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毛泽东年谱(中卷)》与抗日战争史研究刘益涛《毛泽东年谱(中卷)》(以下简称《年谱》)详细记述了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思想发展和生平业绩。由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年谱》也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史。特别是《年谱》依...  相似文献   

2.
陈道贵 《文教资料》2000,(3):133-136
江国贞《司空表圣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78年版,以下简称《研究》),据司空图诗文、同时人寄司空图之诗及有关史料,共考订与司空图交游者55人。罗联添《司空图年谱》(台湾学海出版社《唐诗文六家年谱》所收,以下简称《年谱》亦随文考订若干。笔者研读,受益非浅。然智者千虑,或有一失。兹不揣冒昧,欲献补正数例,以为求教之阶。 极浦 司空图《与极浦书》之极浦,《研究》、《年谱》均以“待考”处之。按,极浦乃汪极之字,杜黎均《二十四诗品译注》已指出。汪极,歙县人,大顺二年(891)进士及第(清道光八年刊本《歙县…  相似文献   

3.
本文共列举《元稹年谱》误编、漏编以及编年不确的诗文编年计约14首,在标示《年谱》编年疏误诗文之后,先全面引述《年谱》编年理由,然后笔者扼要指出《年谱》编年疏误所在,列举笔者的编年别说及其理由,从而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元稹诗文创作的本来面貌,为准确理解元稹诗文原意提供可信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共列举《元稹年谱》误编、漏编以及编年不确的诗文编年计约18首,在标示《年谱》编年疏误诗文之后,先全面引述《年谱》编年理由,然后扼要指出《年谱》编年疏误所在,列举笔者的编年意见及其理由。从而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元稹诗文创作的本来面貌,为准确理解元稹诗文原意提供可信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共列举《元稹年谱》误编、漏编以及编年不确的诗文编年计32首,在标示《年谱》编年疏误诗文之后,先全面引述《年谱》编年理由,然后笔者扼要指出《年谱》编年疏误所在,列举笔者的编年补正及其理由。从而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元稹诗文创作的本来面貌,为准确理解元等候诗文原意提供可信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共列举《元稹年谱》误编、漏编以及编年不确的诗文编年计约35首,在标示《年谱》编年疏误的具体诗文之后。先全面引述《年谱》编年理由,然后笔者扼要指出《年谱》编年疏误所在,列举笔者的编年初探及其理由。从而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元稹诗文创作的本来面貌,为准确理解元稹诗文原意提供可信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史学家陈垣先生(1880~1971),一生勤奋,写作颇富,所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史讳举例》、《吴渔山先生年谱》、《元典章校补释例》、《旧五代史辑本发复》、《释氏疑年录》、《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通鉴胡  相似文献   

8.
(宋)尹(火享)、陈亮、朱嘉、吕祖谦、周必大等与南宋中兴词人群体重要成员韩元吉的交游,在他们的年谱中均无记载,本文拟就此对(宋)黄士毅编《和靖先生年谱》、童振福编、颜虚心编、姜书阁编《陈亮年谱》、(宋)吕祖俭、吕乔年编《东莱吕太史年谱》、(清)王懋竑编《朱子年谱》、(宋)周纶编《周益国文忠公年谱》稍作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前《吕氏春秋》学术史、研究史方面的研究十分欠缺,存在很大研究空间。在元刊本《吕氏春秋》的基础上,明代刊刻出版了许多新的重要的《吕氏春秋》版本,在中国《吕氏春秋》学术史、研究史、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明初的一百多年,《吕氏春秋》研究一片空白,是"《吕氏春秋》研究史的冬天"。整个万历时期,是明代刊刻出版《吕氏春秋》重要版本最多的时期,是明代《吕氏春秋》研究史的高峰。万历之后,《吕氏春秋》赏析评点学术研究有逐渐成为主流之势。  相似文献   

10.
刘光第年谱     
刘光第年谱曾宪辉刘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顺人,晚清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衷圣斋文集》、《介白堂诗集》。1980年,巴蜀史研究会收集其遗著,辑为《刘光第集》(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祖籍福建汀州。刘氏先人,“忠于宋,耻仕元,由江西瑞金避地汀州,居长汀者...  相似文献   

11.
《三国志演义》残叶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了《三国志演义》明刊本残叶,认为该残叶刊行于成化、弘治年间;将残叶和嘉靖壬午本、叶逢春刊本、周曰校刊本、余象斗刊本作了比较,认为残叶在字上亲于嘉靖壬午本,疏于叶缝春刊本、余象斗刊本;认为残叶的存在打破了明初以来一百五十余年的“空白”,维护了《三国志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的传统见解。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年谱(中卷)》若干史实说明刘益涛编者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部详细论述毛泽东的思想和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年谱》使用了大量珍贵、翔实的档案材料,包括中央会议记录等最具权威的文献,...  相似文献   

