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时间9月3日13时42分22秒,欧洲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以每秒2千米的速度、与月球表面几乎平行的1度角成功撞击月球,在月球表面砸出一个直径约为3至10米的大坑,同时激起10多千米的“尘埃”,从此结束了其为期3年的探索使命。“智能1号”的探测任务是什么?为何要让它撞击月球?这次撞击对人类探索月球有哪些意义?本刊记者就这些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竞研究员。  相似文献   

2.
在因技术原因几度推迟发射之后,欧洲航天局(ESA)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终于在格林尼治时间9月27日23时17分,从位于南美的法属圭亚那基地库鲁航天发射中心搭乘一枚阿丽亚娜-5型火箭顺利升空。外空后41分31秒之后,探测器成功实现星箭分离,依靠着特殊的离  相似文献   

3.
美国“圣杯”姊妹月球探测器将于新年前后相继进入绕月球轨道,3月正式开始科学探测任务。“圣杯”A进入轨道的时间预计为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12月31日16时21分(北京时间1月1日5时21分).  相似文献   

4.
《百科知识》2007,(11S):I0001-I0004
北京时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进行多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3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200千米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相似文献   

5.
嫦娥奔月不止是神话传说,继“三姐”“四姐”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姑娘”搭乘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发射升空,又一次奔赴月球,落在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之后成功带回月球的“土特产”,实现我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6.
减速、下落、撞击……“嫦娥1号”卫星在经历了长达494天的飞行后,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于北京时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南纬1.50°的预定撞击点上。在撞击过程中,“嫦娥1号”携带的CCD相机最后实时地传回清晰的撞击过程图像。随着此次“受控撞月”的准确实施,中国探月一期工程也宣布完美落幕。  相似文献   

7.
美国东部时间9日11点14分55秒(北京时间9日晚上23时14分55秒),“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搭载6名宇航员飞往国际空间站。此前“亚特兰蒂斯”号因天气原因两次推迟发射。此次发射是继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美国宇航局第二次发射航天飞机。经过4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11日6时48分(北  相似文献   

8.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详细勘测和对比,在挺进南极内陆冰盖1200多千米后,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确认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  相似文献   

9.
美国东部时间9日11点14分55秒(北京时间9日晚上23时14分55秒),“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搭载6名宇航员飞往国际空间站。此前“亚特兰蒂斯”号因天气原因两次推迟发射。此次发射是继2003年“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美国宇航局第二次发射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0.
金科 《金秋科苑》2010,(22):87-88
2010年10月27日19时30分左右,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嫦娥二号卫星上的CCD立体相机对月球虹湾区开展高分辨率成像,这是“嫦娥二号”第一次在15公里高度处对位于月球正面的虹湾地区进行拍摄。  相似文献   

11.
11月12日15时5分,根据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数据制作完成的“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正式亮相。据介绍,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  相似文献   

12.
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6月22日9点45分(北京时间21日21时45分)左右,搭载着“太空飞船一号”的一架喷气式飞机从加州的莫哈维沙漠机场跑道上起飞。约1小时后,这架名为“白骑士”的飞机飞抵15公里高空,释放出“太空飞船一号”。“太空飞船一号”和运载飞机“白骑士”皆由私人资助制造。飞船被释放后,其火箭发动机迅速点火,点火时间约80秒,飞船加速至3马赫(音速的3倍),垂直攀升,飞出地球大气层,抵达约62英里(100公里)的高度,飞行员在这个高度上飞行了约3分钟,然后开始返程。在重返地球大气层后,飞船滑翔15分钟至20分钟,然后像普通飞机一样在机场降…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东部时间10月9日上午7时31分(北京时间9日晚上7时31分)和35分,NASA成功用一枚半人马座运载火箭和一颗卫星连续撞击月球,以探测月球之上的水冰.本次撞月之行的结果将揭晓"月球上是否存在水",这一困扰人们已十年之久的谜团.  相似文献   

14.
《百科知识》2006,(9X):F0002-F0002,F0003
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SMART-1)9月3日在一小片闪光中成功撞击月球。以对月球的“温柔一击”结束了近3年的太空旅程,也奏响人类新一轮探月高潮的前奏。  相似文献   

15.
一束光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往返一次只需要短短的2.5秒,可科学家用了33年的时间才发现了月球最大的一个秘密:在它冰冷的外表下面,可能潜藏着一颗火热的心。  用“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来形容发现月球内部秘密的过程最为贴切。1969年,“阿波罗”号的宇航员把一个激  相似文献   

16.
刘进军 《百科知识》2009,(20):22-23
2009年2月9日,正值元宵节。10时59分56秒,“中星6B”卫星突然发生故障,150套电视节目全部中断,停播时间达47分钟。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1日12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遥感卫星四号”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8.
王令朝 《知识窗》2011,(12):52-53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在从“神舟一号”到“天宫一号”的短短12年时间内,又一次实现了新的突破性战略跨越。那么,这个充满神话色彩名字的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它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技术秘密呢?  相似文献   

19.
一九……年五月十一日二十点十二分莫斯科时间。舱中映射着喷气式发动机和喷出的红色火焰的反照。仅历数分之一秒我们的“ЛК—3”号便稳静地与地球的新卫星——小月球分离开了。小月球是苏维埃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它是一切星球间航行艇的起点。  相似文献   

20.
2002年6月23日至6月30日,覆盖全国的鑫诺卫星遭到“法轮功”非法电视信号攻击,卫星转发器传输的“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中央电视台9套节目和10个省级电视台节目受到严重干扰。6月23日19时零分7秒,中广影视卫星公司卫星控制中心部分监视屏幕上突然出现“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