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被视为一大难题。面对作文,老师常叹难教,学生更叹难写。部分学生甚至谈作文色变,望作文生畏。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克服面对“作文”产生的恐惧感,培养起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轻松作文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让学生作文快乐起来,就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一、有内容可写,学生就乐于动笔每次让学生作文,拿起笔碰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写什么”?没有东西可写是最令学生头痛的一个问题,但它却是一个普遍现象。真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单调了吗?我看不尽然,相比之下,当代孩子的生活远比以前…  相似文献   

2.
说到作文,很多学生感到头痛,家长感到难以辅导,也是一直困扰教师们的一个难题。只要说到作文,孩子们就怕,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谈,习作成为“无米之炊”;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但写出来的东西也是苍白无味的蜡团,如何消除孩子们的消极心理,从而激发学生们习作的欲望,掌握学习的技巧,让学生能开阔思路,快乐自主的描绘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呢?在习作的指导中,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很多小学生害怕作文,原因是他们作文时常遇到两个困难:①心里有可写的事物,但苦于没词或没有合适的词来表达;②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把作文有条有理地写出来,而读中学写研究中,我们把帮助学生克服这两个困难作为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认真探索,克服困难的途径,使学生逐渐由害怕作文变为喜欢作文。读中学写是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习写作方法后进行的片断练习,有读有听有练,学生易接受,但要想更进一步就需不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创设多种洲练渠道。一、取材途径——真、趣生活本身多姿多彩,学生投入生活,能品味这多彩世界。进行片段练习,若取一些老套题目,学生和老师都会感觉索然无味,若贴近生活、贴近孩子,学生就有话可说,有  相似文献   

4.
胡宇 《阅读》2015,(Z3):42-43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作文就是说话,用笔说话。”这就要求我们习作要像平常说话一样,怎样说的话,怎样办的事,就怎样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言为心声。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新颖,才有生命力。本期的四篇文章,处处彰显了小作者的真性情。一、丰富体验,说真话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点感受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我们只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文中的语言并不优美,哪怕文中没有用任何修辞方法,但只要写的是真话,就是一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写作文,往往出现写法雷同的现象,尤其是写人物,总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词。如何才能教学生写好人物呢?那就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写人是作文的基本命题,也是中学阶段作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的训练任务。要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因为只有写熟悉的人你才能对他的性格特征、外貌、习惯、品质等有所了解。这样你才会有东西可写,也才会写好。写人,可以侧重写人物的外部表现,即写他在做些什么,或者有哪些动人事迹。也可侧重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内心变化,和随之产生的喜、怒。写他在一件事面前,在与别人交往中哀、乐之情,也可以交错地写人的外部表现和…  相似文献   

6.
陈林 《阅读》2014,(43):28-29
<正>每一篇作文都是写出采的,但是谁写出来的,有时候却说不清楚。有孩子要说:"作文当然是我写出来的!"如果我们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就能理解了。这篇作文确实是你想写的吗?这篇作文是不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这篇作文是不是已经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了?好的作文一定是自己"想"写的。这个"想"由谁来断定?当然是由作者来定,因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要求,作文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以真实生活为逻辑起点的崭新写作教学尝试和探索,但作文教学还是一个"老"问题:作文观念破则破矣,作文训练却无序可依,随意散漫,高耗低效;作文指导仍目中无人,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鲜活的生活气息;学生依然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写,面对文题,思路枯竭,只好搜肠刮肚,随意编造;学生作文依然贫血缺氧,千人一面,千腔一口,认识反映生活水平低下,素养缺乏.  相似文献   

8.
雷燕 《阅读》2013,(3):28-29
阅读几位小朋友的作文,我的心情是愉快的,自己也仿佛回到了烂漫的童年,仿佛进人了稚嫩的妙笔描绘的情境中去。这几篇作文,有写人的,也有写事的,总得来说笔触细腻、精彩纷呈,写出了儿童的独特体验。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你们知道阿城吗?他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由于某些原因,阿城连中学都没读完,但他为什么能写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呢?阿城在他的小说《孩子王》中,通过一位老师教孩子作文的故事,多少给我们透露了一点“秘诀”:“作文不能再抄(社论)。不抄,那写些什么呢?你们自己写,就写一件事,随便写什么,字不在多,但一定要把这件事情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写出来……比如,写上学,那你就写:早上几点起来,干些什么,怎么走到学校,路上见到些什么——”(学生有人叫起来“:以前的老师说那是流水账!”“)流水账就流水账,能把流水账写清楚就不错了。别看你…  相似文献   

10.
韦芃 《阅读》2009,(7):46-47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我想送给妈妈一份生日礼物,就是对她说一句:“妈妈,我爱你!”可是,就那么生硬硬地说出来,真是太尴尬了,于是我便开始想办法:写在贺卡上,但如果她看不到呢;发短信,可我又没有手机,偏巧爸爸这几天出差在外。  相似文献   

