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1942年3月1日是伪满洲帝国成立十周年,侵华日军为渲染"大东亚共荣圈"的团结友好气氛,命汪精卫以伪国府主席的身份率团赴伪满洲帝国首都新京(今长春),进行"友好访问",演出了一幕鲜为人知的大丑剧.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营口市档案局编研科深挖馆藏档案,发现日本侵略者侵华又一铁证——《满洲经济地图》,再次引起广泛的关注。《满洲经济地图》是1939年8月28日印刷、9月1日发行的彩色地图。地图大小为109×79cm,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东京小林又七本店印刷,印刷者小林又七。此图是伪满洲帝国政府特设满洲市情案内所发行,发行人奥村义信,编辑人河村清。地图用中文绘画,夹带少量日文。主图内容主要标记有伪满洲国19个行政区及各种粮食、家畜、矿物、药材,公路、铁路、定期航空线路等图标。  相似文献   

3.
1942年3月1日是伪满洲帝国成立十周年,侵华日军为渲染“大东亚共荣圈”的团结友好气氛,命汪精卫以伪国府主席的身份率团赴伪满洲帝国首都新京(今长春),进行“友好访问”,演出了一幕鲜为人知的大丑剧。  相似文献   

4.
<正>1932年9月15日,伪满洲国与日本签订《日满议定书》,将中国东北的主权大肆出卖给日本。伪满洲国外交总长谢介石竟然厚颜无耻地致电国联秘书长埃里克·德拉蒙德爵士,向他报送议定书的副本。次日,谢介石又给德拉蒙德爵士发电,报送他在《日满议定书》上的讲话。谨将这份恬不知耻的电文全文翻译如下,以供国内学者利用和批判!满洲国外交部声明长春1932年9月16日  相似文献   

5.
回忆与感受     
<正>我出生在农村中农家庭,父兄都是农民,以种地为生活来源。我上小学的时候,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伪满洲国时期。受的是奴化教育,不知道有中国,认为自己就是满洲国人。奴化教育灌输的是,日本亲善、一德一心、日满协和,大东亚共荣圈,皇帝陛下万岁,等等。把"汉语"改叫"满洲语",在教科书上看不到中国字样,让你不知道有祖国,屈服于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和奴役。中国人成了亡国奴,任人宰割,没有自由。遭受  相似文献   

6.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挟持下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年号为“康德”。1945年,日本投降,溥仪被苏军逮捕.于1950年移交中国.以叛国和协助侵略者发动战争罪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关押了近十年.学习、改造。改造皇帝,这可能是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事情。由于长时间的与社会隔绝,不通世故、不习劳作的溥仪闹出了一连串让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相似文献   

7.
国际联盟调查团在考察了中国和日本,特别是到中国东北进行了实地探访后,于1932年10月2日在日内瓦发表李顿报告书,拒绝承认伪满洲国,承认中国对东北的领土和主权。曾担任东三省省议会联合会议长的汉奸林鹤皋如跳梁小丑一般,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组织了一帮汉奸,以东三省各省民意代表及“满洲国民众生计会”的名义,致函国联,要求国联修正李顿报告书,承认伪满洲国。林鹤皋等汉奸的行为,真该被国人唾骂——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断脊之犬,狺狺狂吠!为揭露汉奸之无耻,故全文照录林鹤皋等汉奸操刀的几份文件,以供学界和民众批判!本文史料同样来源于国联档案馆馆藏之“满洲状况”档案。  相似文献   

8.
七七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越来越将掠夺战争物资重点放在伪满洲国,相继在伪新京、哈尔滨和奉天开办数所大中专学校,大力推行"满洲国建国精神""归源于东洋道德,以图王族协和,日满不可分,王道立国主义教育之实现"[1]692的教育方针,大力宣扬"日满是亲邦,日本是根,满洲是叶,根深才能叶茂"[2]5的殖民思想,精心挑选日本政客和伪满汉奸文人,组成"教科书统制编纂委员会",全面篡改教科书,鼓吹"满洲国"自古就是独立国家,与中国无关;大力宣扬"大和民族"是"天孙人种",是"最优秀的民族","满洲国人"要与日本"日满一心"、"日满一体",以便将"满裔"学生教化为日本帝国的"良民".  相似文献   

9.
<正>1932年3月9日,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1932年3月10日,溥仪以书信的方式,同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签订了出卖东北主权的《溥仪本庄协定》,可以说它是《日满议定书》的基本文本。规定伪满洲国的国防、治安、铁路、港湾、航空等由日本管理;日本所需设施由伪满援助;日本人可以充任伪满官吏,任职、解职均由关东军司令部决定。此  相似文献   

