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现状及对10种抗生素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支原体鉴定及药敏试剂盒检测304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同时测定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解脲脲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为136株(44.7%).男性解脲脲原体阳性10例(22.22%,10/45),女性解脲脲原体阳性126例(46.84%,126/269).药敏试验结果表现不同的敏感性.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对所分析的各种抗生素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在进行解脲脲原体感染治疗之前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精浆肉毒碱测定(DTNB)方法,对40名患有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男性不育患者的精浆肉毒碱测定,结果:精浆肉毒碱含量94.14±57.62nmol/ml:肉毒碱总量286.6±306.87nmol,本实验室吴明章等测得156例正常生育力男子精浆中的肉毒碱,每毫升精浆肉毒碱239.56±105.59nmol/ml;精浆中肉毒碱总量757.34±471.72nmol。两组间相比,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P<0.01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精浆肉毒碱含量下降,是其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方便临床对Uu感染的及时确诊,我们自行试制了胚胶培养液(胚液),与目前临床常用的牛心浸液培养液(牛心液)作Uu的培养比较,对其效果进行观测,发现二者对Uu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别,但胚液的颜色改变早,且Uu在胚液中存活时间较长。故而既可提前确诊,又可减少临床因延时而造成的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襄阳市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感染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Uu培养,培养阳性者做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Uu感染患者中,以20~40岁(87.10%)患者为主要感染人群,女性(57.31%)多于男性(42.69%);对10种常用药物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敏感率较高,依次是92.60%、81.02%、73.62%。而对司帕沙星、氧氟沙星耐药性较高,依次是71.16%、42.70%。结论 Uu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及其耐药性问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Uu已对常规抗生素产生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建议襄阳地区对Uu感染者可以首选克拉霉素,强力霉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及抗精子抗体(As Ab)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对襄阳市1 031例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标本,分别采用培养法和PCR扩增法检测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支原体和衣原体,用ELISA法检测血清As Ab,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结果不孕不育患者支(衣)原体感染率和As Ab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支(衣)原体检测阳性患者血清As Ab总阳性率高于支(衣)原体检测阴性者;支原体感染类型以单纯UU感染最多见,不同类型感染者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亦不同。结论支(衣)原体感染和As Ab的产生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对不孕不育患者,应常规检测支(衣)原体和As Ab,以规避不孕不育风险;对支原体阳性者,根据药敏结果科学选择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防止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及其脂质相关膜蛋白(LAMPs)作用于人羊膜上皮细胞(HAECs)过程中白介素6(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阐明Toll样受体2(TLR2)的调控机制,明确解脲脲原体潜在的致病性。创新点:从解脲脲原体诱导炎症反应的分子机制入手,提出TLR2信号通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方法:经TX-114处理萃取解脲脲原体获得LAMPs,将LAMPs和解脲脲原体分别感染HAECs,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炎症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测定TLR2 mRNA水平,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TLR2的表达量;经TLR2阻断剂(anti-h TLR2-IgA)处理后,测定相应炎症细胞因子。结论:解脲脲原体LAMPs能诱导HAECs的TLR2表达上调和炎症因子增加,从而发生炎症反应;TLR2受阻断后,炎症因子表达减少,炎症水平下降。TLR2在解脲脲原体LAMPs感染HAECs过程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黄冈市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黄冈市中心医院泌尿生殖科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用支原体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解脲支原体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是美满霉素(86.8%),其次是交沙霉素(85.5%)、强力霉素(85.0%)、克拉霉素(72.7%)、司帕沙星(55.9%);而对环丙沙星(2.6%)、螺旋霉素(5.1%)、罗红霉素(5.7%)、壮观霉素(16.7%)、氧氟沙星(16.7%)、左氧氟沙星(18.9%)、阿齐霉素(28.9%)的敏感性较低,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结论黄冈市解脲支原体药敏结果与其他地区有一定差别,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等可作为本地区治疗解脲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司帕沙星有一定的敏感性,但阿齐霉素、壮观霉素等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8.
