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减负”。少年宫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更好地利用这块阵地为中小学“减负”服务,如何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已是我们少年宫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一、注重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出现的各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应试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少年宫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有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减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克服这一不良倾向,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少年宫的教育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一、“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行为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反对死记硬背知识,反对高分低能,与应试教育中的“题海战术”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提倡给学生多一些创新和实践的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当前,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应试心理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是落实素质教育,加快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大举措。 二、实施科学“减负”,提高教育效益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造成了学习内容过难、课程多、辅导材料多、考试频繁等课业负担,由此而引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沉重负担。应试教育不仅严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如何走向素质教育。这是经济发展、富民强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需要,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其中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我们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有切肤之痛,一定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为此,要弄清基础教育的目的、性质、任务是什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不同?“应试教育”是选拔少数人士大学,为考试而培养人才。素质教育则是全民教育,教会做入,坚持全面发展。从目前情况来看,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  相似文献   

4.
开展“韵语实验”实施素质教育沈阳市皇姑区荆江小学黄桂敏小学教学担负着把“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国民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的艰巨任务。为此,我们在实施“韵语教学”中,抛弃了“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重视课堂素质教育功能的开发,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  相似文献   

5.
理念决定行为、方式。不同的教育理念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效果。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应试教育反映的是“求同存异”,素质教育则是高扬“存同求异”。本文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比较两者的不同,并提出运用“存同求异”的思维方式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粗浅想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6.
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发展观的转变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华东师范大学戚业国目前,以实施素质教育、克服“应试教育”弊端为目标的教育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展开。教育行为的转变要以教育思想的根本转变为前提,因此,弄清“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源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原则区别第一,性质与功能的区别。“应试教育”是选拔教育,强调选择功能,注重挑选人,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强调发展功能,注重全面发展人,实施发展性教育行为。第二,思想与观念的区别。“应试教育”无视人的身心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几年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其中由“模式论”转变为“思想论”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理论的重大突破。一、“模式论”容易使人们对素质教育产生认识上和操作上的偏差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的,而应试教育这一概念是对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教育弊端的概括。当时提出应试教育时,人们都认为它是一种旧的教育模式,所以,当时人们也把素质教育看为一种教育模式。受“模式论”观点的影响,人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建立一种运行模式上,并盲目地推行某一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普教系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素质,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的数学教育应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即应实施数学素质教育或素质教育观下的数学教育.数学素质教育要求教?..  相似文献   

10.
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要建立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必须以课程教材改革为载体,转变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硬”的一手。无论“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教育实施过程中都必须建立一套可操作、可检查的常规管理制度。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实际能力,发展个性为教育目的。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研究素  相似文献   

11.
构建贯穿数学思想、数学情感教育的“合作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实施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一些新的教育理论成果,又答合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在本地区开始实验,希望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能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单从我们的教育来说,把“好经”“歪念”的先例实在太多。譬如,“减负”,可是一个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好经”,我们总有人用“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的苦学故事来消解你。再如,“素质教育”,那可是针对“应试教育”甚嚣尘上而倡导的“好经”,可有些地区和学校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或发难指责,公然抵制,“抓素质教育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吗?”“就是要理直气壮搞应试教育”……时至今日,在某些地方“素质教育”遭遇尴尬,应试教育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3.
一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很多人就担心会影响教育质量问题,怕再回到“文革”期间“开门办学”的老路上去。其实,这里有个教育质量观的正确与否的问题。首先,要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讲质量,而是要提高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质量,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这里需要区别开什么是“应试教育质量观”,什么是“素质教育质量观”。“应试教育”的所谓教育教学“质量”,是少数人的质量,是只重智育而轻视德育、体育的质量,是欠全面的畸形发展的质量,是高分低能的质量,是以牺牲大多数为代价的质量。说到底,待“应试教育”强化到一定极限…  相似文献   

14.
“应试教育”的追思刘生全“应试教育”自概念提出以来,引起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及至广大民众热烈持久的讨论。如今,这一热点似乎逐渐降温,“应试教育”却由“素质教育”的步入实践而成为行将被“革命”的对象,人们在做着实现“素质教育”的美梦,然而,这种...  相似文献   

15.
一、调查目的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教育从根本上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我们五中承担了市教科所确立的“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课题。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管理的心理环境,获得较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进一...  相似文献   

16.
提到“素质教育”,自然想到“应试教育”,两者似乎水火不相容。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不是“应试教育”,而是“反素质教育”。首先,从教育的范围上看“,应试教育”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反素质教育”除了发生在教育部门(学校)外,还发生在整个社会。其次,“应试教育”根据其目的和方法的不同(下述),有肯定的一面,也有否定的一面。“反素质教育”是彻底否定。再次,“应试教育”是“实质教育”——“传统教育”——“科学主义”发展的产物,而“素质教育”是“形式教育”——“进步教育”——“人本主义”发展的产…  相似文献   

17.
谈告别“百分制”实行“等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校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育人模式等方面都要实行变革。素质教育的实施首先要改革“百分制”的考试办法,实行等级评分法。然而,面对多年来形成的一张试卷定终身...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开始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探索,并进行了“创造教育”、“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主题改革。我们太原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于1995年开始实施愉快教育,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一、以“愉快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鲜明主题长期...  相似文献   

19.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差异高天顺针对原来“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这种提法、这种导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教改课题。那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承蒙南京师大教科院许卓娅副教授的关心与支持,本刊今年已推出几篇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使读者朋友受益匪浅。本期再向大家推荐南师大经济法政学院副教授、现南师大教科院在读博士孙迎光老师的文章,引导我们从“追求卓越”的新视角去审视素质教育,想必会引发大家深层次的思考。素质教育一般地被认为是“提高素质”的教育。若究其根源,“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所以也一般地被认为是“纠正应试教育偏差”的一种手段。更具体地讲,应试教育是培养少数社会高层精英人才的教育,其结果是以牺牲(或淘汰)大多数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