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是翁方纲所写的《四库全书总目》初稿,对于《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中很大部分是翁方纲所辑录的资料长编,前人未注意到其长编的价值。事实上,长编所载之书名、作者、卷数、序跋、印鉴、版本信息、翁方纲校语等信息对《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借以考证作者生平、底本信息、书名流变、书籍流传、内容删改及《四库全书》馆臣之校理意见。  相似文献   

2.
李娟 《现代语文》2007,(8):127-128
《四库全书》的编纂,从清朝政府乾隆二十七年(1772)开始,历时10年.在纂修期间,馆臣分别为每书撰写《提要》,并把这些《提要》放在各书前,把这些《提要》分类编排,编成《四库全书总目》(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相似文献   

3.
焦竑是晚明最负盛名的学者之一,其籍贯在各书中说法不一,经考证其祖籍为山东日照琅琊人,后因远祖焦朔受封,占籍南京应天府上元县旗手卫。焦竑著作等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其著作十六部,其中十三部被列入存目中。根据各书存目提要,归纳出三点原因:与儒家学说相悖;受李贽思想影响;著作内容不佳。最后就《国史经籍志》提要内容从体例、成书过程和馆臣评价三个方面对该书的价值重新作了相对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申奎 《文教资料》2014,(30):70-71
乾隆三十八年,在“稽古右文”的旗帜下,敕命纪昀等人开馆纂修《四库全书》。文渊阁本《汉书》正是形成于此时。《汉书》在底本的选择上,虽是以武英殿本为底本,但并不是对武英殿本的直接钞录。另外,汉书每卷末所附《钦定四库全书考证·汉书考证》,对于当代《汉书》研究具有重大价值。然而学术界一直对文渊阁本《汉书》存在着误解,因而不能很好的利用文渊阁本《汉书》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荟要》的文献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选本,二书同时纂修。而它成书于《全书》之前,专供皇帝御览。该书选其精华,移录存真,分类自成体系,缮录校勘均采用善本,书写规范工整,校勘层层把关,极少讹误,校记简明准确,足资考证,书目提要言简意赅,颇多见解,具有重要的献价值。  相似文献   

6.
《春秋》是儒家的经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史学地位。随着历史的发展,《春秋》也在不断的演变发展,文章将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春秋》在目录中的变化看目录学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之集大成者,但由于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以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对《四库全书总目》中《唐子西集》提要多处讹误的辨证为例,梳理馆臣在编写提要时出现的知识性和观念性两类舛误,并对馆臣评价唐庚与苏轼关系失实的原因进行探究,帮助进一步了解《四库全书总目...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为王栐《燕翼诒谋录》、费枢《廉吏传》所作《提要》颇有误漏,余嘉锡《四库提要补正》亦未之及,特作补正。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三种提要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乾隆年间撰修《四库全书》时,形成了三种有所区别但又紧密相联的提要:分纂提要、书前提要和《总目》提要。分纂提要乃各分纂官分头执笔所作,反映了各家之长、不同风格的学术观点以及各异的政见。书前提要是列在《四库全书》所收各书卷首的提要。本以分纂提要、书前提要与《总目》提要相比较,以见三关系,进而认知清廷纂修《四库全书》的本质以及清廷的封建专制。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提要》是中国古代较好的目录书,为四库馆总纂官纪昀所手定.清江藩《汉学师承记》卷六说:"《四库全书提要》、《简明目录》皆出公手."《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也有"余作《四库全书总目》"的话,可见,纪昀本人也是把《四库全书提要》作为自己的著作的.《四库全书提要》的初稿,是由四库馆各纂修官分头执笔,前人有"戴东原(震)主经,邵南江(晋涵)主史,周书昌(永年)主子,纪文达(昀)主集"的说法.戴震、周永年的分纂稿已经看不到了,我们拿现存的邵晋涵《提要分纂稿》与纪纂的《四库全书提要》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许多有意义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程溶《耐寒斋诗钞》在国内几部大型目录书中的著录一直存在出入,《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载已较为准确,但没有指出前代目录书中的缺漏,这导致新出《安徽文献总目》也沿用了《皖人书录》中“道光二十二年”的失载。根据考察,《耐寒斋诗钞》有道光二十五年刻本和民国钞本两个版本留存。通过比较不同目录书中的差异和对两个版本进行比刊可知,“道光二十五年”是正确的成书时间。《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著录对象并非“家刻本”,而是民国钞本,因此其统计的诗歌数目是钞本存诗数目。  相似文献   

12.
《全唐诗》是唐代诗歌的总集。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介绍,它的成书过程大致如下:  相似文献   

13.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由其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看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4.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叙录朱熹的《诗集传》时,态度暧昧,笔调多有回护。这正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崇尚汉学、遵从《诗序》、反对聚众讲学的学术批评态度的表现,但由于康熙朝崇朱的余波辐射,和朱熹治学重视训诂考索的特点,又契合了四库馆臣崇实黜虚的思想心态,所以《总目》在《诗集传》叙录中采取了一种出脱回护的笔法。  相似文献   

15.
由《汉书·艺文志》 《隋书·经籍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集部目录出发,可观测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学思想的发展历程.汉代作为文学起步期,文学思想具有强烈的政教实用色彩;隋唐文学全面繁荣,文学思想趋于独立近情;清代文学进入集大成的总结阶段,文学思想体现出理性正统化特点.由汉至清,中国文学及文学思想在总体走势上趋于进步,但无法从根本上脱离正统意识形态的束缚,有关纯文学的研究活动未能成为经史之外的独立学科.  相似文献   

16.
《四库全书》之《贞素斋集》“提要”中有四处错误。实际上 ,舒不是秩满调丹徒校官 ,而是服阕 ;《华阳稿》并非不存 ,而是保存在后来编成的《贞素斋集》里 ;《贞素斋集》的底本不是嘉靖本 ,而是源自嘉靖本的抄本 ;《北庄遗稿》不是舒远、舒逊二人的合集 ,而只是舒远的作品集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分贮七阁,供士人阅览。随着时问推移和学术文化发展,各类学术著作不断涌出,于是为《四库全书总目》续编,以著录《四库全书总目》成书后新出之著作,遂成为学者们新的需求和目标。在一系列《四库全书总目》的续作中,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是很值得重视的,但是长期以来却被学界所忽略。本文就《郑堂读书记》续接《四库全书总目》的特征及其优长之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顾怡 《文教资料》2014,(31):41-43
本文以中华书局1965年影印出版的浙江杭州刻本《四库全书总目》为底本,并参考武英殿本《总目》,通过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收版本的存目书的比较研究,找出《总目》清代别集存目提要中存在的书名、卷数、作者及内容方面的讹误和疏漏之处几则。  相似文献   

19.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是我国一部收录丰富、行文简洁的古籍提要目录,学界却往往因《总目》之经典而对《简目》的价值估计不足。该书体例简明,省略了小序,只有书名和部类等精要的内容。作为目录学入门书籍,《简目》实则更加便于查阅我国古代经典书籍,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体系。  相似文献   

20.
《喻巴蜀檄》是司马相如散文名篇,《史记》、《汉书》、《文选》均载录,但文字并不完全一致。《史记》、《汉书》、《文选》各注本、近年出版的《司马相如集校注》也大都提到《喻巴蜀檄》诸本文字间或有异,但并未对歧异处全部加以解释,甚或解释有误,乃至有未提及其歧异处。本文即对《史记》、《汉书》、《文选》所载《喻巴蜀檄》进行校读以及试作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