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与人合作的态度等方面论述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现非智力因素的渗透和培养,进而促进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实践性教学。如何搞好计算机的实习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通过spss10.0统计软件的分析,发现计算机焦虑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且计算机焦虑在年级上有差异、与初次使用计算机和每周使用计算机的时间有关,从而提出了干预计算机焦虑的方法.而初次使用计算机和每周使用计算机的时间为什么会影响计算机焦虑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敏 《考试周刊》2010,(11):164-164
随着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教育领域改革的主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教育在职业院校已经广泛普及.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今天,如何针对素质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占据的课程优势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和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计算机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唐雪暖 《中学理科》2007,(12):105-105
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艺型人才作为培训目标,要求学生除了具备本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今后的工作.计算机教学在学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计算机实验室是计算机及计算机相关课程实验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及应用能力的主要场所.抓好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质量.在当前职业教育形势下,该如何合理建设、利用和管理实验室?结合从事计算机课程教学、计算机室建设和管理的经验,笔者就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对艺术类学生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实现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演示同步开展的教改探索。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是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计算机信息网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普及到各行各业,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日常工具。在学校设置计算机学科让学生树立信息意识.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学习的窗口。计算机教学成为初中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学习思想.促进教师的教学和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变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素质教育的目标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一下如何提高初中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何珺 《河南教育》2009,(8):19-19
在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刚开始对计算机充满着神秘感.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深入.知识难度增大.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为此,计算机教师需要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进行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比较与分析了12个国家小学四年级学生的4种计算机活动中的差异,也比较了计算机活动中的男女差异;探索计算机活动与学生对学校、老师与同学态度的关系;讨论了计算机活动对每个国家小学生学业的影响.结果显示计算机活动有益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向信与学习兴趣,但并不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教育观念,从单纯教授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学生适应时代发展和计算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积极心理学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优点,体验积极的情绪,挖掘学生内部潜力,利用学生主观的积极体验,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适度的心理紧张态,感受学习中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巧妙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高速路"。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正逐步加大。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化的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能迅速适应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这是该专业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应用型本科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批改作业耗时耗力、教学内容太过重视语法、学生失去兴趣、编程调试能力几乎为零等.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教学各环节进行了改革.实例教学方式重在培养计算思维,在线评测系统作为练习和考试的平台激发学生兴趣、减轻教师负担,项目的完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师制可以实现课后问题的解决等.在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计算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教材处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优化计算机教材处理是提高计算机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情况、学生学习的优势与困难、教学特点,都与计算机教材处理的改进密切相关,教师要理解计算机教材和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增加、删除、修改教学内容和调整教学顺序,尤其要重视上机操作。  相似文献   

15.
成功教学法是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中有效教学法之一。通过深入了解学生原有基础,分层确定学习目标,设计任务驱动式教学过程,实施互助式小组研讨教学模式,采取着眼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从而身心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很多工程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来设计验证,目前各类学科都有自己的计算机仿真软件,且仿真结果与实际结果已非常接近,计算机仿真教学法就是把工程设计仿真软件应用于工科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实验,可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经历从实践到理论启蒙的认知过程,弥补常规的实验方法需要的实验条件较高、实验效率较低等缺陷。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进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探究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提出打破“Windows+办公系统(Office)”的内容模式,注重学以致用,超越计算机的工具性的功能,建构科学的课程模式,加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内容教学,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应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多维度的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statistics anxiety among female and minority graduate student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ir Caucasian counterparts. Both gender and culturally sensitive approaches to teaching statistics need to be developed to reduce student anxiety, especially in graduate programs that are dominated by women and minorities. The current study presents data on pre- and post-course statistics among female African American MSW students enrolled in a gender and culturally sensitive statistics course. A series of t-tests revealed that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levels of anxiety about statistics after the course.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ng gender and culturally sensitive approaches into the curriculum are discussed,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19.
“循序渐进,重点突出,三维二维互换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教学改革的方向。针对我校实际,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与三维二维互换教学,提高计算机绘图实践能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多样性,注重学生工程施工图的培养,绘图能力的培养与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20.
Notwithstanding the benefits that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offers to learning processes, the majority of learners in rural and township areas in South Africa either do not have access to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or they lack sufficient skills to exploit the benefits of ICT. This lack of skills and access to computers may lead to computer anxiety and low computer self-efficacy among undergraduates entering higher education. Low computer anxiety and high computer self-efficacy levels are important factors in assisting students to be academically successful in the present technological era.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assessed the computer anxiety,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attitude towards the internet among first year students at a South Afric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ta collection was done through a five section survey. The research revealed that students suffer from moderate computer anxiety; they have a moderate compute self-efficacy;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the internet is positive. The results, research contributions, and limitations are discussed, and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r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