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得伊朗的诗人萨迪曾在《蔷薇园》中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被国王决定要杀头的奴隶死到临头,却毫无惧色,且用家乡话骂起国王来。国王听不懂。一位大臣说:“他在说真主喜欢善人,意在求饶。”国王动了恻隐之心,有意免他一死。但另一位大臣却把实话告诉了国王,他的话反而使国王不悦。文中萨迪显然欣赏前一位大臣的态度,他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命题:善意的谎言胜过搬弄是非的真话。我们的教育何尝不需要这样善意的“谎言”呢?我的一位语文老师是位优秀的教师。一次课上,她发现有位女生没有注意听讲,偷偷地在纸上写些什么。她走近示意该女…  相似文献   

2.
朱志宏 《课外阅读》2011,(5):201-202
人教版选修3教材《国家与国际组织》在专题二专门讲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其中关于英国国王的地位、作用及其与首相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时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早已失去权力的英国王室至今仍然倍受瞩目?如今的英国王室在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女王和她的王室什么时候“悄悄地离开”?笔者找出2007年奥斯卡提名影片《女王》(《The Queen》),抽时间组织学生观赏并进行了讲解,让学生通过影片直观地对英国女王及其王室有所管窥,并加深了对英国这一典型的君主立宪政体的认知。  相似文献   

3.
赵明 《英语辅导》2001,(4):25-25
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ian Victoria,1819-1901)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之一。她于1838年登基,1901年去世,在位时间长达63年。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英国的政治、经济高度繁荣,被誉为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说来有趣,在古罗马神话中,“胜利女神”的名字即为Victoria,拉丁语原意为“胜利”的意思,也有人引申为“征服”之意。  相似文献   

4.
彭颖杰 《教育艺术》2002,(11):57-57
近些年来 ,在语文教学中对“讲”有些偏见 ,有的学校干脆规定每节课讲的时间不准超过15分钟。在人们的头脑中 ,“讲”似乎成了“灌”的同义词。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 ,然而 ,实际上教师天天都在讲课 ,不管他是怎样讲 ,点拨也好 ,引导也好 ,启发也好 ,教师总是要开口的 ,或讲的少些、精些 ,或讲的多些杂些 ,总之 ,教师与“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 :“教师不是来讲书的 ,尤其不是来逐句逐句地翻 ,把文言翻成白话 ,把白话翻成另外一种白话的 ,他的任务在指导学生的精读 ,见不到处给他们点明 ,容易忽略处给他们…  相似文献   

5.
《小学时代》2012,(10):30-31
在1338年,英国国王是爱德华三世,他还拥有法国的一部分土地。法国国王很想把这些土地从他手里夺过去,而爱德华三世却想把整个法国据为己有。爱德华三世声称自己是法国前国王的亲戚,比现任国王更有资格领导这个国家。于是,他对法国发动了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史称“百年战争”,它是——  相似文献   

6.
伊丽莎白一世去世后,英国进入斯图亚特王朝.这个王朝伴随无比的动荡,但也正是在这个王朝,英国走向了世界最前沿. 由于伊丽莎白女王终生未婚,她留下的王位交给了其姑妈玛格丽特的重孙,也就是被伊丽莎白一世杀掉的苏格兰女王玛丽的儿子詹姆斯.詹姆斯一世人主英格兰前是苏格兰国王,于是他成为两个国家共同的国王,这为100年后英格兰和苏...  相似文献   

7.
注重语文教学中讲的作用,并不是要求每节课的讲课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在人们的意识里,“讲”似乎就是“灌”的同义词。注重讲课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然而,实际上教师每天都在讲课,不管他是怎样讲,点拨也好,引导也好,启发也好,教师总是要开口的,或讲得少些精些,或讲得多些杂些,总之,教师与“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近来报纸上登出了某些学校的些“创新做法”,包括拆除“三尺台”,美其名曰:“缩小了教师和学间的距离。”对此,笔者却感到无法同。三尺讲台产生于何时,未得考证只是连环画上孔夫子论道在树阴下学生们席地而坐不见讲台,那时有有教室、有没有课桌、有没有讲台是不得而知了。但是古往今来,讲就是教师的舞台,是教师的道具,使国内外的高等学府、成人学校也有讲台。即使诸如此类不论,拆“三尺讲台”的重大意义也难让人解,很难看出拆除“三尺讲台”“缩小了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假有个讲台就拉大了教师和学生间的离,这么小心眼、这么…  相似文献   

