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歌剧是声乐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对歌剧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歌剧《魔笛》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复仇的痛苦》是这部歌剧中最有名的女高音咏叹调。本文对这首咏叹调进行了分析对作品的人物、表演以及音乐特点进行了研究,论证了莫扎特与众不同的创作特点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3.
《魔笛》是莫扎特运用他一生在创作实践中所积累的全部声乐、器乐作曲技巧谱写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歌剧。他以其不倦的努力和探寻,创造性地借鉴了意大利正歌剧和喜歌剧各种类型的咏叹调形式来丰富了德国的民族歌唱剧体裁,为以后的德国浪漫主义大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对莫扎特在创作《魔笛》中所体现的民族性、哲理性、戏剧性、人物个性及对各歌剧体裁创造性运用加以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歌剧《魔笛》创作于1791年,歌剧题材取选自当时的诗人维兰德(ChristophMartinWieland,1733-1813)所编辑的童话集《金尼斯坦》中的《璐璐或魔笛》(LuLu,OderdieZauberflte)。该剧于1791年9月30日首演,莫扎特亲自担任指挥。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一部歌剧,也是莫扎特最动听、评价最高的一部歌剧,除了"伟大"一词,很难用其他词语来形容《魔笛》的成功。瓦格纳在提到莫扎特时说:"意大利歌剧倒是由一个德国人提到理想的完美之境的。"加之《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成熟时期、用自己本国语言所创作,赋予了这部作品非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歌剧《魔笛》是莫扎特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当时风靡的主要艺术手法,本文通过歌剧中分量较大的三个风格特征进行概述:宗教色彩,意大利正歌剧色彩,意大利喜歌剧的色彩。体现出歌剧魔笛本身的艺术价值,给歌剧欣赏提供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莫扎特短暂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优秀作品。他创作的范围几乎涉列了音乐的所有题材如交响乐、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等。直到今天,其中有些作品还活跃在音乐的舞台上。有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使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倾倒。歌剧在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他取得音乐成就的坚实基础。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他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在这些歌剧中,晚期的《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成就很高,这三部歌剧可以说是他的颠峰之作。  相似文献   

7.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魔笛》是他顷尽一生的实践经验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谱写的一部伟大的歌剧,为后来德国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从《魔笛》的创作背景、历史地位、音乐构思、人物塑造等方面入手分析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Mozart,Wolfgang Amadeus(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所有时代最伟大的音乐戏剧天才。创作出了最伟大的歌剧作品,《魔笛》即是其中之一。里面帕米娜的咏叹调《我感到》,以优美委婉著名。本文试从分析《我感到》谈莫扎特风格以及《魔笛》的艺术魁力。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后半叶的古典主义时期是在巴洛克时期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这一时期钢琴逐渐取代古钢琴,形成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其作品内容丰富多样,音乐家行业也是人才济济。从小就展现出音乐天赋的莫扎特凭借后天的努力和源源不断的灵感在协奏曲,奏鸣曲,交响乐,歌剧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部歌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演唱者的声乐表演,更重要的是其钢琴伴奏的处理。本文主要通过对歌剧《魔笛》第二幕《夜之后》的创作背景和曲式结构的分析来论述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的钢琴伴奏艺术。  相似文献   

10.
艺术魅力来源于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价值。《魔笛》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歌剧,其独特的创作方式和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赋予了作品本身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林志超 《文教资料》2009,(32):89-90
莫扎特倾心于歌剧创作,他意识到了意大利正歌剧一味炫技的弊病。莫扎特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继承了格鲁克的歌剧改革,在歌剧创作中尝试冲破当时森严的声乐等级制度,男声声部与角色的对应关系在其成熟期的多部经典歌剧作品中形成了新的局面,其中歌剧《唐·璜》最为典型。  相似文献   

12.
Info     
《出国与就业》2009,(11):108-108
国际歌剧季 在11月20日至23日,中央歌剧院将与香港歌剧团首度合作,推出世界经典歌剧《魔笛》,这是由两地艺术家联袂打造的奥地利伟大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名篇。“中国歌剧经典回顾”、“世界优秀歌剧作品经典回顾”是近期中央歌剧院推出的两套歌剧音乐会,剧院希望通过这种形式,向观众集中展演中外歌剧作品中的优秀篇章。  相似文献   

13.
18世纪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城,世界上许多声名赫赫的音乐大师.都云集此城。1787年春天,正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事业辉煌之时,他17岁就任大主教宫廷乐师,写过意大利式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德国民族歌剧《魔笛》,还写过交响曲49部。这时,一位17岁的德国青年来到莫扎特的居室来造访。他穿着讲究.举止潇洒,风度翩翩。他找莫扎特是为求师的,但莫扎特对他并不十分热情.因为他正在房间里  相似文献   

14.
在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中,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然而,其作品涉及的主要体裁形式就是歌剧,他的许多歌剧至今仍在歌剧舞台中占据重要位置,且佳作之多,流传之广令人称奇。这位音乐史上的巨匠,不仅创作的歌剧久演不衰,且剧中许多咏叹调曲目,被列为声乐艺术教学的重点学习曲目,本文简要剖析了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伯爵夫人的咏叹调。  相似文献   

15.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很多体裁,在歌剧方面有所造诣,并创作了22部歌剧,有《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女人心》等,在歌剧《女人心》中,黛丝碧娜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剧情中充当女仆的角色,她的人物塑造及演唱都别具一格,本文从黛丝碧娜的人物塑造与演唱风格进行了仔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他是"音乐神童",也是十八世纪古典音乐的创始人之一。莫扎特创作了大量作品,在他的音乐生涯中,除了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之外,歌剧也是他创作的重点之一。莫扎特一生创作了22部歌剧,因为其独特的创作天赋和歌剧的优秀质量,他也被誉为"欧洲歌剧史上的四大巨子之一"。莫扎特的音乐剧一直都倍受喜爱,他认为歌剧中最重要的是音乐,因此其歌剧有独特的音乐特点。据此,本文在简要介绍莫扎特生平以及其作品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唐璜》对其音乐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浅显介绍了《唐璜》中女高音咏叹调演唱技巧的个人体会。希望对莫扎特音乐特点研究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优美的,可以使人陶醉,但也不乏使人「吓一跳」的时候: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初演时,男低音由脚本作者希卡内得演唱,当要唱到一首咏叹调时,莫扎特忽然心血来湖,他来到幕后,利用一个和弦,使希卡内得吓了一跳。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是一门需要不断熏陶的艺术,那怎样通过课堂的引导和教学让学生走进音乐,走近艺术呢?文章以莫扎特歌剧《魔笛》为例,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以供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歌剧《女人心》是古典主义大师莫扎特创作的一部两幕作品,咏叹调《坚如磐石》则是在他生命后期创作的这部歌剧中的经典部分。在这部具有浓郁的喜歌剧风格作品中,《坚如磐石》不仅成为古典主义歌剧中的咏叹调精品,也让歌剧《女人心》也成为喜歌剧的典范。本文主要从这部意大利喜歌剧咏叹调中的结构、调性布局、音乐素材层面出发,探索《心如磐石》的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20.
《唐·璜》是莫扎特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歌剧作品之一。莫扎特对采琳娜在歌剧中的成功塑造,使得歌剧更加富有艺术生命力。本文以著名歌剧选段采琳娜咏叹调《鞭打我吧》为切入点,使得采琳娜真诚、俏皮、可爱的普通农女形象浮现在眼前。通过对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以及作品内容情感把握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如何使歌者更好理解、把握、再创造、演绎好采琳娜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