13.
王维传世之作有诗三百七十余首,文六十余篇。历代各种刊本叙次或以类别或以体裁,编年者迄付阙如。明顾起经撰《类笺王右丞集》卷首有《唐王右丞年谱》,系年诗文各若干,为王维诗文编年之权舆。清赵殿成毕生致力《王右丞集笺注》,所撰《右丞年谱》系诗五十余首,文二十余篇,较顾谱精密,承前启后之功未可泯灭。王维诗文编年之难,除其生平出处尚有不少疑点而资料又匮乏外,亦与集中多山水田园篇什,一般无本事可考有关。笔者披阅王集之际,偶有所得,不忍废弃,日积月累,爰有是篇,约得诗二百首,文四十篇,于王维事迹亦间有补证。囿于学识,牵强附会在所难免,大雅君子幸垂教焉。  相似文献   

14.
《三国志演义》魏氏刊本是明代万历年间或万历以后的福建建阳刊本,它属于《三国志演义》二十卷本中的简本。它删减的内容主要是:细节描写,人物对话,人物出身介绍,正文中所插入的诗论等。魏氏刊本参照了杨美生刊本进行刊刻,二者有着共同的底本或祖本。魏氏刊本和美玉堂刊本之间的关系,以及美玉堂刊本和杨美生刊本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正> 关于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知抚州的时间,由于收入宋嘉泰刊本《张于湖集》附录的《宣城张氏信谱传》(陆世良撰于绍熙五年)谓“年未三十”(张氏生于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其后《宋史》便采此说入《张孝祥传》,今人宛敏灏先生撰著《张孝祥年谱》(初稿载1959年4、5期《安徽史学通讯》,修订稿载《词学》第2、3辑。以下简称《年谱》)承陆说定张氏知抚州在“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二十九岁”,并谓“绍兴三十年除知抚州,夏日取道南陵、鄱阳、余干赴任”,“绍兴三十一年六月去临川”,绍兴三十一年秋冬、三十二年整年至隆兴元年春均“在宣城”,“往来宣城、芜湖间”。我们知道,张孝祥于绍兴二十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近代中国史家群体中,吕思勉(1884—1957)以编著大量历史教科书闻名,他的《白话本国史》(1923年)、《新学制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924年)、《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934年)、《初中标准教本本国史》(1935年)、《更新初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1937年)、《中国通史》(1940年、1944年)等,对中学和大学的历史教育影响深远。民国时期出版的各种国史教科书,时人普遍认为乏善可陈,不能令人满意,而吕氏所编各种教科书算是适用些,但当时历史教育界批评吕氏教科书之声仍不绝于耳。且不说《白话本国史》因"贬岳称秦"遭受舆论界的广泛抨击,其他教科书亦多负面评论。如《新学制高中本国史》,曾被江西省会中等学校教师列为完全不满意者,(1)《复兴高中本国史》则有熊梦飞、张一纯、姜季辛、周谷城等批评。(2)遗憾的是,《吕思勉全集》以及《吕思勉先生年谱长编》皆未披露吕氏对批评者的回应文字。1927年陈恭禄曾在《时事新报》副刊"书报春秋"发表《挂帐式的本国史课本》,评论吕氏《新学制高中本国史》,稍后吕氏作《答陈君恭禄》一文,回应前者的批评。这是目前仅见吕氏公开回复批评者的文字,吕氏全集未收录,吕氏年谱长编也未记载。鉴于吕氏此篇佚文的特殊价值,现连同陈氏书评一并整理再刊,以便读者进一步了解吕氏的编史思想。  相似文献   

17.
近来阅读了,收在《古本戏曲丛刊》中的《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因书前题署:上饶余沪东校正,书林刘龙田绣梓,人们通称之为刘刊本《西厢记》.蒋星煜先生认为这个刘本《西厢记》的版本系统,是由徐土范刊本到熊龙峰刊本演变而来的,由于我个人的孤陋,对上述两个版本还没有看到过.现仅就刘刊本《西厢记》中的韵语念白,谈谈我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8.
今存黄正甫刊本《三国演义》是一个补配、拼凑晚出的本子,不可作为考证《三国演义》著作权的重要根据。张志和先生据黄正甫刊本论《三国演义》非罗贯中所作,其最初写定者应是南方人等等,不能成立。《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泰定三年(1326)左右。罗贯中是元末东原(今山东东平、汶上、宁阳一带)人,他的《三国演义》的著作权铁案如山,不可动摇。  相似文献   

19.
吴宇栋 《丹东师专学报》2010,(5):F0002-F0002,F0003
《刘熙载年谱》(以下简称《年谱》)是杨抱朴先生以2007年和2008年连续四期在《辽东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刘熙载年谱》为基础,补充、润色后的成熟之作:  相似文献   

20.
对耿云志著《胡适年谱》和曹伯言、季维龙编著《胡适年谱》进行对比阅读,发现两书侧重点各有不同,且都存在不少的错误.校勘这些错误,既为修订版提供依据,又为编撰新《胡适年谱》打下基础.胡适的文集、日记、书信是编年谱的重要史料,如何利用成为编好年谱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