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课堂上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次沉默都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乐学的氛围,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发生作用,这便是“无声语言”的独到之处。在教学中,把“无声语言”引进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利用教鞭,组织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我发现,教师一拿教鞭,学生会不知不觉往前看,等待老师的要求。发现这种情况后,就向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你们喜欢听老师说‘坐好!’,还是喜欢听教鞭的指挥呢?”得到的回答是后者。究其原因有二:1感到新鲜。2没有畏惧感。鉴于此,在组织教学时,我就把教鞭竖立在讲桌上要求学…  相似文献   

2.
常看到一些教师 ,他们仅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 ,不关注学生的反应 ,不理睬学生的问题 ,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去讲课 ,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站位”方式。也有些教师老是埋怨学生不专心、不动脑 ,几乎满堂都在训斥学生 ,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 ,这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对立的“站位”方式。  显然 ,上面两种“站位”方式都是不恰当的。何谓“站位”得当 ?应该看教师的“站位”能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虽然 ,“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起主体作用”这一教学规律已决定了教师在课堂的地位。但我认为 ,教师的课堂地位并不是…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学生爱提问题 ,有些问题无意之中“考”了老师一把 ;有些问题则是学生故意出难题 ,想试探老师的智力、学问等。无论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考”问 ,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 ,机敏地巧答 ,否则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 ,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如何答好学生的“试题”呢 ?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被“考问”时参考。一、反弹法1、暂避反弹法。有个小学生看课外读物时 ,发现有一个字不认识 ,就当众问老师。老师看看这个字也不认识。如果直说不认识 ,会立刻在学生中失去信任。于是对学生说 :“您会查字典吗 ?”学生点点头。老师说 :“你先查查看 ,如…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问。”语文课上,不要老是教师问学生,作为教师,还要教学生学会提问。先谈要问谁。当然学生要问老师,但无论什么问题都问老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依赖老师而不动脑筋找现成答案的坏习惯。因此,教师不能一一作答,要指导学生善于自己设疑,自己思考,自己翻书,自己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解疑。再说何处问。小学生学提问也有个过程,开始多  相似文献   

5.
在批林批孔的群众运动中,有人说,小学生“不懂孔孟道,批不倒‘大圣人’。”这是错误的看法,是看不起“儿童团”的思想。湘潭市育新小学学生批“克己复礼”的事实说明,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朝气蓬勃成长起来的广大青少年,虽然“不懂孔孟道”,却是批林批孔的小闯将,革命的“小人物”完全能够批倒反动的“大圣人”。  相似文献   

6.
说起写品德评语,有些当班主任的老师,往往提笔就写上“学习认真”,“劳动积极”,“爱护公物”等等。自然,这些话并未说错。可是,笼笼统统,老是写这么几句,学生看了无所得益,家长看了也不满意。记得清代李笠翁有句话,叫做“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勿使浮泛。”这是对文艺创作说的,但对教师写品德评语来说,倒也很适用。品德评语应当反映出学生的个性来。比如说,写一个学生的优点或缺点,就要写出他较为突出的一点,切忌面面俱到,用千  相似文献   

