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张籍的故乡,向有“和州”与“苏州”两说,“苏州”说当是。张籍迁居和州在贞元十二年春。张籍早年江南之游有两次,第一次始于贞元九年,历今鄂、湘、赣、岭南一带;第二次在贞元十二年夏秋间,历湖州、杭州、剡溪一带。  相似文献   

2.
张籍年谱     
<正> 约唐代宗大历七年壬子(772),张籍生,一岁。关于张籍的生年,史书上没有记载,后世各家说法不一,至今尚无定论。卞孝萱《张籍简说》(见《安徽史学通讯》一九五九年,四、五两期合刊)定为“大历初”;闻一多《唐诗大系》定为大历三年(768);潘竞翰在《张籍系年考证》(见  相似文献   

3.
韩愈与张籍     
本文对韩愈和张籍的交往作了考证与研究,认为张籍是韩愈最亲密的朋友之一,并据张籍的诗文证明:韩愈并非死于“食丹”。  相似文献   

4.
张籍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的乐府诗,写得比较出色,与王建齐名,时称“张王乐府”。《全唐诗》收其诗五卷,乐府诗即有八十多首。这些作品,时代气息十分强烈,在中唐的诗坛占有较重要的位置。张籍大约生于七五八年,卒于八三○年。他比白居易长四、五岁。白居易的新乐府,大都作于元和四年,在张籍已创作了大量的乐府诗之后。张籍上承杜甫的爱国爱人民的现实主义的传统,下影响白居  相似文献   

5.
《安徽师大学报》八一年第二期潘竟翰《张籍系年考证》对张籍的生平作了较为系统的考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其中尚有疏漏,兹补证二则,期以求正。广文馆博士张籍曾任广文馆博士,王建《留别张广文籍》和《答广文张博士》均可为证。《昌黎先生集》卷三十《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亦云:“元和十三年,朝廷以公年老,能自祗力,事职不懈,可嘉,拜少府监兼知内中尚。明年以病卒”。“明年  相似文献   

6.
张籍系年考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籍是唐贞元、元和间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文当时就受到人们的推崇。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云:“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白居易集》卷四十一。下简称白集) 韩愈《病中赠张十八》云:“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卷一。下简称《韩诗集释》)。后人评价更有过于此者,如宋周紫芝  相似文献   

7.
主要从社会学、传播学等角度,探讨张籍、王建歌诗“同变时流”之“时流”内涵及王建、张籍歌诗“同变时流”的过程。通过大量的事实证明:“时流”乃中唐诗坛不良之风气习尚。王建、张籍为变革这种习尚,历经了入流——出流——变流这一过程。王建、张籍歌诗变革诗坛旧习,给中唐诗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为中唐文学的复兴和唐代文学的第二次辉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籍乃胡珦之婿,他所以被胡珦招为东床当与他同胡家兄弟交游有关.张籍婚娶的时间当在元和初年,时已年过不惑.张籍与胡遇密切交往始自元和初年.  相似文献   

9.
<正> 张籍是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乐府诗在中唐时代,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他的乐府名篇《节妇吟》,已有数种英译本远传国外。宋代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说:“唐人作乐府者甚多,当以张文昌为第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张籍有着显赫的地位,其所存留的四百余首诗歌,至今仍然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可是,张籍的籍贯至今还没有搞清楚,许多文学史都众说纷纭,叫人感到莫衷一是。为了辨明是非,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初步探究,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籍的《祭退之》,既是研究韩愈的重要资料,又是韩愈、张籍之间长达三十年友情的见证。  相似文献   