11.
李建成 《阅读》2012,(7):34-36
中年级小作者把自己的生活、梦想写"活"了,读他们的作文,让我有“真”的感觉。这种境界便是我们作文追求的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写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2.
作 文教学难度很大 ,学生觉得作文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提起写作文 ,学生常常是抓耳挠腮 ,苦思冥想 ,始终不得其法。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干巴巴、枯燥无味 ,象一笔流水帐 ,要么就翻箱倒柜地去抄袭。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得出这样一个理儿 :作文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尝受到成功的快乐。具体做法如下 :一、作文前 ,注重成功指导 ,树立学生写好作文的信心心理学告诉我们 :相信自己 ,才有可能成功。从目前中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 ,不少学生不是不具备写作文的基本条件 ,而是缺乏写好作文的信心。“我写不好作文…  相似文献   

13.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为攻克这个重点、难点问题,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授各种写作理论。各类考试,凡考写作理论,大多数学生都能答得出来,可是一到实际写作,好多学生却束手无策,免强写出来的作文,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就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令人乏味。一些语文教育专家分析这种现象,认为是传统的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脱离,只知指导学生怎样写,不大注意引导学生去探究写作的源泉,学生生活范围狭窄,导致了无材料可写。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发现生  相似文献   

14.
一切文学作品皆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土壤。我们学生作文也不例外 ,从生活中提炼素材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这就需要我们学生有观察能力 ,善于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要充分发挥学生各种观察角度 ,立足点不同 ,观察点也就不同 ,所写到的同一件事的目的及写作思路就不同。思维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有对素材的筛选、提炼和加工等多项活动。因此 ,写好一篇作文 ,学生必须具有观察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呢 ?我在教学中摸索出以下几点 :一、学会观察、丰富生活作文教学虽然把重点放在课内 ,却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生…  相似文献   

15.
聋生由于听觉的缺失,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要落后健听学生。在作文时,常表现出畏难情绪大,不喜欢交流与表达,常感无话可写,更毫无新意可言,缺乏个性美与人性美。为了让聋生的作文能贴近生活实际,让不同程度的听障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在充满个性味、情趣味、生活味的作文训练中进行写作,同时也收到了较理想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朱浩  一言 《阅读》2006,(4):26-27
本不长。却写得传神有趣,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虽然小作没有用过多的语言描写爸爸对足球的痴迷,但妙就妙在这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通过炒菜一事,我们看出“爸爸”真是个球迷。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中年级学生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中年级是小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指导学生从说到写,降低写作难度。小学生初写作文时常常不知道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爱胡乱拼凑,没有条理性。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在写之前先说,说作文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给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一个示范,起传、帮、带的作用。说作文可以说开头,说中间,还可以说结尾,但重点说文章的中间部分。如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叫学生写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我叫一个平时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起来说开头,他说的是我带他们去游览清漪湖的事,他从那天早上买东西,老师叫进教室,老师在教室里宣布的出行规则,然后在操场集合的事一鼓脑儿的全说出来。我就引导学生评议:这个开头什么地方不太好?该怎样修改?接着抽了几个学生起来重点说游清漪湖的经过,有些学生说了在清漪湖看见了湖边的柳树,湖中的小船,湖边池塘中枯萎的荷花,同学们在坪坝上做游戏等,但没有一定的顺序,条理混乱,观看到的景...  相似文献   

18.
夏晓勤 《阅读》2014,(10):22-23
平时熟悉的家人、老师、朋友,要在作文中描写出来时,却往往让很多同学发了愁。该怎样才能把一个人描写得既生动又形象呢?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可见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很重要。小铅笔头:我最怕写人了,我的作文总干巴巴的,写不了几句,怎么办呢?小书虫:哈,我有一招!叫:“人物勤开口!”用了我这招,写出来的作文可生动了。  相似文献   

19.
爸爸的笑脸     
高礼泽 《阅读》2016,(Z2):48
我已经很久没看到爸爸笑了。因为我生了荨麻疹,每天身上都会冒出一些小疹子,爸爸为这事整日眉头紧锁,鼻梁上的眉心处出现一个"川"字形。早晨起来和下午放学,爸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我的身上有没有再长疹子。这几天连续下了几天大雨,空气很清新,也没有什么灰尘了。因为我对尘螨重度过敏,灰尘一少,我的过敏症状就明显减轻了。星期五爸爸接我放学的时候,又照例检查了我的身上,结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塌鼻子的小男孩儿,因为两岁时得过脑炎,智力受损,学习起来很吃力。打个比方,别人写作文能写二三百字,他却只能写三五行。但即便这样的作文,他同样能写得美丽如花。那是一次作文课,题目是《愿望》。他极其认真地想了半天,然后极认真地写,那作文极短,只有两句话:我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妈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真聪明。”第二个是,老师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你一点也不笨。”于是,就是这篇作文,深深地打动了他的老师,那位妈妈式的老师不仅给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带感情朗诵了这篇作文,还一笔一画地批道:你很聪明,你的作文写得非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