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重点--熟悉球性的方法 初入门学打乒乓球时,不是打不着球,就是击球出界或落网,很难把球打到对方台面上.其主要原因是对乒乓球拍和球的性能不熟悉,因此,在学习技术动作之前,要先做熟悉球性的练习,给上台练习打好基础.下面介绍几种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趣味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以期与大家探讨。一、熟悉球性,增强运球练习的趣味性多样化的熟悉球性练习是提高运球能力的基础,颠球、推球、拨球、滚球、回拉球等都是最基本的熟悉球性练习。1.原地拨球(拨浪鼓)方法:两脚间原地左右拨球(见图1)。要求:用脚内侧拨球。建议:将该练习比作"拨浪鼓",形象又可爱。  相似文献   

3.
一、熟悉球性及挥拍练习熟悉球性及挥拍的练习对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击球动作不正确的原因,都是由于不熟悉球性而引起的。第一是练习托球,把球放在球拍上,让球在球拍上托着不能掉下来,等球在球拍上稳定后,再做托球走并向托球跑过渡。这一练习熟练后,做第二练习,即垫球和对墙垫球的练习。这两种方法是6~7岁儿童初学打乒乓球时必须经过的一关。垫球时间一般为3~5周,比较聪明灵巧的儿  相似文献   

4.
打篮球要熟悉球性,尤其是初学者必须有一个熟悉球性的过程。只要对球性有所熟悉,对球的感觉能力有所提高,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从心理角度分析,学生有学习兴趣的选择和兴趣的趋向,耍球。熟悉球性的练习正是在篮球教学中学生所要选择和必须练习的内容。下面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介绍两个阶段即原地和行进间的练习内容和篮球教学中经常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熟悉球性练习能增强手对球的感应能力和控制、支配球的能力,是掌握和提高篮球技术的基础和有效方法。因此,中学生篮球初学者必须多做熟悉球性练习,来增强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才能集中观察场上情况及时合理地运用各种技  相似文献   

6.
在篮球比赛中,队员(特别是青少年队员)经常出现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等失误,在诸多原因之中,手感(球性)不好是导致失误的根本原因。本通过实验,阐述球性练习与掌握篮球基本技术的辨证关系及球性练习在篮球训练中正确运用的方法,以提高广大篮球教练员对球性练习的重视,完善教学训练方法,使青少年运动员尽快掌握篮球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7.
送球入袋是一项最基本的实用球技练习方法。研究如何将目标球送入球袋,并如何做好送球入袋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台球主要打法都是击打主球,使主球撞击目标球,将其送入球袋而得分和取胜。送球入袋的练习方法基本有:垂直袋口直线球、斜对袋口直线球、非直线球、弧线球、倒顶球、反弹球、金三角和借力球等。1.垂直袋口直线球垂直袋口直线球就是主球、目标球和袋口三者形成一条直线,两且与袋口半圆弧顶点的切线垂直垂直袋口直线球是最基本的送球入袋方法,这种送球方法练习好了,可以为其他角度送球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练习时,将主球、目标球垂直袋口摆成直线,反复进行将目标球送入球袋的练习。练习时目标球与袋口的距离要由近而远,主球与目标球之间的距离要由短而长。  相似文献   

8.
墙壁在校园里到处可见,是比较充足的体育资源之一.如果能在三大球教学中巧妙地加以运用,这些死板冰冷的墙壁在辅助教学中就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墙壁在篮球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1.球性练习 方法:两脚左右开立面向墙壁,右手持球上举,连续对墙拍球练习. 要求: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手腕连续快速的抖动,球弹起的高度控制在0.1米左右.先左右手交替练习,熟练后可两手同时练习. 目的:提高手腕、手指对球的控制能力. 2.传、接球练习 (1)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 方法一:距墙壁4~6米,运用双手胸前传球动作向墙壁上胸部高度的圆圈中传球,接反弹球. 要求:传球前和接球后始终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力争每次传球都击中圆圈.  相似文献   

9.
下列素质练习,方法简易,题材有趣,可从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打下良的基础。这些练习是依据足球运动的肌肉用力特点所编设的,其中多数的练习是结合球进行的,能较好地全面改善运动员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提高队员的耐力素质。 1.侧身双脚往返跳越球。重复练习一定的次数(图一)。 2.正面双脚前后跳越球。重复练习一定的次数(图二)。 3.夹球与两踝之间,跳起将球交到手上,弯腰置球于地面。重复球练习(图三)。 4.夹球于两踝之间跳起,背呈反弓形,将球后挑过头顶,接反弹球。重复进行练习(图四)(也可以与同伴相互传球进行该练习)。  相似文献   

