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事实上,蔡元培既是我国非常有名的革命家与教育家,同时又是非常有名的翻译家。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与学习,从而使他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博大精深的翻译思想,与此同时,他又专注于翻译实践当中,从而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西方史学著作因具有受人关注的题材,又属于专题史、“问题史学”的产物,在我国掀起了西方史学翻译出版的热潮,从而引发了出版业有关史学图书出版的思考。我们既要把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多元化地致力于我国社会文化的整体构建,又要担负起对外来文化的选择、鉴别、消化的责任,致力于我国社会大众文化对史学著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西方童话在中国的百年译介经历了清末民初的开创期、五四时期的热潮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低谷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曲折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期.西方童话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通过梳理和分析中国百年来的西方童话翻译与传播历程,可以总结中国童话翻译的得与失,深化我们对童话尤其是中国童话内在特征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童话文学与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方文学翻译在引入西方优秀文学作品、促进中西方文学艺术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当前西方文学翻译的质量普遍不高.接受理论为提高西方文学翻译质量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文章分析了接受理论的核心思想,指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重视读者因素.  相似文献   

5.
王永梅 《大观周刊》2011,(18):36-36
谭载喜教授编撰的《西方翻译简史》自1991年出版以来,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与欢迎,并于2000年重印。2004年,谭载喜教授对该书进行增订.用大量篇幅对当代翻译理论进行扩充,由原书中只讨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更新至21世纪之初的西方翻译理论发展现状。《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更能反映出20至21世纪蓬勃发展的西方翻译理论的最新面貌,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因其文化传教策略和中国社会需要,开始在华展开翻译出版活动,创办了墨海书馆、广学会等一批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和出版了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在近代中国翻译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促进了我国翻译出版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林纾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从未学过外语,也不懂任何一门外语,但他却能够以惊人的能量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在他人口译、口授之下翻译完成了上百部西方文学著作,创造了中国翻译史上的一大奇迹。  相似文献   

8.
闫舒瑶 《兰台世界》2014,(4):137-138
薛绍徽不仅是中国第一位女翻译家。更是中国近代翻译西方文学的第一人。薛绍薇的翻译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态度严谨,用词恰当准确,忠于原著又并非一味的复述原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考察了周桂笙与西方文学翻译之间的历史奇缘,从坚持翻译救国的理念、将西方小说表现手法引入中国、开创白话翻译之先河等方面考证了周桂笙在翻译领域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薛绍徽不仅是中国第一位女翻译家,更是中国近代翻译西方文学的第一人。薛绍薇的翻译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态度严谨,用词恰当准确,忠于原著又并非一味的复述原著。  相似文献   

11.
清朝晚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翻译和推介活动非常频繁,也对近代中国社会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由翻译推介活动的客体、主体、翻译对策以及语言的变换形式几个方面对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的翻译和推介活动的特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不仅是一位散文家和诗人,更是一位卓著超凡的诗歌翻译家。在欧美留学期间,他对西方诗歌的热爱如痴如醉,大量翻译诗歌,累积了深厚的诗歌翻译思想。  相似文献   

13.
王法宁 《兰台世界》2012,(25):90-91
萧乾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及知名记者,一生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及西方文学的翻译工作,他向国内的读者翻译与介绍了西方优秀的文学作品,并撰写了300多万字的散文、特写及翻译作品等。萧乾在对西方文学作品翻译的选择与探索上有着其独特的视角,其翻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就是出于对青少年及儿童作品的偏好,并且翻译这个作品也能为青少年做一些启蒙性的工作,很有现实与教育意义。因此,萧乾翻译的《莎士比亚故事集》在1956年出版后,就广受欢迎与热评,并在第二年重新进行了印刷。作为中国知名  相似文献   

14.
周仁成 《出版科学》2013,21(2):107-110
民国以来的西方文艺理论翻译,为新文学的生产与创作建构起文学话语规则。然而无论是通过最初的日本中转还是后来的直接从原本翻译,都存在"西方化"与"本土化"的两难,在翻译上具体表现为转译、节译、改译与编译等问题。从出版的角度说,西方文论的兴盛多多得益于于现代出版业的繁荣。同时拥有外语背景与留学经历的现代知识分子积极加盟出版事业,也为西方文艺理论的翻译出版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5.
清末时期,国内掀起了学习西方法律的高潮,法律著作翻译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是我国近代法制建设中的重要历史现象。本文从设立官方翻译出版机构、统一中西之间法律词语的对应关系、培养法律翻译人才等方面考察分析了清末时期我国西方法律著作翻译的显著成就,并从促进新旧法制转型等方面指出了清末法律翻译成就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佘淑玲 《大观周刊》2011,(25):69-69
继翻译的文化转向之后,学者们将目光转向了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后殖民主义。它关注文本生成的外部条件.研究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权利话语关系.以及种族.身份认同,文化霸权等内容。斯皮瓦克是后殖民主义理论阵营的一个先锋。然而,在我国,她在翻译领域中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认识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为弥补这一不足。本文试图从她的阅读翻译论和政治翻译论两反面对其翻译思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意识逐渐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在其影响下,北美、欧洲和英国的翻译学者相继展开了"挖掘失落的女性作者和女性译者"的研究活动,其成果大大丰富了西方翻译史的研究,并成为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流派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初,西方女性主义翻译流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被陆续介绍到中国,并引发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热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对我国女性翻译史的研究仍是一片空白.本文对我国女性翻译史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作出了反思.  相似文献   

18.
晚清经世致用思想与翻译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波 《编辑之友》2005,(6):76-78
晚清的翻译出版是我国出版翻译史上的第三次高潮,这次高潮与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出版、明清之际的科学翻译出版不同,它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写照.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在国家深陷危难之际,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吸收西方文化经世致用思想,从而使晚清的翻译出版选题呈现出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傅雷早年留学欧洲,归国后因激愤于社会黑暗而闭门译书,并以翻译作为其几乎一生的职业。傅雷的翻译活动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初,翻译对象主要是以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为代表的西方文学大师的著作。  相似文献   

20.
何芸 《出版广角》2019,(5):59-61
邵洵美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新月派诗人、散文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其翻译出版活动在文学史和出版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从邵洵美的主要翻译出版贡献着手,分析了邵洵美的翻译出版实践活动及其翻译出版思想,并解读了邵洵美翻译出版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