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心理的后天获得性以及语文教育的情感性和内容丰富性的特征,决定了语文教育在审美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语文教育肩负着美育的重要职能,同时又和美育的实施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渗透要遵循美育规律,利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让学生感受美,传授审美理论知识,使学生用美的理论去理解美、鉴赏美,最终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美育的范围极其广泛。而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其特点是运用现实美和艺术美来感染、影响、教育年轻一代 ,使他们具有感受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观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的能力的教育,它是全面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历史是一门高度系统与综合,跨度极其广阔的学科,它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要使历史教学真正达到美育的要求,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清楚、准确地陈述历史事件,科学正确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教学程式,要通过情感教育,强化教学效果,渗透审美教育,以使学生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朱镕基总理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谈到教育时曾指出:“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这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以及21世纪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并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把美育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对美的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育资源。作为语文教师,应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课承载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责任,但语文课文只是为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创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育已成为一个重要内容渗透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美育,就是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树立和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注意道德教育,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它汇集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总纲一、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加强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措施。美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素质,完善人们的心理结构。美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二、学校美育是全民美育系统工程的基础。学校美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有计划地向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和创造美教育的活动。学校美育的实施,必须遵循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原则,美育与德育、智育相结合,实施真善美教育,美育与体育相结合,实施健美教育,美育与劳动技术相结合,实施劳动创造美教育。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地实施,必将促进学生道德、  相似文献   

8.
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是培养人的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语文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作品的形象性和情感特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多渠道的情感诱发,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开启内在情智,推动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9.
美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提升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将美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进行有效融通,培养具有审美素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方面。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对美育的认知和需求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美育教育需求与目标之间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为满足学生审美需求,提升美学教育,本文提出了改进对策:提高美育教育重视度、构建高职美育课程体系、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营造美育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美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走向美育的完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庆元  胡绪阳 《教育研究》2006,27(3):39-43,49
当前,人们对美育内涵及其任务的认识还不完整,教育实践更有残缺。美育具有两个基本维度:审美教育和立美教育。审美教育把学生当作审美主体,立美教育把学生当作审美客体。美育课程必须按照完整美育体系来规划、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以促进完整美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美育教育在学生的情商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和自身的优势。美育教育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培养具有特殊优势,以培养学生“积极成像”能力来作为情商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使美育教育在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必须确立以美育人的指导思想,从美育价值取向上提升认知,通过学校文化显性和隐性的载体阐释美育的真谛,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美育素养。并从课程实施的举措把美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改变学校美育的薄弱状况,推动学校美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宋燕 《考试周刊》2014,(13):69-7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渗透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这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深挖教材中美育教育的因素,将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融合到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做到智育、美育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学校美育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道德、心理、认知广度、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等的作用的论述,引起教育实践者和学生认识学校美育的价值,进而在思想上重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在教育实践中自觉贯彻美育的思想、原则和方法,在实现美育目的的同时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文学艺术美、社会生活美和大自然美的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不过,这里所说的“美育”并非专指美术、音乐、舞蹈和美化校园环境等活动,而是具有更广泛的教育教学内容。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忽视了美育,特别是对学生评价上,只注意了德智体的发展。要知道,“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其实,在所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都离不开美育。在德育中必须用美育的方式进行社会美的教育,从而使学生获得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智育方面更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作为对学生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它具有对心灵美的塑造、道德教化的独特功能。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目的与教学实践"呢?一、认识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个性的完善发展、心灵的健康成长、智慧的启迪开拓乃至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都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乐记》中说:"大小相成,始终相生,唱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论清,耳目聪明,血气  相似文献   

17.
杨倩 《知识文库》2022,(24):55-57
<正>随着教育的与时俱进,我国小学教育又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和高度,一改原来传统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逐渐变得现代化和先进化,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小学语文教学属于现代化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对此有全方面的认识和考量,对小学语文教学展开全方位的探索,以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水平。美育是指以一种“优美”的教学手段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这个过程极其漫长,也就是说短时间内想要实现美育教学是不可能的。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阶段的教育要从语文入手,以帮助学生打好坚实的学习基础。基于此,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有着广泛的教育内容,不仅有体质健康教育还有心理健康、智力的教育并且贯穿德育、美育。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内容十分广泛,与多种学科、复杂社会现实、学生的成才规律和思想实际均有联系,要想在极其有限的课堂里把如此宽泛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使之接纳,那是不现实的。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让美育与高职学生“美遇”,对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均衡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着重从政府、高职院校、美育教师、学生及美育课程五个层面,构建了美育融入高职院校专业的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美育融入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进行了定量评价。通过了解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在融入美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推动高职院校美育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体现方式,不但能够提升人的审美意识境界,还能够将社会、自然科学知识通过美的学习予以准确的表达。美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影响着学生对美的理解和感受,而且影响着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融合美育教育进行学生思想教育,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发展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能够让学生强化对美的感受和认识。基于此,本文就美育教育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