11.
《张文虎日记》详细记载了金陵本三家注《史记》的刊刻过程.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二人最初倡议刊刻经史典籍,清同治四年七月,金陵书局提调周学溶提议刊刻《史记》,并提供他所过录的钱泰吉校本.同治五年春,李鸿章命唐仁寿负责《史记》校刊工作,张文虎实际也参与其事.同治六年四月,曾国藩正式任命张文虎同校《史记》,张文虎与唐仁寿重新制订了校刊条例,旋校旋写,旋写旋刊,同治九年春刊刻毕工.同治九年正月,张文虎开始撰写《校刊札记》,记录版本异文及取舍依据,同治十年底完稿.《日记》还记录了一些不见于《札记》的校本及修版挖补的过程.从《日记》可知,金陵本《史记》中《索隐》注的缺佚出于张文虎的有意删削,此举得到曾国藩的认可.  相似文献   

12.
《三都赋》的撰写和修订是左思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他大约从移家洛阳就正式开始这一工作,先从事《蜀都赋》和《吴都赋》,到太康元年(280年)西晋平吴时又匆匆加上《魏都赋》,形成完整的初稿。他请名士皇甫谧为之作序。此后他又花十多年的时间加意修改,他拜访张载和陆机,又求为秘书郎,都是为了进一步搜集信息,帮助修订。到元康六年(296年)告一段落,得到张华的高度评价,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应,洛阳为之纸贵。于是先后有张载、刘逵、卫权等人为赋作注。这些序、注曾经有人认为完全是左思本人的炒作手段,但并无确证。  相似文献   

13.
关于张元干的出仕时间,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之《唐宋词选》认为是宣和元年(1119)。程千帆、吴新雷合著之《两宋文学史》亦特同一见解。本人通过考证,认为早在政和三年(1113)时,张元干已出仕。关于张氏致仕的原因,前人多认为系“不屑与秦桧同朝”。本人则通过对张氏自靖康至绍兴初之行踪的考辨,认为其致仕实与秦桧无关,真实原因是为了“避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研究利玛窦传记《大西利西泰子传》及其作者张维枢,探讨了下列四个问题:通过张维枢《大西利西泰子传》与艾儒略《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的比较,分析张维枢撰写此传的动机及完成的时间;张维枢生平考述,主要介绍了任职经过与政绩,他在晚明政坛上的影响;张维枢与天主教传教士、教徒的交游,主要介绍了他交游的来华天主教传教士和中国天主教教徒;张维枢著述情况简介,包括他的文集与零星撰述以及他编辑、刊刻的文献等。  相似文献   

15.
张籍王建早年曾同窗于“鹊山漳水”一带,其地域,学界有不同的认识。本文通过文史互证,认为“鹊山漳水”当指今河北南部一较大区域。  相似文献   

16.
周正的正变论与纠正当时词坛流弊、拓展张惠言的学词途径相关,其与张惠言的异同大略有六:其一,选目与张惠言略有出入而大体相同;其二,说多主张氏之言,大旨不离常派;其三,意仍张氏,力徵时俗猖狂雕琢之学习;其四,“变”乃正声之次,标准更为通达;其五,变重质轻文为文质并重,其六,艺术视野更为开阔。从周济《词辨》及《宋四家词选》所选之词及其区分正变的标准,我们大致可见常州词派对词的源流发展问题的理论流衍及审美标准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它试图解释思维过程的普遍规律。概念整合理论提供了意义结构的普遍模型。本文以概念整合理论为理论框架,试图从意象和隐喻两个视角分析唐朝张继的名诗《枫桥夜泊》,对该语篇的意义构建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籍、王建都以乐府诗而名诗坛,严羽《沧浪诗话》更拈出“张籍王建体”予以褒扬。张籍、王建远绍汉魏乐府,近承杜甫“诗史”写实传统、使其诗作呈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讽渝”的鲜明艺术特征,并以其对乐府诗的开拓创新与创作实绩,成为元、白领导的新乐府运动的中坚和先锋。  相似文献   

19.
周济词学思想承张惠言而来,在其“比兴寄托”说的基础上提出“寄托出入”说。此说不仅强调内容上的雅正立意,还追求艺术风格的浑化无痕。周济“寄托出入”说,是香草美人诗学理论在词学领域的延伸,既推尊词体,又深化了词体的功能,具有双重价值,同时也是清代词学诗学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