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录片创作要有"兴奋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冶夫 《新闻记者》2004,(11):29-30
为什么有的片子在看素材的时候兴奋不已,可是编出成片看的时候,并不过瘾,原因就是编导不会安排故事情节的“兴奋点”。对于纪录片的兴奋点的把握,是从选题就开始的。一个富有矛盾、富有戏剧化冲突的选题,已经具备了作品兴奋点的雏形。我们都知道,有矛盾才会有戏剧化冲突;有了戏  相似文献   

2.
一、北京2008奥运——以媒介奇观塑造中国国际媒介形象的难逢契机1.一个充斥媒介奇观的时代盖·德堡在他的《奇观社会》一书中提出了"奇观"的概念。美国的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介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媒介奇观"的观点:"媒介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  相似文献   

3.
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台湾传媒生态中,"独家新闻"成为媒体竞争的利器,而新闻工作者在抢播"独家新闻"时,往往和保证新闻客观、公正、健康的新闻自律规范产生顾此失彼的矛盾.因此,本文的研究聚焦"独家新闻"与"自律规范"之间的冲突,并具体化为独家新闻与该新闻"未经证实"、"含有暴力、色情内容"和"可能侵犯他人隐私权"这三个方面的冲突.  相似文献   

4.
徐芳依 《现代传播》2024,(2):101-107
孤独症题材电影中的患者形象常有主角偏移、异常个体的区隔化和超能的奇观化等偏斜倾向,因此,有必要加强学理探讨:一是进一步解决电影艺术的戏剧性诉求与孤独症社会化功能冲突的矛盾;二是打破区隔所带来的异常化和奇观化,拓展孤独症相关的知识领域。针对这些问题,孤独症题材电影的创作与传播应更多加强探索孤独症患者的真实内心,挖掘电影作品视觉化、听觉化的艺术特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接纳与融合的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突发事件中网络奇观的负面效应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奇观与网络奇观美国社会学者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是指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在追求媒体轰动效应的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已经屈从于奇观逻辑,因而被小报化。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新闻事件中大多存在着程度不同、形式各异的矛盾,它的外在表现是新闻报道中所反映的不同事件、人物、情感,观念等方面的对立与冲突.矛盾分析法是记者采写报道时认识事件的重要手段,抓住了矛盾冲突,也就抓住了报道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017年5月以来,一股"车让人"的风潮在西安兴起,有效地缓解了人与车的矛盾,这股风的刮起缘于一个民生新闻栏目《都市快报》的一系列报道.从报道行人乱穿马路到报道车让人,舆论导向的准确定位是这次报道成功的关键.各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使这次"车让人"行动有了制度保障.全媒体参与和其他媒体介入,使这次报道有了广泛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8.
综艺节目热潮涌动促使"CP文化"从一个小众宅文化逐渐成为娱乐节目的流行现象,关于"CP"的话题量、报道量也居高不下,形成"CP文化"的"媒介奇观".本文主要在"媒介奇观"视野下从社会心理、文化环境、媒体等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解读和归因,对其进行反思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媒介奇观视角下的电视相亲节目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晶 《青年记者》2016,(17):61-62
媒介奇观理论概述 “媒介奇观”理论是美国媒介文化研究专家道格拉斯·凯尔纳首次提出的.但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法国思想家德波尔在其代表作《景观社会》中提出的“景观”概念,其所谓“景观”是指“被展现出的可视的景观和景色,也可以指一种有意识的、主体性的作秀或者表演”.道格拉斯·凯尔纳以美国当代文化现象和德波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媒介奇观”概念,具体的含义是“包括媒介制造的政治事件、豪华场面、体育比赛在内的,能够充分体现现今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能够引导人们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媒介文化现象”.在其“媒体文化三部曲”之一的《媒介奇观》一书中,凯尔纳细致地分析了耐克、麦当劳、乔丹、辛普森等案例代表的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各种奇观,这种奇观逻辑被当代电视采用,通过各种传播的手段,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千奇百怪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10.
万平 《新闻前哨》2014,(9):81-81
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将法国理论家盖·德堡的奇观社会理论引入大众传媒研究,并提出了“媒体奇观”(MediaSpectacle)的概念.凯尔纳认为,媒体奇观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为媒体文化现象,包含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群体现象等等.而与奇观概念联结最为紧密的因素则是受众.  相似文献   

11.
近日接到一出版同仁来电,询问关于图书"续集""同人文"的相关版权问题.这里的"续集"是指非原作者所写的后续文字,而关于"同人文"众多说法不一,记者反复查阅相关资料,所谓"同人文",就是"同人之名以为文",即把某部甚至某些原创作品里的人物放在新环境里,以此表达新的思想感情,揭示新的道理.正因为它"同人不同文",一部原创作品往往可以有无数篇同人文,作品的生命力就再次得到延展.  相似文献   

12.
暗访的是非之争 暗访的争论由来已久,目前国内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就是反对暗访.争论的焦点主要是三大冲突:~是记者暗访与采访对象的隐私权、名誉权等保护的冲突;二是记者暗访的眼前利益与媒介长期公信力下降、增加采访难度的冲突:三是暗访偷拍的小"不道德"与维护"公共利益"大道德的冲突.简言之,主要是法律问题和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机关档案工作的服务对象决定其编研工作独具特色,这就是"小、快、活". 小,是指档案室编研作品的内容要尽量浓缩短小精悍,机关领导和业务部门利用编研作品的在于查考借鉴,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4.
胡磊 《当代传播》2007,(4):56-58
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冲击着人类文明,人们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益处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虚拟世界的许多矛盾和冲突.本文在"Google Earth"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相关伦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对我国网络信息传播的伦理建设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贵刊<档案春秋>2005年第10期、11期连续登载的<"样板戏电影"拍摄回头看>一文,较详细介绍了"样板戏"电影的拍摄起因、经过及奇闻轶事.文章对"样板戏"的介绍,对"过来人"是一种回忆,对年轻人则是不可思议的一类文化奇观.  相似文献   

16.
2009的中国电视业是"大乱大治"的一年.之所以有如此判断,缘于从节目到产业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集中爆发,然后又分别从自律或他律的角度得到矫正.  相似文献   

17.
王学成  杨浩晨 《当代传播》2021,(6):87-89,96
本文以巴赫金狂欢化理论为视角,对当前短视频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短视频传播已经建构了新的狂欢广场,形成多元化、个性化和狂欢化色彩的媒介奇观.在具有"梗文化"、审丑文化特征的短视频狂欢中,全新的加冕范式随之产生.短视频创作者、丑角人物和影视作品中的角色,经由短视频作品加冕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然而,这一系列新的加冕现象也折射出短视频狂欢奇观与巴赫金理想中狂欢世界的背离.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两张皮"的矛盾是指,广播运营的五个环节:定位规划、栏目运作、节目整合、受众运营、广告经营本应是和谐统一、互为因果的,  相似文献   

19.
谢建辉 《新闻爱好者》2011,(18):134-135
戏剧冲突是话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冲突双方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等围绕着是否"照约执行处罚"即是否"割一磅肉契约"展开情节。安东尼奥等人和夏洛克矛盾的激化,把剧情推向法庭审判的高潮,而鲍西娅的出场,以欲擒故纵之法,分三步降伏了夏洛克,使作品的中心得以突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企业乃至城市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显然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另一大冲突。这种与国际社会中的文明的冲突不同,更多的是以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生存的冲突正在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