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8 毫秒
1.
正答用。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关于图题、表题和图注、表注的示例明确告诉我们:图题、表题的末尾不用任何点号;而图注、表注末尾要用句号。例如:图题:"图×抽芯铆钉"表题:"表1标准中要素的典型编排"图注:"注:此图所示为开口型平圆头抽芯铆钉。a断裂槽应滚压成型。b钉芯头的形状与尺寸由制造者确定。"表注:"注:见表F.3的注。"有人说,图注、表注末尾不应用句号,依据是GB/T 15834—2011《标点符号用法》附录A的A.1:"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中间可用逗号,但末尾不  相似文献   

2.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于1993年12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了“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 牛成就展”,参展的图书3000余种,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上百册的大型丛书,也有装帧精美的单本图书;有断代诗文总汇、历代名家专集以及当代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有64种图书获国家级奖,有165种图书获省市地区或部门级奖,有19种获校级奖。参展的图书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第一,有相当一批书籍填补了图书史上的空白。如《全宋诗》(傅漩琼、不]、钦善等主编),收集了有宋一代全部诗歌,其学术价值远远超过《宋诗钞》、《宋诗纪事》诸书,校勘较为精审,…  相似文献   

3.
1.第一部李白诗注本一般认为,南宋杨齐贤的《集注李白诗》二十五卷是最早的李白诗注本。如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跋》称:"李诗全集之有评,自沧浪严氏始也。……其有注,自子见杨氏始。"注云:"子见名齐贤,永州宁远人。古舂陵城在其地,故称舂陵杨齐贤云。宋庆元五年进士,两应  相似文献   

4.
班昭继承《诗》教传统,采用《诗》、《书》传注体例作注《幽通赋》,其主要动因是以班固《幽通赋》中所蕴含的"致命遂志"思想教子立身处世之道,同时也是为了传承班氏家族的儒家人文精神。由此推测,其注赋时间大致应在东汉永元四年。  相似文献   

5.
文史通义注,叶长青注,无锡国学专修学校,1935文史通义校注,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85检叶瑛《校注》,与叶长青"援引从同"之处,数量极大。又书中确有采用叶长青之说并加以标明的,然全书仅有12次;书末《引用书目》列出"所据参校诸本"、"近人著述"等300种著述中,并无叶长青《文史通义注》一书,似乎叶注之于《校注》无关轻重。叶长青的注文既有不少误排,甚至有注错之处,叶瑛的校注也都相同,并且仍未标明与叶长青有关,这些错讹的文字恰可暴露出叶瑛的抄袭问题。  相似文献   

6.
说“鞶鉴”     
"鞶鉴"之名,《左传》凡两见。《庄公廿一年》:"郑伯之享王也,王以后之鞶鉴予之。"又《定公六年》:"昭公之难,君将以文之舒鼎、成之昭兆,定之鞶鉴,苟可以纳之,择用一焉。"杜预注:"(鞶鉴),鞶带而以镜为饰也。"陆德明《经典释文》云:"鞶,又作盘(盤)。"故"鞶鉴"亦作"盘鉴"。自杜注行世以来,后世注家多宗其说,今人杨伯峻先生1990年修订重版的《春秋左传注》也仍旧采用此种说法,并且进一步解释补充道:"鞶是大带,亦名绅带;鉴,镜也。鞶鉴为一物,  相似文献   

7.
一、禽兽可羁而從 《淮南子·氾论》: 乌鹊之巢可俯而探也,禽兽可羁而從也. 高诱注: 從,犹牵也. 《文子·上礼》有类似的语句,作: 飞鸟之巢可俯而探也,走兽可系而從也.今按:"從"、"牵"义不相近,不得训"從"为"牵".高注当作: 羁,犹牵也. 《吕氏春秋·诬徒》"羁神于世",又《决胜》"而有以羁诱之也",高诱注并曰:"羁,牵也."是其证.  相似文献   

8.
现存明代第一个陶集注本,即何孟春所注《陶靖节集》。何孟春不仅对陶集进行了重新编排,且为陶集所作注文,较宋汤汉、元李公焕本更为详实,既有对字词的笺释,也有对句意的疏通及对旧注之驳正,特别是对于陶诗个别问题的注解已经初具集注的性质。当然,何注本也不免有过度阐释陶渊明诗文"忠愤"之处,重在从陶渊明对国事之"忧",欲有所为而不得之"愤"及对晋室之"忠"进行解读。总的说来,何注本在李公焕注本的基础上,无论在文献的搜集整理还是笺注的水准上都能后出转精,在陶诗笺注史上功不可没,代表了当时陶诗学研究的成就,对后来陶诗学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年多以前,我在阅读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点校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印行的《容斋随笔》精装本时,曾产生一些疑问,并将其随手批注在书上。最近徐规先生撰《〈容斋随笔〉补正》一文(载《文献》1999年第3期,以下简称《补正》),指出此一版本中"原作者失误处及校点者、排印者的疏忽处"共43则,拜读之后,感到文中多数考订扎实可靠,令人信服,但也有些失当之处,故不揣冒昧,特提出来,供作者和读者参考。首先,对原书有些文字的校改意见欠妥。  相似文献   

10.
《慧琳音义》是佛经音义的集大成之作,在文字、音韵、训诂研究及古籍整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但是,由于自身疏忽或专业局限,其注释中也存在一些疏误之处.本文从五个方面归纳了该书疏误的主要类型,旨在提醒读者在阅读和使用此书时,不要轻信盲从.  相似文献   

