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调研了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领域的文献,分析了其预测方法研究进展与现状,确定不同方法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按照研究基础区分,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研究主要有基于Muskat假设的理论方法、基于重力平衡的理论方法、基于数值模拟的统计学方法三类。在理论方法中,为了便于求解,均存在一定的简化与假设,这影响了见水时间结果的准确性。与之相比,数值模拟能够更好地还原物理过程,结果可靠程度更高,在预测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时,应优先选用基于数值模拟得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技术在埕东西区稠油底水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胜  严丽晓  李灵 《内江科技》2009,30(7):84-84,190
埕东油田西区Ng44为一个典型的底水稠油油藏,是2008年采油厂的新建产能区块。试油试采表明该块常规生产油井初期产能较低,直井生产含水上升较快,水平井热采开发效果较好,因此产能方案设计采用水平井整体动用。本文介绍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油藏产能建设中水平井的应用情况,通过水平井防砂筛管完井技术、酸洗技术、注汽热采技术和井筒举升技术等配套技术的综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埕东西区Ng44稠油底水储量的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3.
顾宇  张洁 《内江科技》2012,(5):126-127
水平井垂向距离、水平井到边水的距离及水平段长度是边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方案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边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方程,分析了水平井垂向距离和边水距离对边水油藏临界产量的影响规律,在体积守恒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耦合水平井井筒内流体流动与油藏内流体流动,推导得出了求解边水油藏水平井水平段长度的方程,结合Dikken水平段长度优化原则,提出了确定水平井段合理长度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0)
在底水油藏开发中后期,底水的突破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水平井段的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流入井筒流体流动剖面的不均匀性,水体优先突破的部位具有选择性。非均质储层中高渗带和均质储层的井底段更容易造成过早的水体突破,严重时甚至能引起局部井段水淹。讨论了间歇调流控水采油技术的原理方法及现场应用,并分析认为在水平井产能越大,井段流入剖面越不均匀的水平井中,调流控水采油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在埕东油田勘探开发后期,水平井以其初产高、含水上升慢和累产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目前应用油藏类型涵盖稠油边底水油藏、强边底水稀油油藏和薄层稀油油藏。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水平井实施过程中轨迹质量和生产管理参数成为制约开发稳产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优化单井设计、加强钻井跟踪、严格控制生产压差等相应措施,大大提高了水平井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6.
<正>冀东油田高北浅层Ng6小层是低幅度、低含油饱和度底水油藏,由于储层疏松易出砂,底水上升快,常规定向井不能正常生产。水平井开发是近年来实践出的有效开发方式,但底水突进是生产中的最大障碍,开发效果受储层的非均质性、水平井垂向位置、水平段长度、隔夹层发育状况、油层厚度及采液强度等因素决定。通过优化水平井设计,应用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在油层顶部"擦头皮"部署油井,控制采液强度生产,能很好地控制底水脊进,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水平井具有泄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边底水油藏的开发。AF油田K 32t 1油藏就是边底水油藏,由于底水锥进,含水上升快,产量大幅下降。调整前首先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的方案对比功能分析出水平井能有效挖潜此类油藏,并对水平井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了边底水能量强弱不同的油藏隔层分布范围和其渗透率对水平井的影响,为其它同类油田的开发和调整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塔河油田KZ1-5H井为研究对象,对提升塔河油田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射孔完井设计。通过分析射孔打开位置和打开程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优选了射孔枪弹参数及打开位置与打开程度,提出了适合KZ1-5H井的射孔参数方案,取得了较好的现场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控压缓水完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水疏松砂岩油藏开发存在两方面的技术困难,一是如何合理防砂;二是如何防止底水锥进造成水淹。延缓和控制底水锥进对提高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而延缓和控制底水锥进也是目前全世界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常规的水平井完井技术往往延缓底水锥进的效果有限。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提出了几种延缓底水锥进的技术,包括筛管-盲管组合完井技术,水平井根端增加盲管长度完井技术。水平井中下入控压缓水锥油管的特殊完井技术等,达到生产时水平井井筒中压力趋于相对均匀分布,从而实现延缓底水锥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油田冷41块为典型的边底水巨厚稠油油藏,主体区域主要通过直井开发,边部构造低部位油层由于厚度减薄和底水的影响,直井开发底水锥进快,开发效果不理想,边部一直无法有效动用。水平井通过扩大油层泄油面积来提高油产量,具有抑制底水锥进的作用。通过水平井开发和其规模化应用,有效动用了其边部底水油藏,为此类油藏的规模开发提供了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Dikken单相流体、紊流条件下水平井井筒压力损失解析计算方法,构建水平井产量与水平段长度、水平段分布压差相关模型,通过Eclipse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在不同水平井长度下井筒压力损失对水平井日产油、水平段压力以及对油井生产效果的影响程度,为水平井长度设计、布井方式等方面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于宁 《内江科技》2011,32(3):140+145-140,145
针对梁家楼油田中部梁38块油田地质特征,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油藏、提高采收率,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油气藏类型等油藏特征,结合该区水平井钻井及开发状况,对水平井开发在该类边底水油藏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3.