9.
一、树立信心,大胆尝试  自然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是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创造方法。创造意识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内部动力,表现为乐于追求新颖、独出新裁、革新改进等。教师要给儿童讲些中外科学家、发明家创造发明的故事,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过程,激励一些学生从小立志与尝试创造,不要错误地认为创造仅仅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品,其实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创造者,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告诉学生“用科学”就是创造。例如,人们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的启示下发明了温度计…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数学的发现》一书中指出:“教师在课堂上讲了些什么并非不重要,而学生想了些什么更重要千万倍。学生的思想应在学生自己的头脑里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并给予恰当的帮助,让学生在可能的条件下亲自发现尽可能多的东西。”他的话点到了数学教学取得成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了“教师发展学校”。教师发展学校不是从数量上新增加几所学校,而是赋予学校以教师教育的新的功能。中小学不只是培养学生的地方,而且还要培养教师,担负起培养教师的历史责任。这是当代中小学功能的拓展,从本质上讲也是中小学性质的变化。当代的美国、英国都出现了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训模式。培训教师不是主要在大学,而是开始注意以中小学为基地培养教师,同时实施职后培训,高校与中小学的关系不再是简单地接受实习生,提供实习基地。大学教师与中小学的关系比以往更加密切。中小学也成为培养与培训教师的摇…  相似文献   

12.
一、树立信心,大胆尝试,培养创造思维的积极性自然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是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思维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创造方法。创造意识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内部动力,表现为乐于追求新颖的事物、独出新裁等。教师要给儿童讲些中外科学家、发明家创造发明的故事,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过程,激励学生从小立志创造,告诉学生不要错误地认为创造仅仅是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品,其实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创造者,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同时要注意借助一些具体的发明事例启发诱导学生。例如,人们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一种学生做题贪多不求细,解得出拿不准的情况。如果教师在上习题课时,不仅讲某题如何解,而且注意在学生的题解中找些“岔子”,帮助他们分析错的原因,使他们从分析错误解答中受益,这样做比多讲几个题目效果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4.
点燃学生创新之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创新精神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能影响或改变学生的思想倾向。卡尔·罗杰斯曾说:“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些什么以及他怎样做。”传统的学校教育推崇的是“师道尊严”,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根本目的,把学生缚在学校和教师框定的圈子  相似文献   

15.
平时我们听课,往往抱着“听听教师讲的怎么样”的目的去听。听课中,我们也往往只注意教师都教了些什么?怎样教的?教的效果如何?评课的时候,也是只评价教师讲的怎么样而很少顾及学生的学成方式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当教师的无不希望课堂气氛活跃些,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对教师的讲解反应快,能举一反三,学生也无不希望课堂轻松些,活泼些。看来课堂教学的生命就在于“活”,讲得活,学得活。有人说,美国中等学校的课堂教学就是活:学生不爱上的课可以不上,课堂上可以随便乱坐,教师讲课时学生可以插话,参观者也可以随便进入教室,可以和学生谈话,教师照讲不误。这种“活”,跟我们要求课堂教学应有一定的秩序,显然是不同的。我看除掉教师讲课允许学生插话,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外,其它的所谓“活”,也只能看成是美国社会制度和国情的一种反映。外人大可不必作为经验来仿效。有人把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看成是一种“死”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然而学校教师对此认识不一: ①语文老师课堂上讲普通话,课外、校外讲地方话,以示“和群众打成一片”。②极少数语文老师课内也讲地方话,或者讲他(她)那个“家乡普通话”。③有的老师上课的“开场白”讲地方后,讲课  相似文献   

18.
[案例]前几天听一位教师讲《剪枝的学问》一课 ,学生初读课文后 ,教师检查了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再读课文 ,让学生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尔后 ,他分别请5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课文共5个自然段) ,在学生读到相应的自然段时 ,教师把“满怀好奇”一词板书在黑板上 ,并告诉学生这是文章中写“我”心理活动的词语 ,又提醒学生下文还有一些描写“我”心理活动的词语 ,在听其他同学读课文时注意把它们找出来。课文读完 ,学生也分别找到了其他表示“我”心理活动的词语 :“一脸疑惑”、“将信将疑”、“又惊又喜” ,教师也一一把它们板书在黑…  相似文献   

19.
海盗将军     
16世纪的欧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莫过于西班牙,它是海上霸主,它的舰队被称为“无敌舰队”,不但装备精良而且多达上百艘。西班牙国王菲利普曾经是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姐姐玛丽女王的丈夫,一直企图以这个身份将英国并入自己的版图,自伊丽莎白一世登基以后,他就处处与英国为难。1587年,西班牙对英宣战。仅仅拥有三十四艘战舰的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将要与这样的西班牙海军对峙决战,不禁令人捏一把冷汗。从一开始胜利似乎就在向西班牙倾斜。然而整个战局,却因为一位爱国的海盗德雷克而完全扭转。德雷克是一位足以青史留名的海上大盗。他曾两次成功远…  相似文献   

20.
正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最终确定了安立甘宗的国教地位以及国王对教会的统治,为了巩固其宗教政策,女王采取了多方面压制天主教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天主教的英格兰教师和学生,在自愿或被迫的情况下流亡欧洲大陆,构成了英格兰海外天主教知识分子群体。1国内学界对于伊丽莎白时期的宗教史研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