10.
<正>一、准备部分练习在准备环节中,可以安排结合球的柔韧练习,帮助学生在热身的同时熟悉球性。1.拨球绕腿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将球放于两腿之间的地面上;开始后,左手拨球将球经脚前绕过左腿,从两腿之间拨回;再用右手拨球绕过右腿回到两腿之间;两手交换进行(见图1)。作用:培养学生球性,提高学生对球的感知;促进学生下肢和腰腹柔韧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抢篮板球在篮球比赛中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篮板球控制的好坏,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很大的作用。篮球比赛中如果进攻时抢篮板球占优势,不仅可以增加进攻数和篮下得分机会,而且可以增强外线中投的信心和减少对方发动快攻的机会。防守时抢篮板球占优势,不仅可以中断对方连续进攻,造成对方外线中投的顾虑,而且还能为本队发动快攻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赵成  姚颂平 《体育科学》2005,25(7):46-48,52
在理清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篮球项目)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争夺球权为核心的防守理念——球权理念。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以球权理念的角度,对篮球防守进行重新认识,提出新的原则要求(以盯人为例):防有球运动员时,防其技术特点,以争夺球权为中心,手脚并用,主动干扰、破坏,顽强追防,造违例和犯规;防无球运动员时,控制性地人球兼顾,以争夺球权为中心,根据球的威胁程度,不断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置,适时大胆放弃,果断夹击、补防与轮转。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篮球比赛中各种获得球权的具体方法,为防守训练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对比分析和调查访谈等方法,通过篮球、珍珠球的训练及比赛归纳出两项运动在技战术和运动特点等方面的异同点,通过分析将篮球训练和比赛中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应用到珍珠球训练和比赛中,从而提高现有篮球技战术水平,并为即将召开的全国第8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珍珠球项目的训练及比赛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提高珍珠球运动的竞技水平和推广力度,为民族体育的振兴和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吴燕波 《体育学刊》2001,8(5):59-61
现代篮球运动对抗激烈,对持球队员防守十分严密,使得进攻的难度越来越大,必须引起足够的哪重视.调动无球队员的积极性,扩大其活动范围,发挥其助攻作用,才能适应当今的篮球对抗状态.由此我们在长期的训练、比赛和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以我为主、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频繁策应移动进攻法.  相似文献   

15.
优秀男篮大前锋防守动作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篮大前锋的身体形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研究其在防守中的动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世界优秀男篮大前锋的身体形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防守中动作的结构比较合理和多样化;而中国男篮优秀大前锋的动作结构相对简单、单调,部分动作运用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6.
篮球裁判员“瞬时误判”现象分析及矫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篮球裁判员在临场过程中出现“瞬时误判”的现象,从心理、生理、经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克服心理障碍、熟悉攻守技战术、提高判断预见力、注意合理放松、达到与同伴的协调、提高有限注意容量的训练,是解决“瞬时误判”的有效矫正方法。从而提高篮球裁判员的执裁水平,保证比赛更加公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当前篮球运动发展趋势,结合现行的“二人制”裁判法,时在篮球竞赛中执行“三人制”裁判法做了合理设计.并较详细地介绍了3名临场裁判员对在全场与半场内发生的犯规、违例、罚球、跳球、掷界外球及暂停、换人等情况的分工配合与移动路线。  相似文献   

18.
“三人篮球赛”的发展状况及我国的现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三人篮球赛”起源于美国的街头篮球活动。近年来, 由于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支持, 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极为迅速。目前, 该项活动在我国的开展也非常活跃, 前景广阔。但应注重加强引导和管理, 及早制订出统一的竞赛规则和完善的竞赛规程, 防止过分追求商业价值和忽视自身发展规律等行为的产生, 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于篮球运动中培养小个队员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如何培养进行探讨。本人认为在世界篮球运动和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小个队员依然大有作用;我国基层篮球队员个头偏小,有必要加以培养,要从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控制支配球能力、篮球意识、攻击性及组织指挥能力等方面综合培养。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激烈的篮球比赛中,重进攻、轻防守,特别是对无球队员的防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防守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全队的成败,尤其是对无球队员的防守能力,它是衡量一个篮球运动员防守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观察法,对防守无球队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学会在比赛中运用、注重与同伴之间的协防配合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便引起篮球界人士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