济的道德、属人这个维度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解读。影片试图传达极端个人主义所造成的公共美德的缺失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危机逐步升级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人们在分析危机根源时一致认为,根本原因在于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扩散和金融监管的失控。本文在金融危机的背詈下,通过分析金融创新产生的原因,以及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提出有效的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人们谈得最多的是世界金融危机。本次金融危机从2007年春季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开始,到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一系列金融机构面临危机的消息真正导致了这场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横扫全球,波及各行各业,其危害程度堪比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大经济危机。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一员,在本次世界金融危机中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震荡,它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几乎所有国家的金融市场。美国“次贷危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警示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以“次贷危机”为出发点,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内涵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对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制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房威 《考试周刊》2013,(65):196
2008年9月,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韩国作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灾国,在时隔11年后再次受到重创。金融市场出现严重恐慌,经济低迷,股市和汇市一路暴跌,从而引发了社会危机和就业危机,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的爆发。这一危机由内需不振和出口骤减的形态逐渐转移到实体经济,对韩国社会各层面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美国次贷危机自2007年爆发以来,愈演愈烈,其对我国出口行业的影响也日益显现出来,外贸出口企业遭遇"冬天"。笔者以金融危机的发生入手,在分析了我国外贸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如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以"过冬"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是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并波及到欧洲和亚洲的分公司,其分公司的坏帐将使其地区的按揭市场大幅度受到影响,这样就会导致欧洲和亚洲股市全面下跌。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大,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今,有许多金融创新产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如MBS、CDO、CDS等,这些金融创新产品形成了一条影响着美国经济兴衰的价值链。次贷价值链的形成过程也是美国经济泡沫的形成过程,而价值链的断裂同时也意味着泡沫的破裂和危机的爆发。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金融创新应该循序渐进;金融机构适度介入衍生品市场;金融机构不能过度依赖数学模型;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贷款机构道德风险;将衍生品的场外交易转化为场内交易;加强对评级机构监管和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