7.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农村中学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他们与教师的配合态度冷淡,上课往往不专心听讲,注意力分散,有些学生对这门课甚至到了完全放弃的程度。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首先应该想到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孩子胆大,富有勇气,在很大程度上是锻炼出来的。孩子的胆量生来是不一样的。有些孩子天生不爱说话,害怕生人,不敢表现自己。我们不要简单地看成是缺点,有些孩子胆小,父母也有责任。父母安全意识过强,老是吓唬孩子,孩子干什么父母都说“危险”,久而久之,孩子就什么也不敢摸,什么也不敢干,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自然就是胆小、怕事、没有勇气。因为父母的过度保护,森森自理能力很差,十分胆小,别的小朋友在那里玩滑梯,他躲得远远的。老师走过去问:“你看好玩吗?”他说:“好玩。”老师说:“那咱们走近一点。”老师就拉他靠近滑梯。他看别人玩得那么…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20日,《潇湘晨报》一则教师给学生下跪的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娄底某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发现两个学生正在下五子棋,于是当场制止。是时一人停了下来,而另一个则完全视老师为无物,并示意同学继续下棋。老师拿着教鞭指着,叫其站起来。意想不到的是这个学生竟一把夺过教鞭,然后对老师一顿"暴打"。还说教师应该纳入服务行业,他交了钱,是来享受服务的。虽然最后学生在教室低声道歉了,但只字未提对不住老师。然而,令人吃惊的一幕发生了:在学生检讨完后,老师突然跪下,大声对班里同学说:"我谭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这双膝上跪天下跪地,中间只跪我的父母。我今天当着大家的面,向你们下跪认错了。"此事通过媒体报道,迅速传播。有替老师抱不平,声讨事件主角的;也有为教师为教育感到悲哀的;还有的认为这是教师话语权、惩罚权缺失所导致的尊严沦丧。本期特组织专题讨论,以期廓清笼罩在这起事件上的迷雾,正本清源,维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尊严。  相似文献   

10.
某小学中午放学时,四名学生站在校门口值日,见到进出校门的老师,便行队礼齐喊“老师好!”可一些教师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根本不搭理学生的敬意。学生的礼貌与教师的“无礼”形成鲜明对比,本该知书达理的教师在行为上反而逊色于学生!为此,我询问了一些学生,学生说在校园内见到老师必须向老师问好,但有些老师并不回礼,只是“啊”的一声,或者根本不搭理学生。学生们认为,老师不还礼很正常,没有必要大惊小怪。不言而喻,当学生向老师问好时,老师应该还礼,这是师生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师生交往中学习人际交往,养成良好的人际交…  相似文献   

11.
本刊4月份登出“如何在大班额情况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这一话题后,收到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热心读者的来信与电子邮件。每位老师都从不同的角度畅言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您看———瞿德泉老师将著名的“木桶原理”与合作学习联系起来,分析得多么深入;彭永新、李炳涛两位老师换了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新颖别致;而谢留娟、张静、李国娟三位老师则从教学案例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生动,耐人寻味……这里选编的几篇具有代表性的稿子,可能会对您的课堂教学有所助益,也可能您还有更高明的对策,欢迎来稿。12月话题: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老师也都积极地将其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些老师掌握不好“自主”与讲解的度,课堂上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该讲解时却让学生讨论,结果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有的干脆跟着学生走,即便遇到教学中的“冷场”也不例外。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请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谈谈您的看法,或者是您在这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小学青年教师》编辑部或电子信箱qnjiaoliu@yahoo.com.cn截稿日期:2004年9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校园幽默     
吓飞鸟儿明政是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他最怕画图画,尤其是怕画鸟儿。有一天,图画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只鸟儿站在树枝上,给学生做标本。明政左画右画,老画不像,看见同学们都交卷了,他也糊糊涂涂地送了上去。图画老师看了他这幅画,不觉把教鞭在讲台上一拍,道:“你画的鸟儿哪里去了?”明政连忙答道:“被你这一教鞭吓飞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近来,在讨论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时,我们学校有的教师提出:“我们是‘收底校’,有些学生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材料,从上学那天起,学习就上不来,现在提高很难办到。”有的同志说:“教育对学生成长起决定作用,只要我们下功夫,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有,位教师反驳说:“既然教育对学生成长起决定作用,老师按大纲要求教的知识,学生就应该会,可是有的学生怎么教,他也不会。怎么解释?”这些看法我感到都不太对劲,但错在哪儿也说不清楚,希望能得到  相似文献   