《内江科技》2015,(7):82-83
为了指导见水后底水油藏水平井动态分析,本文分析了FM油田水平井生产特征,两种常用动态预测方法,并给出相应的简易预测公式,利用这些方法计算FM油田的生产实例,指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FM油田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早,见水初期含水上升速度快;de Souza与Yang分别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利用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水平井产水动态预测方法;与生产结果相比,这两种方法预测产水动态均存在一定误差。其中de Souza误差较小,在中低含水期与实际结果符合较好,误差主要产生在高含水期,数值模拟取值范围的局限是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因此,de Souza方法可用于中低含水期底水油藏水平井动态预测,而对于高含水期则有必要结合FM油田实际情况,研究更准确的动态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孤东油田二区馆上6单元为例,本文对厚层边底水油藏水平井调整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总结出了适用于厚层边底水油藏的水平井调整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改善了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单元的高效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底水砂岩油藏的开发中采用水平并不但经济可靠还可延缓底水锥进,具有常规直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是常规的水平井完井延缓底水锥进的效果很有限,本文研究了一种新的延缓底水锥进的水平井完井方法,可为底水油藏完井工程设计提供更先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CB油田K2t油藏属于中孔中渗透性边底水油藏,前期由于稳产的需要,油藏边部油井进行提液生产。从2003年开始采用水平井加常规井的立体开发模式,在该层系投入12口水平井,经过多年的开发,油井经常出现液量下降的情况。近两年来,水平井也出现了液量的下降的现象,油井液量下降已经严重影响该层系油井的生产,为了研究液量下降原因,在实验室内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液量下降的机理,为油井制定工作制度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油藏渗流模型和水平井筒内的流动模型,推导出了油藏/井筒耦合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两种流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建立了以水平井生产端压差为目标函数、以孔眼分布为决策变量的优化模型,同时和均匀流入剖面、均匀射孔分布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优化模型考虑了水平井简内变质量流的影响,可为现场水平井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段玉香 《内江科技》2012,(4):123+141
乐安油田广气2潜山超稠油油藏底水能量足,油水粘度比高,直井开采效果差。针对该油藏开发难点,进行了水平井热采可行性分析,优化设计参数,改良经验做法,开展油藏评价,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提升了该区开发潜力,对同类型油藏的水平井开发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内江科技》2016,(5):32-33
A油田是一高孔高渗底水稠油油田,底水能量充足,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以及井筒内部摩擦造成水平井见水快、产水量高、水锥侵入迅猛。在综合考虑国内外控水工艺和借鉴国内类似油田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认为ICD技术在A油田具有较好的应用可行性。根据油藏地质特征,优选3井为研究对象并建立相关地质模型。模拟结果表明,ICD控水技术能有效抑制底水锥进速度,增加日产油量降低油井含水,在5年内可累增油2万方。因此,ICD技术在A油田的成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0.
乐安油田草109块沙二段南部为超稠油,定向井吸汽能力差;油层边底水能量较大,直井开采由于生产压差较大,易出地层水,而利用水平井不仅能控制更多的地质储量,并且具有减小生产压差、有效抑制边底水锥进的优势.利用水平井开发动用该超稠油油藏的剩余油,有效改善其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该油藏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