11.
李柏令先生在《古籍整理与研究》一九八七年第一期上发表了《当前法律古籍整理现状一瞥》(以下简称《一瞥》)。该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法律古籍整理工作的经历和成果,概述了历代法典、刑法志及有关工具书的整理编纂现状,给我们提供了法律古籍整理方面比较全面的情况和许多新的信息,使人获益良多。但此文也有若干不足之处。首先,《一瞥》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法律古籍整理工作的成绩估价偏低,所述法律古籍整理的内涵过于狭窄:从时间上看,1911年以前编著的法律书都可称为法律古  相似文献   

12.
中华书局校点本《晋书·夏侯湛传》:"富于德,贵于官,其所发明,虽叩牛操筑之客,佣赁拘关之吏,负俗怀讥之士,犹将登为大夫,显为卿尹。""拘关"不好讲。"拘"应似为"抱",或因形近致讹。《四部备要》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二十五史影印本皆作"抱"。抱有持守义。《管子·形势篇》:"抱蜀不言而庙堂既修。"注:"抱,持也。"《老子》:"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河上公注:"抱。守法式也。"《后汉书·朱佑景丹等传论》:"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  相似文献   

13.
郑玄注《尚书·禹贡》每每引用"地理志",此"地理志"与《汉书·地理志》记载并非完全一致,不合之处却可得到西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的印证,当为《东观汉记》之地理志。《东观汉记》地理志编纂于桓帝前期,此后马融在东观著述,以病去官,郑玄游学关中,在融门下七年,得以采地理志注《禹贡》。文本比勘显示出《东观汉记》地理志处于《汉书·地理志》与《续汉书·郡国志》之间,当为《郡国志》的直接文献来源。  相似文献   

14.
去年,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辑的《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上,读到知名学者王利器先生的《晓传书斋讼过录》,文云:“出书既已云多,错误亦复不少,玆将已发現者,公之于世,此亦引火烧身之一片诚意也。”接着例举三事,复以发自内心的感慨——益知书囊之无底,而为学之尤不可以无年也,录此将以为他日之自鉴云尔——作结。  相似文献   

15.
焦循《孟子题辞》疏云:"《孟子》似续孔子,自赵氏发之。"认为"孔、孟"并称、"《论》、《孟》"并称最早由东汉赵岐提出。以后学者皆以焦氏之说为据。详考典籍,以上并称的出现,似乎更早于赵氏,可以上溯西汉,甚至远溯先秦。一《孟子·尽心下》云:"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赵注:"言己足以识孔子之道,能奉而行之……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有关伏生《尚书大传》的四篇校读札记,所校以清人陈寿祺辑本为底本,结合其辑佚来源文献,并比对皮锡瑞、王闽运等重要往来,以定其是非。四则札记第一则论证今见诸家辑本《尚书大传·周传·洛诰》中"伋然渊其志"之"伋然"当为"饭然"之误,第二则订正今见诸家辑本《尚书大传·唐传》郑玄注之错文,涉及汉儒对"六宗"之解释。第三则是对《尚书大传·殷传》郑玄注之补充,同时对陈寿祺、皮锡瑞之解释亦有所辨正,第四则乃据《尚书大传》所载"洪祀"之礼订正杜佑《通典》注文对"鸿祀"解释之误。  相似文献   

17.
一、古籍整理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古籍整理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到了轴心时代理论,指出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前二百年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轴心期,哲学宗教艺术等在这一阶段得到了繁荣发展,之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化蓬勃发展都要从这一时期来寻找文化支持,从而获得文化复兴.中国恰是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孔孟诸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这一理论其实可以从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得到印证,中国的学术发展史与注经史相伴随,很多大思想家的学说就是在对孔孟诸子哲学的扬弃中产生的,而且,很多思想家的学说本身就是通过经注的形式保存并传播的,如郑玄、王肃、朱熹.中国古代的学者自觉回溯文化源头,并切实做到了述古出新,才使得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并不断发展,涓涓细流渐成磅礴之势.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但即使是儒学本身,也处在不断创新与进步中,如董仲舒之"儒术"、朱熹所创"新儒学"、王阳明之"心学".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根据陈云同志的建议发出《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到现在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古籍整理工作突飞猛进的黄金时期,整理、出版古籍数量之多,整理和研究队伍之大,均为历史上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这十年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古籍整理的高潮。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古籍整理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指示》的发出是非常适时的。  相似文献   

19.
《小尔雅》是增补《尔雅》的一部训诂专书,在《小尔雅》的注本中,胡承珙的《小尔雅义证》成就较高,最为世人推重。以《小尔雅义证》"键谓之籥"条为例来看,今人对此书的整理、引用存在不少点校问题,主要有标点问题、文字的错讹脱衍、没有指出原书引文方面的错误等。在古籍整理工作中,整理者和出版者都应该细心审校,尽量减少或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传媒资讯     
《传媒》2005,(12)
报刊图书《中时晚报》停刊台湾只剩一份晚报11月1日,创刊17年之久的台湾《中时晚报》正式停刊。近几年台湾经济相当不景气,再加上网络和电视等媒体的冲击,如今晚报市场只剩下《联合晚报》还在勉强支撑。《今注本二十四史》出版工程启动11月9日,被誉为“中国文化三峡工程”的《今注本二十四史》出版工程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今注本二十四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籍整理、研究的标志性成果,它结束了“二十四史”后二十四史有史无注的尴尬局面。据介绍,《今注本二十四史》总字数逾1.2亿,全书约600册,总投资近3000万元。全国300余位专家学者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