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逝世之前曾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他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在钱老之问的背后,还有一个钱老之惑。故事是这样的:钱学森一辈子都不看电视。有一天,他因耳背,突然对儿子提出要买  相似文献   

2.
刘明源是中国著名的民族乐器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与刘天华、阿炳合称为"中国三大宗师","中国弓弦乐之圣手"。  相似文献   

3.
剑锋 《知识窗》2005,(4):26-27
安·莫洛·林德伯格是美国著名的女飞行员和作家.她的丈夫是美国著名飞行员、被誉为"空中英雄"的查尔斯·林德伯格.婚后她与丈夫一起架机飞行.她后来又投身写作,先后出版了十余部书,其中有回忆录、小说、诗歌和散文.评论家把她的书称为"小巧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4.
埃赫那吞法老(大约公元前1379—1362年在位)是古埃及历史上最著名的统治者之一,也是与"艳后"克娄帕特拉齐名的涅菲蒂蒂王后的丈夫,而戴面具的著名的图坦卡蒙法老很可能就是他的儿子。埃赫那吞因实施宗教改革闻名于世,他奇异的身形几千年后也成为世人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物理学家何祚庥院士在《环球》杂志上提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说法,著名环保人士汪永晨女士对此提出了强烈的反驳。这二位中国国内的著名人士在几大媒体上针锋相对的辩论观点越来越把公众读者群鲜明地分为了二部分。众多的学者、甚至是市民也加入进来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一时社会舆论颇为热闹。无疑这应该是21世纪到目前为止关于科学最有意义的一次公众参与的大讨论,这有些让我们想起也是在上个世纪初发生在中国学术界中关于"科学"与"玄学"的那场著名辩论。有趣的是那场辩论的起由也是由一名当时的国内著名科学家丁文江的《玄学与科学--评张君劢的<人生观>》一文所引起,后来又有众多社会上的著名学者、名流加入进来,如梁启超、胡适、唐钺、瞿秋白、吴稚晖、陈独秀、邓中夏等等。那场思潮辩论的结果是科学占了上风,似乎从此在中国这个传统文化深厚的国家里,曾占主导地位的"玄学"让位给了科学,或者说在人们的心里,已有的平衡被打破了。但今天的这场似乎是科学与敬畏大自然之争呢?在这一期的"科学与文化"栏目里,我们刊出二篇文章。一是著名的环保人士唐锡阳先生的文章,第二篇是北京几位在研究"科学"这一领域里很有自己学术思想的青年学者之间的谈话。显然这二篇文章的观点都是何祚庥院士观点的对  相似文献   

6.
提到荷兰,很多人会即刻想到郁金香,会想到"喜力啤酒"、"联合利华"等国际知名品牌,但很少有人会了解荷兰著名的"OVO三位一体",或知道荷兰目前是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争论,争论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尤其如此。本文回顾物理学发展史中那场著名的世纪之争——玻尔与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诠释的争论,说明正常的学术争论对推动科学创新是何等的重要。作为至今传为佳话的这个著名案例,留给我们有太多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对这场争论必要的人文思考,并结合当前学术界的若干实例,讨论科学研究中的"科学发展观"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西点军校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拒绝借口"。拒绝借口,是对学生责任意识和反省意识的回归的强烈呼唤,是对教师育人权利和责任的一份有力捍卫  相似文献   

9.
夏海燕 《知识窗》2010,(7X):32-32
<正>我国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在教育界传为佳话,给我们广大教师"鼓励是阳光"的启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  相似文献   

10.
<正>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国王,也是英国第二位女王。她是亨利八世的次女,于1558年继位;她政绩卓著,将大英帝国带上了新的高峰,开创了著名的"伊丽莎白时代",她也被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君主。然而,伊丽莎白一世终身未婚,被称为"童贞女  相似文献   

11.
德莱顿是英国著名的翻译家,提出了"诗歌翻译三分法"。本文结合杜甫《月夜》三个版本的翻译来运用"三分法",并赏析《月夜》三个版本的翻译。  相似文献   

12.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林荷 《今日科苑》2007,(23):67-68
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许鹿希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德珩与著名核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弟子劳君展的女儿、"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夫人。  相似文献   

14.
正《拉瓦锡和夫人》是18世纪欧洲绘画史上著名的双人肖像画,画中的主人公是被后世尊称为"化学之父"的法国著名化学家拉瓦锡和他的夫人。囿于我的兴趣和认知,对此画作出艺术性的鉴赏分析不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我只能从科学史的角度,对画中涉及的人和事,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潍城是著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文教繁荣、文风鼎盛,是历史上的潍坊"教育之母"。建设"教育潍城"是其掌握当前形势,基于自身发展特色,研判今后趋势提出的,存在一些困境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是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化的集中体现,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让课堂"活"起来,就是让每个学生学得主动、轻松、愉快,就是变"苦学"为"乐学";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7.
余玮 《发明与创新》2013,(2):31-34,1
"蓬莱仙境"走出的名门之后 杨起的父亲杨振声是"五四运动"的闯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也是著名教育家、文学家.在杨起出生的那年,正就读于北京大学的杨振声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因领头闯"赵家楼"而遭到反动当局的拘捕.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2,(15):43-44
河南赊店酒业有限公司是著名"赊店老酒"的生产企业,是河南省五十四家重点企业之一,位居中国500家最大饮料制造企业行列.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马克思也特别强调人总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的政治文明是与人的社会性相拌而生的,只要人是社会中的人,人就会是"政治上的人"。美国著名思想家来斯特.瑟罗说:"没有哪个重要的人类群体曾经生活在个人主义原始状态中,也没有哪一群野蛮人会聚在一起,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决定组织一个政府,只要人类存在,政治或政治组织就会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和谐社会与政治生活领域中的政治文明建设存有其内在的一致性与同一性。  相似文献   

20.
童光来 《今日科苑》2007,(11):69-71
"韩国人的祖先是中国中原地区的农耕人。"这一惊人"发现"出自韩国檀国大学生物系。该校著名的生物系教授金旭在前不久提出新的"韩国人起源学说",经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