14.
上下课时小学生唱着《儿童团之歌》,手握红缨枪站岗值勤;学生偷拿家中的钱上网吧,学校开批判大会;老师和学生都拿起当年的《毛主席语录》,苦学“老三篇”;校园内被种上一片片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一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在这儿每周接受4~节露天教学;故意让学生抢苹果,体验弱肉强食的激烈竞争。该校校长释德全则称这是红色教育,要坚持下去。下午2时30分,伴随着校园广播里嘹亮的《金太阳》《、儿童团之歌》,6名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来到校办公室,从老师手中领了6支红缨枪,很神气地站在门口,入校的同学正有秩序地入校。“儿童团”和“红缨枪”“每…  相似文献   

15.
今年暑期,有幸参加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实验中学第二届教育科研会议。在会议上,有些老师陈述课题报告,有些老师作课题研究总结,还有不少老师谈心得体会。其中周爱民老师的发言,使我深受感动。他谈到,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做公民,把学生当公民看,尊重学生”;“做益友,把学生当朋友看,友爱学生”;“做家长,把学生当孩子看,宽容学生”;“做严师,把学生当准人才看,严格要求学生”。概言之,“善待学生”。我想,他的学生是幸运的。  相似文献   

16.
<正>如何向学生学习?郑燕老师:你说读到陶行知先生说的“拜小孩子为师”很感动,但是就是不知道在实践中如何操作,你问我:“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向学生学习?”说实话吧,我很感动于你对陶行知的感动。现在,一些教师总是抱怨学生,认为现在的学生就是“欠揍”,以强调“师道尊严”为名,主张教师就是应该有自己“凛然不可侵犯的尊严”。在这种背景下,你还崇尚陶行知的“拜小孩子为师”的思想,确实难能可贵!其实,教师真正的尊严源于学生发自内心的敬意,而不是一厢情愿的自我感觉。教师放低身段向学生学习,才会让学生由衷敬佩我们。当然,必须说明的是,向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得学生的尊重——这只是一种意外的收获,我们的真正目的,还是为了自己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应警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调查指出 :“刚入学的五六岁学童 ,约有80 %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有自信 ,而当他们16岁时 ,这一百分比急降为18 %。五分之四的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重新面对学习时会有无力感。”据北京调查发现“不爱上学”、“害怕老师”、“在学校感到不快乐”的小学生竟然占了近半数之多。学生眼中的老师形象又如何呢?调查显示 ,学生中有46 8 %承认“在学校有自己害怕的老师” ;37 4 %“害怕老师向自己的父母谈自己的情况” ;52 5 %在老师请他去办公室谈话时感到“很紧张” ;29 2 %头脑中的班主任形象“很严肃” ;18 2 %觉得班主任“…  相似文献   

18.
晚上,有学生报告前面有人讲话。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健和奇。奇并不是住校生,按学校规定,他不得来学校上自习(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于是我问:“你今天怎么在学校上自习呀?”他把头一昂:“我爸妈不在家!”“那你也应该事先跟老师说一下啊!”对他刚才的样子我有些反感。“我知道!”他态度更强硬了,好像有意跟我对抗。更有甚者,几句话下来,他居然拎起书包就跑。我被气得晕乎乎的,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可心里却又不踏实起来:要是他父母真不在家,他瞎跑出了事怎么办?我有些自责,有些担心,想办法找到了他家……他妈妈叫他出来向我道歉,他却叫我先向他…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为了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与综合概括思维水平的发展.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方式向“学生讲老师听”“学生问老师答”的新模式过渡。这就需要培养小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学认为,实施语文的主体性教学,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质疑,他们已经习惯了只学不问,但这并不代表他已经理解了老师所教的内容。卢梭指出:“如果老是由你去指点他,老是由你去告诉他,结果你用这个方法的确会使他变成一个傻子的。如果你用你的头脑去指挥他的手,那么他自己的头脑就会变得没有用处!”事实上,一个成功的老师更应该激发起学生质疑的兴趣、勇气、信心和能力。让他们敢于对老师质疑,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会学习,体验创造的魅力!一、启发学生发现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