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就是用最大负荷进行训练 ,采用超负荷能迫使肌肉进行最大收缩 ,因而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 ,导致肌肉力量增长 ,较小的负荷只能使肌肉保持原有力量水平。2 渐增阻力原则 :在力量训练过程中 ,肌肉由于超负荷训练导致力量增长 ,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低负荷。因此 ,力量训练必须循序渐进 ,经常不断地增加阻力和重复次数 ,使肌肉经常在超负荷的条件下训练 ,不断产生新的生理适应。3 力量练习安排原则 :力量训练中 ,要使大肌群先于小肌群受到训练 ,其原因是小肌群比大肌群易出现疲劳 ,为了保证大肌群的超负荷 ,…  相似文献   

2.
在业余训练和健美运动训练中,增长肌肉的力量练习是必不要少的。这种力量训练有人采用日日训练,也有人采用隔二日训练,但隔日训练法才是增长肌肉力量的最佳选择。因为人体(包括肌肉)有一种超量恢复的功能,就是当人体在锻炼时消耗了一定量的能量物质后,在恢复时会超过原来的贮备水平,取得锻炼效果,肌肉纤维就比原来有所增粗。所以,每次力量练习时间的间隔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天天练,  相似文献   

3.
利用肌电图测试技术测试分析我国两名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冰上过程中以及主要陆上专项力量练习动作下肢主要肌肉的用力规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我国两名女子重点运动员速滑过程和陆上专项力量练习的肌肉发力特点,指出陆上专项力量练习与实际速滑过程中肌肉用力特点的差异,进而对陆上专项力量训练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专项力量训练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们在以发展爆发力或速度人力量为目的的力量练习中,广泛采用了弹跳练习,跳跃练习和杠铃练习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从而增加肌肉弹性和神经肌肉功能的适应性变化,肌肉弹性势能加大是由于肌肉在收缩活动中接受刺激后产生牵张反射的能力得到提高。 1、全面的力量耐力训练少年运动员在训练中,主要促进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全身各部位肌肉力量耐力。这是由腰背肌力量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的目的是要提高身体素质,从而提高运动成绩。各种各样的运动,都是肌肉收缩引起的,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跨过一个或多个关节,肌肉收缩拉引骨绕关节运动。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直接关系关节运动幅度。绝大部分基本练习或训练,都是在发展肌肉的力量和伸展性,包括关节韧带的柔韧性。对于一个教练员或体育教师,每提出一个基本练习动作,都应有明确的目的:该动作训练哪些肌肉?是发展其力量?还是发展其柔韧性?针对训练目的,考虑训练动作的结构,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将失去训练意义,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相似文献   

6.
《健与美》2020,(3):170-175
进行力量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很多人就开始关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在不牺牲力量增长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促进肌肉增长?怎样在增长力量的同时避免受伤?简而言之,就是怎样训练才能同时收获力量与肌肉,井避免受伤?答案是混合采用力量举与健美训练模式。采用本文推荐的力量举健美混合训练计划6周,你就会亲身体会到神奇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探讨和研究在运动训练中如何提高力量素质,指出力量练习要明确目的动作的用力特点,注意动作的用力角度和肌肉用力点,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安排练习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合理安排力量训练的依据是什么?力量训练应如何安排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这是迄今尚未统一认识的问题,也是运动实践中极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旨在增强力量的练习方法,都必须遵循“超量负荷”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这类练习中,肌肉必须承受较以往更大的负荷,以产生更深的刺激并进而促使肌肉生长。练习者可以通过增加重复次数,加大每次练习的负荷或者两者兼有的多种途径,来实现“超量负荷”。  相似文献   

9.
对于每位受过游泳专门训练的运动员来说,随着肌肉力量的增长,游泳速度应相对提高。但游泳训练实践发现,运动员有时力量增长了,游泳速度并没有提高。本拟通过对肌肉力量生理解剖特点的分析来制定有效的加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使训练目的能够达到。  相似文献   

10.
孟宪娟 《冰雪运动》2008,30(3):53-55
通过膝关节载荷静力学分析,进一步认识了杠铃力量训练过程中膝关节的力学特点和变化规律。并基于膝关节载荷静力学分析,探讨了杠铃力量训练在力量练习结构、练习方式和练习动作方面的专项化问题。认为杠铃力量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建立专项最需要的力量结构;可以通过不同的练习方式使那些对专项技术最具影响的肌肉或肌群得到训练;力量训练需要紧密结合专项特点,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的运动需要肌肉力量以及心血管方面的耐力,因而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力量和耐力的训练是尤为重要的。在有限的一段训练时间内,什么是提高运动素质的最好方法呢?首先,我们必须确定运动员获取并保持相对高水平的肌肉力量和心血管耐力所需的最少的训练时间。研究表明:大强度的练习可为发展肌肉力量提供有效的刺激,一组要使11块主要的肌肉群都得到锻炼的练习约需20分钟。尽管  相似文献   

