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语里,数词,除了表示确数,还可以用作虚指以表示概数或约数。数词的这种虚指用法,在修辞上是一种借确数替代概数或约数的借代格;在语汇上则是词义的虚化,可称之为“虚化数词”。虚化数词,从形式上看,大凡是成数。汉语的成数可以大别为两类:一类是十进位的整数,可称为“整成数”,如“十”“百”“千”“万”  相似文献   

2.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概数的表示法可分3大类:一、在数词前后加上表示概数的词语;二、数词连用表示法;三、前两种概数表示法的套用。书中出现表示概数的"将近"位于数量词之后等特殊现象,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高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
很多·许多·及春蚕和野马———兼谈词和短语的区别及比喻的特点湖南/潘新华初中语文第一册第146页说明表示概数的数词时,把“很多”列为表示概数的数词,这是不恰当的。“很多”是一个由副词“很”修饰形容词“多”而构成的偏正短语,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在同一册语...  相似文献   

4.
概数是用数词来表示数目的不确定,一般是用数词联缀或者由数词和其他一些表示不定指的词语共同组成。《搜神记》的概数表示法主要有数词联缀以及用"数、可、余、许"等词语的方式。这些概数表示法是对上古汉语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古汉语时期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5.
“一”是最小的整数,既可表示确数,又可表示概数;既可表示最小,又可表示最大;既是数词,又可作为形容词、助词,其丰富性、多义性给诗人多少想象的空间,吟诵出千古流传的华章。“一”可以言小。郑板桥在山东做县令,关心民生疾苦。他曾以竹明志:“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现代蒙古语现有材料,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探讨表示概数词、次序数词、集合数词、分数词、分配数词的方法。文章认为,诸多蒙古语语法著作中按基数词、次序数词、集合数词、概数词、分配数词、分数词的固定次序来说明数词种类是不恰当的、不科学的。应注重概数词、分数词是派生某种数词的基础地位,把它们各安排在基数词之后、分配数词之前才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7.
概数即大概的数目,也叫约数。现代汉语中的概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A.用“几、多、来、把、上下、左右”等概数词,如“十几年、十来天、四十岁上下、一百岁左右”;B.连用两个相邻的基数词,如“一两天、三五个、七八十人”。本文只讨论前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8.
数词是用来计量的工具,黄山地名里也使用数词这种重要的计量工具,地名结构中数词可表示三种意义,即基数、概数、序数。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课书2003年4月(人版)《语文》第二册202页,在《数词·量词·代词》一节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数词中……有的表概数,如‘几、些、多、约’等”。我认为这里关于“多·约”两个词的词性归属问题,有待进一步商榷。下面,我就这一问题阐述我的看法,望行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千万”有两种词性,一种是数词,可分别表示概数(如“千万朵牡丹竞相开放”)和确数(如“全市人口约一千万”);另一种是副词,表示“一定、务必”。作为副词的“千万”包含着说话者强烈的主观情态,因此可以看作情态副词(modaladverb)。本文拟谈一谈有关副词“千万”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顿号的误用顿号是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短语(包括并列短语)间和表概数的数词间不宜用顿号。如:  相似文献   

12.
以上成语中的数词除了少数表示具体数字外,多数已虚化,失去了具体数词的意味而表示如下几种引申的意义。一、表示“多、众”“三番五次”:形容次数很多。“四面八方”:指事情各个方面。“万水千山”:形容经过的山水非常多,路途遥远。此外,表示“微、小、少”“沧海一粟”:比喻事情非常微小。“一丝一毫”形容极小。  相似文献   

13.
一数词的小类1.0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聊斋志异》(以下简称《聊》)中数词分基数、序数、倍数、分数、概数、虚数和问数七小类。  相似文献   

14.
在阅读和翻译英语文献,特别是科技文献时,常会遇到数词或数词短语,其中有不少数词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值,而是表示一个不定数量值或近似数量值。这类数词,数量多、用途广,正确理解和准确翻译这类数词所表达的确切含义,至关重要。现就其常见形式的译法归纳如下。一、表示不定数量值的数词译法(一)有些数词所表达的并不是数字本身的数值概念,如:“hundred”、“a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教师进修教材《文选与习作·语文基础知识·幼儿文学学习辅导》一书中的第147页中有这样一道题:二、读下面一段话,写出划“──”的词在这里的词性(名、动、形、数、量、代)(附答案)欢笑声把我带进了儿童世界,我仿佛年轻了许多……动名代动名名数那么,“许多”这个词真如答案中所确定的是数词吗,我认为,“许多”在这里不属于数词,──尽管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也把“许多”划归“数词”类的.诚然,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许多”具有数词的某些特点、用途和作用,其主要表示概数…  相似文献   

16.
"广数"论略     
汉语中,数字的运用富于民族特色,反映了华夏民族的传统宇宙观、美学观和民俗观。汉语的数词,有时表示概数。概数中,有的重在表示范围之广泛。所谓广数,即指用来表示广泛意思的数字。本文提出广数这一概念,并且从不同侧面描写和讨论表示广数的四和八。  相似文献   

17.
“一”原是数词,但它起的作用常常越出数词的范围。这里试就“一”在成语中的不同含义,列举如下: 表示“同”的意思。如:一模一样,一丘之貉,一概而论,言行一致。兼有“全”或“都”的意思。如:一生一世,一身是胆,一无是处,一年之计在于春。表示“专一”的意思。如:一心一意,一意孤行,一片冷心,一味贪多。  相似文献   

18.
李建业 《语文知识》2005,(10):13-14
《论语》中不少地方用到了数词,它们意思各异,用法有别。本文拟对此作一些简要分析。一、表示虚指数词不表示实际的数目,而表示“多次、很久”之类的意思。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用系数词“三”“九”表示虚指①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相似文献   

19.
张顺来 《初中生》2008,(12):35-36
数词是用来表示数目或顺序的词,可以分为基数词、序数词和分数词。数词常常同量词组合,构成数量词组,或用来修饰名词(作定语),或对动作行为进行补充说明(作补语)。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数词有时也可直接修饰名词或动词,如“千山万水”、“千锤百炼”、“一草一木”、“三拳两脚”等,这里的数词就不再表示确切数目,而表示“多”或“少”,是数词的一种活用.  相似文献   

20.
《太平广记》中概数词“可”和“许”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和“许”是中古时期两个表示概数之词。“可”产生比“许”早。“可”最早在《韩非子·外储说左篇》中首次出现。可在晋时已应用。“可”在句中主要有两种位置:主要一种直接位于数量词后,另一种位于数量词之后表示年龄、长度等。“许”字也有两种格式:一是“数字+量词+名词+许”;另一种是“数词+许+名词/量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