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葛万銮 《农村教育》2007,(11):58-59
“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是一些学生对作文教学看法的顺口溜。同学们在写作文中为什么感到“难”,感到“烦”,究其原因,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或者兴趣不大,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同我们怎么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尤其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把文章写好,就显得尤为重要,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他会把文章写好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2.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一见到作文题目,就抓耳挠肥,一愁莫展,为应付作业搜肠刮肚,敷衍成篇。应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一、运用得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起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因素,是所从事活动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作文前,教师如果运用得当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唤发起学生跃跃欲试的写作欲望,学生就会写出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但有的教师在指导时往往从文章内容、文章体裁、文章题目对取材作了哪些限定等方面加以指导。当然,写作前,引导学生审读题意,无可非议,但这样的指导是不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而有…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于表达时,就会想法设法调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写作技能努力作文。相反,学生就不能完全进入写作的兴奋状态,面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烦恼一篇又一篇的写作。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而成的。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驱动力,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学生乐于表达时,就会想法设法调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写作技能努力作文。相反,学生就不能完全进入写作的兴奋状态,面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烦恼一篇又一篇的写作。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而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潘刚 《山东教育》2002,(13):41-41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先生首倡“教师‘下水’”,“经常动笔、勤写多作”,“深知作文的甘苦”,以给学生“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教师如果是个写作能手,自然亲自尝过写作的甘苦,那么他在教学生作文的时候,很容易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点和缺点。指导能够对症下药,也很容易来一篇漂亮的同题文章,让学生在赞叹不已的同时,领悟写作的奥妙,由羡慕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如果只是了解作文的一些知识,写作本事却平平,甚至下不得“水”,那么他指导写作就难以得心应手,无论怎样滔滔不绝地指导、引导,苦口婆心地提示、讲解…  相似文献   

6.
作文指导课往往是老师讲怎样审题、怎样构思、怎样选材、怎样组织材料的场面,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不自觉地抹杀学生自主的写作思路,写作范围仅仅局限在老师讲的几个写作思路圈圈中打转,甚至造成不经指导就不会写作的地步。语文新课程写作理念告诉我们:作文指导课应让学生尝试参与讨论,在讨论中激发写作欲望和兴趣,以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说起写作文,很多小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他们害怕写作文,不愿写作文,连教师常常视作文教学为难事。要让每个学生喜欢写作,并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实在不容易。尤其在小学三年级,小学生从写话练习到文章的写作,是一个质的飞跃,写作指导就更不容易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在小学生作文入门阶段,我们教师就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兴趣,教给学生写作的技巧,让学生爱上写作。在入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作文指导。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推动人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巨大动力。学生如果对写作有了兴趣,就会喜欢写作,乐于写作,对写作充满信心;学生如果对写作没有兴趣,就会处于被动、消极的心理状态,对作文敷衍了事,于是就可能出现抄袭、胡编乱造的情况。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9.
当今,小学生害怕写作文,兴趣提不上来与学生的天性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有的学生从小就喜欢理科,不喜欢读文学方面的书籍,不喜欢背诵,也不喜欢动笔写东西,这是客观事实,我们不能无视和否认,但这种情况所占的比重很小。另一方面在于学生不了解作文的本质是什么,如果老师不将习作的本质揭示给学生,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那么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怎能提高?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写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A0):28-29
低年级学生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居于主导地位,在学生开始接触作文的起始阶段时,教师在引导中,如果指导不正确,学生不但写不好作文,反而会对作文产生恐惧心理,而害怕写作文,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不能够提高,因此,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要懂得怎样来指导低年级学生写作文。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指导,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从不同的途径来进行,创造各种契机激发欲望,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无穷乐趣,产生喜欢写作文的良好心态。只有这样,学生的写作思路才会一通百达,不再感到写作文是"山穷水尽疑无路"的一件难事了,才能让学生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56):36-37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写作如做事,感兴趣就喜欢做,就会有动力,事情也就容易做好。同样,如果学生爱好写作文,提笔就会觉得愉快,当然也就容易把作文写好,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2.
实施新课标以后,作文的分值在考试中增加了。能不能写一篇文理通达,有一定思想意义的文章,可以看出一个学生是否真正学好了语文。但是,据调查,目前中学生学习语文最害怕的是作文。一到写作课,就感到厌烦,有的甚至逃避作文。那么,如何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爱上写作课,提高写作水平,我觉得调动学生情感因素,激发写作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乐秋 《成才之路》2011,(12):33-33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好长时间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而教师的作文指导课,往往按贯有的模式去要求学生,更是不遗余力、详尽讲解,但学生仍感无所适从,只得按教师指导的思路,胡编乱造一番。甚至很多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在考试之前背诵几篇作文,到考试时生搬硬套。批改  相似文献   

14.
郭黎明 《小学语文》2014,(11):17-19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如果学生喜欢作文,就会消除惧怕作文的心理,产牛强烈的写作欲望,渐渐地进入一种“乐写-勤写-善写”的良性循环,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不怕学课文 ,就怕写作文。每当布置一篇作文时 ,学生大都冥思苦想 ,“挤”出一篇文章交差了事。在教学实践中 ,我体会到 ,如果在作文教学中 ,注重一个“活”字 ,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不仅不怕写 ,而且会主动快乐地写。一、引导活 ,培养写作兴趣只有对某个事物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才会有了解它、研究它、掌握它的欲望和动力。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无一不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 ;而怕写作文的学生 ,要么觉得作文高不可攀 ,要么觉得作文枯燥无味 ,甚至是一种负担 ,久而久之 ,对作文失去了兴趣。针对这种心理 ,我觉得老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 ,要…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人类探索事物中具有创造性的一种精神表现。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要使其长出一片绿荫芳草地,关键的问题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中,如果老师能灵活地创造写作意境,拨动学生写作灵感这根弦,使之思想活跃,激发兴趣,创意新颖,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小学生由于受年龄、阅历的限制,想象力还不丰富,如果教师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上不切实际地只拿书上的理论对学生死搬硬套,或者针对某个命题的含义,搬出几篇内容类似于本命题的文章向学生朗读一番,以为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结果学…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标新课改的要求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写作欲望,让学生能写出一篇篇感人的优美的作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能做好的前提是兴趣。只有对作文感兴趣了,才会产生感情,才会喜欢写作,才会有写的欲望。然而,大部分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18.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一次作文的终结,又是下一次作文的开始。如果老师不认真批改作文,马马虎虎地撰写评语,甚至仅仅打一个分数了事,那么这种评改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而让学生真正喜爱作文.我认为关键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19.
多年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喜欢写作文,就会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乐趣.写作是一项十分繁重复杂的精神劳动,要想写出佳作来,就需要一种强烈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乐此不疲,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收效甚好. 一、消除对作文的畏惧感. 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学生对作文有一种畏惧感.根据这一心理特点,要想方设法加强作文指导的趣味性,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令人头疼的事,因为学生没有写作兴趣和创作欲望.习作课上,学生抱怨声一片.一篇习作两个星期也交不齐,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做了.即使交上来的也是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的.批改习作时教师是"味同嚼蜡,倍受煎熬".久而久之,语文教师也丧失了习作指导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让中职学生产生写作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