10.
郑瑞峰 《兰台世界》2016,(4):109-111
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帝国主义为控制中国东北的工业、农业、金融等重要经济部门,建立了伪满洲兴业银行,对资金进行掠夺,以建立起殖民地经济,为其侵略战争服务。本文就伪满洲兴业银行的产生背景、建立、发展以及消亡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博览会不仅是近代科学技术的展示会,也是西方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展示会。1925年的大连劝业博览会成为满铁对东北殖民掠夺的全方位展示。伪满洲国成立后的1933年"满洲"大博览会更是殖民者建构"满洲国"神话的祭典。  相似文献   

12.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后,炮制了一个傀儡政权,即所谓“满洲国”。“满洲国”1932年3月在长春成立,挟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3月称“满洲帝国”,“执政”改称“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时被推翻。 吉林省档案馆存有“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档案资料,《政府公报》就是其中一部分,现经整理缩微成胶片,以利开放利用。  相似文献   

13.
《兰台世界》2013,(Z4):152-153
<正>青城子铅矿是一座古老的有色金属矿山。从明朝嘉靖年间的"山石皆矿"到今天的"深部开采",近500年的时间里,它为人类奉献了多少财富已无从考证;它虽然有着国家大型企业的桂冠、东北第一铅锌矿的美称和丹东市企业纳税大户的记载,但它最辉煌的历史还是公元1943年5月8日,那一天,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御览了"满洲矿山株式会社青城子矿业所",在那条小山沟里,留下了皇帝的脚印。青城子位于凤城西北85公里处,东南  相似文献   

14.
朱屺锐 《兰台世界》2016,(23):105-108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入侵中国,陆续又建立了一些从地方到地区范围不一的汉奸傀儡政权。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化组合,只剩下伪蒙疆自治政府、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40年3月30日后蜕变为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汪精卫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笔者拟就华北日伪政权中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与组成进行一些探究和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市档案馆将小南天主教堂保存的《满洲帝国天主公教教务年鉴》复制件征集进馆。该年鉴的征集进馆不仅填补了馆藏宗教档案的空白,而且丰富了馆藏档案资源。《满洲帝国天主公教教务年鉴》共计7册,是中法文对照版。该年鉴详细记录了1935—1941年间满洲教区的各项基本情况。内容为两部分,第一  相似文献   

16.
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后,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它以"独立国家"的名义,与日本政府签订了出卖中国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随即,日本政府宣布声明,承认伪满洲国的国际合法性。执政溥仪为了答谢日本的仗义援助,特派外交总长谢介石为答礼专使,东渡日本谒见日本天皇裕仁,递交国书,并宴请日本朝野人士。2013年12月,见证这段历史真相的两件文物——谢介石的《晚宴邀请函》和《答谢词》被伪满皇宫博物院收藏。本文以这两件罪证文物为全新视角,全面揭示日本帝国主义,承认伪满洲国的交易内幕,深度剖析伪满洲国,卵翼于日本政权之下的傀儡外交。  相似文献   

17.
馆藏《满洲开拓农民入植图》为纵106厘米,横79.5厘米,二百万分之一比例尺图,并分别用满洲里、日本里和米突(国际公制)三种比例尺标注,是在昭和15年(1940年)《满洲开拓农民入植图》的基础上分别用黑、红、蓝、褐等四种颜色套色印刷。昭和16年(1941年)伪满洲国开拓总局、满洲拓植委员会、满洲拓植公社联合出版发行。图中用红色圆圈表示集团开拓民移住地,红色圆圈内的数字标注入植的次数;用红色圆圈加红色实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4月18日,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革命家苏日图走完了他历经沧桑却充满辉煌的传奇一生。从最初的伪满洲国兴安陆军军官学校学员,到日益觉醒而参加"八·一一"武装起义投入革命阵营,再到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苏日图谱写了自己追求进步的革命生涯,而"八·一一"起义正是他人生的转折点。考入兴安军官学校,接受奴化教育1942年初,高小毕业以后,苏日图考入了伪满洲国兴安陆军军  相似文献   

19.
《兰台世界》2019,(Z1):202-203
<正>一、鞍钢的历史沿革鞍钢的前身是1916年日本建立起来的鞍山制铁所,1933年成立昭和制钢所,鞍山制铁所并入昭和制钢所。1938年3月,满铁将所持昭和制钢所55%股份计110万股转让给"满洲"重工业株式会社(简称满业),昭和制钢所遂成为满业系统的企业。1944年3月,日伪决定将昭和制钢所、本溪湖煤铁公司和东边道开发会社合并为"满洲"制铁会社。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后,日伪时代的昭和制钢所即行停工,由原负责人保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站     
《出版参考》2009,(15):28-28
《日本最漫长的一天》半藤一利/著定价:28.00元杨庆庆王萍吴小敏/译重庆出版集团2009年3月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接着苏联红军挺进满洲(中国东北),日本帝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