12.
马维平 《体育科研》2010,31(5):91-94
用每周一次的肌肉力量训练频率的方法,对高校从未受过常规定期的肌肉力量训练普通大学生,进行在每周一次的体育课上进行了为期10周的肌肉力量训练实验,以观察肌肉力量训练产生的效果。训练前后为他们测试了卧推杠铃和直立杠铃弯举的成绩(1RM),还分别测量了练习前后大腿围和上臂围等。训练周期以后1RM比开始前增加了10%以上,不管是卧推杠铃还是直立杠铃弯举等项目都有明显的进步。结果表明,每周一次频率的肌肉力量练习确实能增加大学生的肌肉力量,但这种形式的锻炼并未能使身体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起跳过程肌肉工作特点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前言研究运动效应、分析运动技术、进行科学训练,必须了解相应专项动作的肌肉工作特点。跑、跳过程中下肢肌肉的工作特点,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运动员和教练员应该了解下肢肌肉工作的客观规律,以有助于理解和完善运动技术。这对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手段,科学地指导训练实践,有重要作用。目前,跳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基本上源于传统的举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中的抗阻练习,大多在静位状态下,在垂直面内完成,忽视了肌肉在练习中的收缩方式与比赛中收缩方式的不一致性,忽视了肌  相似文献   

14.
<正> 回顾我上中学的时候,教练员很少鼓励进行力量练习。他们认为力量练习会使“肌肉僵硬”,那些进行举重练习的运动员常常是偷偷地自己进行练习的。现在,时代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力量训练已是大多数高校和中学训练计划中的必练内容。教练员认识到了力量的重要性,“健身房”和“健身教练”已成为素质练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力量练习过程中,教练员应当更多地考虑练习的目的和所要采用的方式、方法。在制定一个力量练习计划中应考虑到四个基本因素,即:练习的密度、练习的组数、练习的重复次数和练习的时间。对这些因素,我逐一地进行了研究。现在就对制定力量训练计划提供一些实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论力量训练与变阻力练习思路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珍 《体育与科学》1998,19(1):45-46,49
力量训练是各专项运动训练必备的辅助性体能训练内容。对于阻力练习与肌肉力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区分增加肌肉粗壮的练习与增强肌力的练习的界限是重要的。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决定了各种训练程序的不同特性。为了发展最大力量,需要增加强度,而不是练习的数量。变阻力训练思路的形成基于固定阻力训练中两方面的局限性。作为力量训练中的最新进展,变阻力训练思路来自于对等动训练和等张训练的比较,证明等动训练程序显然优于等张训练程序,等动训练能恰当地给特定速度的运动提供调节阻力。本文还介绍了几种提高肌肉力量的常用重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1、合理选择力量训练的方法 从肌肉收缩的形势上看力量训练的方法有:等张(动力性)力量练习,等长(静力性)力量练习和等动力力量练习等。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可以发展不同性质的力量。因此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动力性力量的练习是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的负重练习,它对发展速度性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有极大促进作用。它可使肌肉、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长丰县刘颖问:如何防止柔功练习中拉伤肌肉? 答:柔功练习中拉伤肌肉的情况,多发生在准备活动不充分、肌肉处在疲劳状态、突然用较大的力量等时候,也有少量因动作不合规格引起损伤。因此,在柔功练习前,一定要做好充分  相似文献   

18.
在力量训练时,肌纤维中的粗、 细肌丝相互滑行,导致肌肉收缩、做功。力量训练后,要特别注意粗、细肌丝复位,使肌肉放松,以便消除肌肉在力量训练后所产生的酸胀感。同时,使肌肉在增粗时出现明显的条状而不是块状,保持肌肉的弹性以利于肌肉更好地收缩做功,拉抻性练习是较先进、有效的放松方法,其主要目的就是使进行了力量练习的肌肉通过有关关节的屈伸把肌肉向两头拉抻。现介绍十种拉抻性练习如下:  相似文献   

19.
发展跳远爆发力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肌肉绝对力量、运动速度,运动中枢同步调节,Ⅱ型肌纤维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是决定跳远运动员爆发力的生理基础。长期系统合理的训练,将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运动速度的协调中产生专门性适应变化,提高速度性力量。根据17年来跳远教学与训练的实践体会,提出杠铃力量练习、跳跃练习(速度跳跃练习和远度跳跃练习),跳深练习、踝关节力量练习、.关键肌群力量练习等是发展跳远爆发力的有效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因为大多数运动项目既要求有肌肉力量,又需要有心血管耐力,因此在这方面花费一定时间进行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大量练习是以技术为主,身体素质训练就需要有计划地安排。在规定时间限度内,身体素质训练的最好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呢?首要问题是:我们要确定为获得或保持相对高水平的肌肉力量和心血管耐力所必须的最短训练时间。研究表明,一组强度练习对发展肌肉力量可产生有效刺激。要使11大肌群的每一肌群都得到锻练,一组练习需要20分钟。通常认为一周三次力量训练是最适宜的,然而一周内间隔时间相等的两堂力量训练课也可以获得大力量,因此我们需要的最短力量训练时间是一周二次,每次20分钟。改善心血管耐力的检验标准是每周。能作二~三次大肌肉练习,每次20′~30′(分钟)。假如某运动员保持有适当的心率反应,则耐力的最短训练时间是每周二次,每次20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