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发生故障,其中第一核电站中一座反应堆震后发生氢气爆炸,并且导致核泄漏。辐射性物质进入风中,通过风传播到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等一些地区。这次核泄漏事故发生后,使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汉川地震之后地震一词开始频繁见诸媒体.其后中国玉树地震、新西兰地霹、日本地震、缅甸地震,我们的生活突然被卷入无止境的天灾之中.其实.地球并非近几年才喜欢上运动的,据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各等级地震500万次左右.地震频繁并非是2010的前奏.我们要做的是了解更多、更科学的震前预测及震后救助知识.  相似文献   

3.
日本考虑在大楼电梯内配装马桶,并提供紧急饮用水,以备有人在地震后被困电梯时使用.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在5月30日(周六)日本海域发生7.8级地震后,日本国土交通省官员紧急会见了工业界代表,商讨上述提议.此次地震在日本全国都有震感.商讨中提出的一个安装想法是,电梯内可安装配有防水袋或其他类型高吸水性材料的便携马桶,整个马桶用可折叠纸板结构制成.  相似文献   

4.
吴静  郝刚  姬慧 《太原大学学报》2011,12(2):131-134
日本自古以来就是地震多发国,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自有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由地震引发的核危机更是给全世界民众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核恐慌。日本的防震救灾体系和应急避难所的基本体系在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在应急避难所的研究和设置建设方面也处于前沿地位。在“3.11”大地震中,根据媒体的报道,应急避难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在国民防震减灾教育与震后救援等许多方面的做法及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5.
故事发生在2011年3月日本本州东部大地震中。那天下午,29岁的农贩吉田茂正在外地洽谈一笔蔬菜种子生意,猛然问感到大地甸烈颤抖起来,接着便从广播中听到了自己老家所在地宫城县发生地震及震后引起强烈海啸的消息。他立即向朋友借了一辆摩托车,心急如焚地往回赶。  相似文献   

6.
小T 《成长》2007,(1):76-77
1967年春天,耶名山发生强烈地震。震后的耶名山东蔍远远望去,总有一种飘忽不定的光罩,尤其是雷雨天,更是绮丽多姿。据当地人说,这里藏着历代酋长的无数珍宝,  相似文献   

7.
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在今北京平谷,河北三河一带发生8级强烈地震,是该地区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给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严重损害。震后清政府采取传统救灾模式,收到一定实效,促进灾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给后世留下防灾抗灾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8.
东日本大地震给日本和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一方面从震后灾民避难生活暴露出的城镇避难所规划与建设的隐患和不足中汲取教训,另一方面日本救灾体制健全,建筑物抗震性能高,国民防灾意识强.大量建设避难场所,重视防震减灾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工作等,都为我国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关注     
《今日中学生》2014,(12):4-4
震后第一课 11月22日16点55分,四川康定境内发生6.3级地震,震中位于康定塔公乡江巴村。地震发生时,村里的木雅祖庆学校的1800多名师生大部分正在上课,因为局部的房屋垮塌导致部分学生被砸伤,学校全面停课。23日上午,在学校运动场上,6个篮球场全部被孩子们占据。原本应该休息的他们,额外获得了一场打篮球的"体育课"。这是学校震后的第一堂课。地震导致建成约5年的教学楼顶部和外墙多处损伤,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们不能进入楼内学习了。  相似文献   

10.
日本大地震     
素材观察SUCAI GUANCHA有一种细节,让世人感叹一片绿色,建筑规整;毁于一旦,皆成废墟,这是日本大地震前后的真实情景.当电视上呈现的震前与震后的卫星云图在你眼前冷静而又残酷地闪过时,它告诉你有一些东西已经被抹去了——房屋、道路、机场、生命.然而在大自然巨大的威力面前,有些东西却注定要永远留在世人的脑海中.比如,关于日本地震时发生的一  相似文献   

11.
日本是地震高发国家,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数千次,其中,震级超过3级的地震平均每天就有4次,世界每年所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有近20%发生在日本。作为地震的高发国,日本并非受灾最严重的国家,而是在长期的抗震  相似文献   

12.
1918年2月13日,粤东潮汕地区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此次地震成灾,一方面起于两大板块的碰撞,另一方面则由于当地连年动荡脆弱的社会环境,致使地震对潮汕地区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引发了一系列次生灾害和社会秩序的混乱。震后,当时央地政府囿于政治局势,仅采取有限的救助措施,而民间势力在此次救助活动中扮演了主导角色。  相似文献   

13.
2018年9月29日,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发生7.7级地震。地震一度引发震中附近海域发生1.5米至2米高海啸。据不完全统计,造成千人死亡,震后灾区满目疮痍,宛如“人间地狱”。在感受灾区人民的悲痛的同时,也让人不禁探究其地震发生的原因,其中也涉及许多地理方面的知识。如果能充分利用此次印尼地震所涉及的相关地理知识,设计主题教学,将会给地理教学增添色彩。  相似文献   

14.
《青海教育》2010,(6):58-58
让琅琅的读书声尽快回荡在巴塘草原。这是震后所有关注玉树的人们共同的心愿。地震发生后,我省教育系统科学部署灾区学校复课复学的相关事宜,一方面积极筹措复课复学所需的大量物资;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临时搭建的救灾帐蓬,在废墟中建起了一座座帐蓬学校.  相似文献   

15.
《考试》2011,(5):31-31
3月11日当地时间14时46分左右,日本东北宫城县北部地区发生9.0级地震。地震发生之后,附近地区的几座核电站随即被关闭。然而,由于冷却系统在地震中遭到破坏,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反应堆连续发生氢气爆炸。本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震惊了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中学科技》2013,(8):18-19
上期讲到安布雷拉市附近的奥尔镇发生地震,摩克的姐姐珍妮告诉大家震后心理辅导非常重要,还带着摩克、科尔等人前去灾区实地进行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7.
气压变化与地震相关吗日本地震学家大竹先生警告说,大气压力的变化可能足以引发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大地震。大竹指出,公元684年至1946年之间有历史记载的所有的13次大地震都发生在气压高的秋冬两季。大竹承认,他的研究是试验性的。他说:“我对这些地震发生的统...  相似文献   

18.
以2010年为例:2010年1月12日至4月14日,地球上曾多次发生大地震,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2月2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5级地震;2月7日,台湾发生6.3级地震;2月13日,汤加发生6.3级地震;2月27日,智利发生8.8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日本发生6.9级地震;2月28日,巴基斯坦发生6.2级地震;3月2日,菲律宾发生6.1级地震,吉尔吉斯斯坦发生5.0级地震;3月4日,台湾发生6.7级地震;3月6日,唐山11分钟内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是4.2级;3月8日,土耳其发生6.0级地震;3月13日,印度发生5.6级地震,印度尼匹亚发生6.0级地震,阿根廷发生4.7级地震,日本发生5.7级地震;3月14日,日本又发生6.6级地震;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相似文献   

19.
最后的坚守     
《家教世界》2011,(4):11-11
日本强震后,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4个机组反应堆接连发生重大险情,造成各类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众多救援人员纷纷撤走。然而在这最危难的时刻,一支由50人组成的抢险救援队却始终坚守在机组附近工作,争分夺秒,试图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保护福岛核电站的最后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20.
你听说过“盐王爷”吗?没错,是指近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食盐紧缺现象。这是一次恶意“炒作”。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发生了9.0级特大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核电站氢气爆炸等灾难使日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损失。尤其是福岛核电站的氢气爆炸及核泄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