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心概况岭南文化研究是华南师范大学的重要学术特色之一,积累深厚,成果丰富,影响广泛。早在1986年7月,学校就组织有关学科的专家,成立了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开展了多次学术活动,发表了多项有影响的学术成果。2004年9月,又以中文、历史学科的骨干教师为主,并整合哲学、教育等专业的科研力量,重新组建了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集中力量开展  相似文献   

2.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2007年11月9日至12日,“岭南文化与岭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九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五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是我省唯一的以岭南文化为研究对象的重点研究基地。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华南师范大学的学术特色和优势领域之一。 1986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取得了丰硕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近年国内多个地区地域文化研究的再度兴盛,已具有一定学术基础并酝酿着突破的岭南文化研究也有再掀热潮之势。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吴承学、翁筱曼发表《“岭南学”刍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正式提出了“岭南学”的概念并首次进行“岭南学”学科建构的理论探索,引起了学界关注。笔者以为,作为学科意义上的“岭南学”概念的提出,是颇有学术见地也是有重要意义的,这可能是将一般意义上的岭南文化研究提升到新的学术层面的一种努力,也可能是岭南文化研究在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学术积累、学术史反思之后进行新探索、寻求新发展的一种表征,也有可能带来岭南文化与学术研究的一次显著进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贯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推动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有效整合校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关资源,“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近期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著名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兼任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文轩教授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3.
由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与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的“巴蜀文化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0月 2 5— 2 7日在四川成都召开 ,来自北京、陕西、重庆、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 5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收到学术论文 50多篇 ,就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取得了一批引人瞩目的学术新成果。1 巴蜀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及巴蜀文化的界定标准巴蜀文化是长江中上游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吴庚舜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认为 ,巴蜀文化和齐鲁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湘楚文…  相似文献   

14.
由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广州师范学院历史系、《世界历史》杂志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学术讨论会1998年10月日12至15日在广州举行,正式与会代表50人,提交论文33篇.会议期间,代表围绕着“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中外交流史”和“世界历史学科发展”三个中心议题就一些学术和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自由、热烈讨论.下面就根据代表提交的论文和会议中的发言对会议的学术成果作一大致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2009年12月11—14日,“2008—2009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学术年会暨语言接触国际研讨会”在广东潮州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主办,韩山师范学院承办,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协办。会议由新任的第七届会长邵敬敏教授主持,副会长林伦伦、张玉金、周小兵、屈哨兵以及秘书长李炜教授都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术传承、文明互鉴与话语构建——中文研究生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与实践”为中心,阐释十二字育人理念,总结育人措施。立足四川大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着力解决研究生普遍存在的“三个不够”问题,即基础不够、贯通不够、创新不够,以学术传承为基础,创新中西融通育人举措,主张建设研究学派,开启了师生共创机制的中国话语创新与中国学派构建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文研究生培养的川大模式。  相似文献   

17.
结合“广义修辞学”类著作、教育部名栏“修辞学大视野”、修辞学专刊相关论文进行互文对读,梳理广义修辞学成果在个人、团队、学科三个板块的汇聚情形,发掘学术事实背后蕴含的学科意识和学术关怀.  相似文献   

18.
学科教师教育研究有助于拓展教师教育研究对象、推进新时代教师教育体系重构,为实现一流学科教师培养的目标提供学理支撑,有助于摆脱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自我矮化与双边缘化的困境,构建学术学科教育与科目学科教育的学科教师教育的互动关系。对此,提出学科教师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各学科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等阶段在内的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教育,且具有跨学科属性的学科,具有作为中小学“教授科目”的教师教育以及作为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学术学科”的教师教育的双重学科内涵。本研究确定了学科教师教育研究的对象,明确了学科教师教育研究关涉的学科间关系,构建了学科教师教育研究的三螺旋生成路径模型,确立了学科教师教育作为国家事业、专业实践、研究领域的三重价值属性。需要对不同学科教师教育开展长期持续稳定的研究,充分关注并对接国际学科教师教育研究前沿,吸收前沿科学技术与文理学科自身学术成果,推动“双一流”建设高校参与学科教师教育。  相似文献   

19.
《思想教育研究》2012,(5):43-43
由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研制的“2011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学术论文指数排名”及《研究报告》已于日前正式发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中,涉及期刊198种,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学术评价主要是对其学术研究能力和成果以及学术道德的测评与估价。大学教师学术评价之所以复杂,原因至少有两个:首先,在大学中,不同领域和学科之间缺乏一致或公认的评价标准;其次,即便在同一学科之内,知识也越来越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我们不能忽视“文化忠诚”、“学科情结”、知识的不确定性及其所带来的“谁来评价”之类的问题对大学教师学术评价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