解腺肥原体出rcaplasmaUrealytcum)简称Un,它是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较常见的病原体,而且可导致男女不育不孕.近年来其感染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因此,对有关患者进行UIJ感染检测,进一步探讨泌尿生殖系统Ull感染带来的严重后果乃当务之急.本文对1010例大连地区有关病人Un检测,以了解本地区Un感染情况.三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1010例在大连市妇幼保健站就诊的各种泌尿生殖道炎症及不育不孕症患者.1.2标本收集以无菌操作采集,男性泌尿生殖道炎患者取尿道拭于,不育者取精液OZrnL接种.女性患者均取宫颈拭子.1.3Un培养…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NGU)患者中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临床病例标本297例,进行UU培养和CT抗原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测的297例标本中,UU阳性率为35.7%,且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CT阳性率3.7%;UU CT混合感染占3.4%。UU阳性率明显高于CT阳性率和UU CT混合感染率(P均<0.01)。UU、CT和UU CT感染率,男性和女性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以20~40岁最高。结论:UU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主要感染因素,CT次之,且青壮年感染最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芒市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采集932例女性宫颈分泌物标本分别做支原体培养及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从932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636例,阳性率为68.2%(636/932),其中解脲脲原体单项感染447例,阳性率48.0%(447/932),人型支原体单项感染8例,阳性率0.9%(8/932),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混合感染182例,阳性率19.5%(182/932)。结论:当地女性生殖道支原体的感染率较高,且以解脲脲原体为主,环丙沙星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推荐使用交沙霉素和美满霉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HIV性途径感染女性高危人群STD病原体的感染情况,为更好地实施预防治疗及干预活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真菌培养、淋球菌(NG)培养、支原体培养及提取HPV的DNA进行检测。对120例HIV高危人群及73例女性健康体检者泌尿生殖道STD的4种病原体进行检查。结果:HIV高危人群真菌阳性率35.1%,支原体的阳性率74.6%,HPV阳性率为35%。健康体检者真菌阳性率为22.5%,支原体的阳性率52.1%,HPV阳性率为13.3%。两组人群均未分离到淋球菌。结论:除淋球菌外HIV高危人群STD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群,经Х^2检验,支原体及H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主要病原体感染情况 ,探讨其病因学特点。方法 :对10 5例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行中段尿 (VB2 )及前列腺按摩液 (EPS)的病原体检测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VB2 细菌培养阳性 6 8例 (6 4.8% ) ,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30例 ,淋球菌 12例 ,埃希菌 9例 ,解脲脲原体 (UU )培养阳性 18例 (17.1% ) ;EPS细菌培养阳性 79例 (75 .5 % ) ,其中表皮葡萄球菌 2 7例 ,淋球菌 13例 ,埃希菌 7例 ,UU培养阳性 2 1例 (2 0 .0 % ) ;EPS经PCR检测UU阳性 2 3例 (2 1.9% ) ,沙眼衣原体 (CT)阳性 2 9例 (2 7.6 % )。同时经PCR检测出复合感染者 19例 (18.1% )。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淋球菌、埃希菌、UU及CT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地支原体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状况,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时抗生素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试剂盒对33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的培养鉴定以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66株解脲支原体(UU)阳性和0例人型支原体(MH)阳性.培养结果为:男性患者阳性率为9.27%,女性患者阳性率为23.6%.结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应作为目前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本地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经验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试剂盒直接对512份样本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进行统计。结果:512份标本,阳性432例,阳性率84.4%,其中UU阳性率36.3%(157/432)、NH阳性率5.1%(22/432)、UU+MH阳性率58.6%(253/432);药敏试验中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强力霉素(87%)、美满霉素(83.3%)、交沙霉素(67.1%)、加替沙星(61.6%);耐药率较高的是:红霉素(50.7%)、克林霉素(56.7%)、罗红霉素(47.9%)、甲砜霉素(42.4%)、司帕沙星(41.9%)。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大理地区鸽粪中新型隐球菌的带菌率进行调查,为有效避免由鸽粪中隐球菌的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黑米培养基对140份鸽粪中新型隐球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和鉴定。结果:共分离获得46株新型隐球菌,尿素试验均为阳性。结论:大理地区鸽粪中新型隐球菌阳性率较高,为32.9%。  相似文献   

16.
碳源、氮源及其比例对香菇液体深层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摇瓶培养,研究香菇液体深层培养最适发酵培养时间、最适碳源、最适氮源及最佳碳源与氮源质量配比.结果表明最适发酵培养时间为168 h,所得菌丝体干重达0.399 g/50 mL菌液,最适碳源为蔗糖,菌丝体干重达到0.396 g/50 mL菌液;最适氮源为牛肉膏,菌丝干重达到0.421 g/50 mL菌液,并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与氮源质量配比为:W(蔗糖):W(牛肉膏):W(麦芽糖)=2.5:1:1.  相似文献   

17.
以饲料为原料筛选出一株既产乳酸又产芽孢的益生菌,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命名为T-8。从培养基碳源、氮源、有机物浸出液、培养基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等方面对菌株T-8展开发酵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6 g/L、豆粕粉15 g/L、小麦麸皮浸出液60%、酵母粉5 g/L、蛋白胨10 g/L、氯化钠10 g/L,pH 5.0。以5%的接种量将种子液转接至最优培养基,在47℃的摇床中以200 r/min的转速振荡培养28 h,菌株T-8的细胞密度达到4.8×109 CFU/mL,芽孢率达到95.2%。本试验可为益生菌凝结芽孢杆菌应用于饲用微生物菌剂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去离子水浸提茶园土壤、松林土壤、空荒地土壤,获提取液,用浸提液处理白菜种子,进行土壤酶活力测定及白菜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酶活力与土壤类型相关,松林土壤提取液和茶园土壤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山地土壤植茶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茶园土壤pH有酸化趋势,取植茶龄不同茶园土壤,测定pH,用去离子水浸提处理白菜种子,萌发实验结果显示,影响种子萌发的化感物质在不同pH值土壤中的浸出率不同,在pH值4.5-5.0之间化感物质浸出率高,随着pH值的上升或下降,化感物质浸出率有一定幅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茶树中茶多糖含量测定及提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温度、酸碱盐介质及微波提取对茶多糖提取的影响,实验表明,用氯仿、乙酸乙酯将茶叶、茶树枝梢、茶树根粉末进行回流提取之后,再用质量分数2%的碳酸钠溶液在微波提取器中浸提3次,可将茶多糖及其它有效成分充分提取出来,其中茶树根多糖提取率高达7.25%,茶树枝梢可达6.34%,粗老叶子可达6.07%。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分离得到的一株抗甲醛真菌进行了培养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牛肉膏对其甲醛抗性的影响较明显;FeSO4·3H2O对菌体浓度的影响较显著.正交实验分析得到最优的培养基为:葡萄糖4%,牛肉膏0.4%,MgSO4·7H2O 0.1%,FeSO4·3H2O 0.01%,KCl 0.05%,pH7.5.在此条件下菌株抗甲醛浓度临界值为6.52mg/mL,较之前提高了9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