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徐”是缓慢、慢慢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书>慢慢地:列车~开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是:形慢慢、缓慢>大幕~拉开。“徐”的本义就是缓慢,它的反义词是“疾”。《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徐  相似文献   

2.
"一面"这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可单用,也可连用.从这个解释看,"一面"连用时,只能用两次.  相似文献   

3.
"风景"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这样的用例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4.
曹起 《现代语文》2006,(4):122-12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中所收录的以"零"开头的词语有:  相似文献   

5.
"背书"?谁不知道,就是背诵念过的书,是中小学生经常性的功课.这个意思谁都懂. 但是,在金融领域"背书"有一个特殊含义,不是每一个人都清楚.<现代汉语词典>对此的解释是:"票据(多指支票)背面的签字或图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二章第二节的释义是:背书是指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可见这是个专业用语.例如:  相似文献   

6.
"煌煌"与"皇皇"这两个词,形近音同但义不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煌煌"是形容明亮,例如明星煌煌;"皇皇"有三个义项,其中之一是形容堂皇、盛大,例如皇皇文告,皇皇巨著等,但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中,人们往往在该用"皇皇"的地方误用了"煌煌",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几乎到了积非成是的地步.例如:  相似文献   

7.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第五大题的现代文阅读<话说知音>一文中的第二段的开头一句是"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的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这一句中的"出神入化"运用有误.<现代汉语词典>释"出神入化"一词义为:"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以为"和"认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 《现代语文》2004,(3):12-13
"以为"和"认为"历来被认为是一组同义词,辞典里对这两个词的注释也往往用"互训"的办法. 我们查阅了十五部比较权威的词典,其中九部纯粹是从语义层面上进行注释的.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认为]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  相似文献   

9.
一、苏教版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习作3"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可是,儿子却中途辍学回来.""辍学"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中途停止上学."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学业未完而停止上学.""缀学"这两种解释都已包含"中途"的意思在内.  相似文献   

10.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200页,以下简称<现汉>)对"出挑"的解释是:"动(青年人的体格、相貌、智能向美好的方面)发育、变化、成长."但最近翻阅<人民日报>等报刊,发现"出挑"用作这一释义的不多见,用作表示以下两种意思的例子倒是很常见:一是用作形容词,表示"漂亮、出众、与众不同",二是用作动词,用于建筑领域,表示"悬挑、横向悬空".请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偶翻<现代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发现该词典的665页对"抑"注释时使用例句错误,其注释是这样的: 抑,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各版<前言>、<说明>和<凡例>中对"词、词汇、语汇、词组、词语、语词、成语、熟语"等语言学术语类词语使用情况的梳理,在与该词典正文对这些词语的解释进行对照发现,其词典<前言>等对这些词语运用不当和词典正文对这些词语释义不当等问题.深层原因是词语的释义没能吸收新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教父"(godfather)是西方宗教一个常见术语,<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两个词义都是本源义:①基督教指公元2-12世纪在制定或阐述教义方面有权威的神学家;②指天主教、正教及新教某些教派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男性监护人.由此看来,由"god"与"father"组合而成的"教父"一词饱含崇高、威严与神秘的色彩.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一)前人的认识 前人对"那么"的认识并不一致.<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那么"有三个词性:指示词,代词,连词.<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只收录了"那么"的连词用法.金立鑫(1988)对"那么"的词类归属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那么"仅仅是代词,不存在连词"那么"和副词"那么".  相似文献   

16.
说"惟"与"唯"     
<现代汉语词典>列惟独、惟恐、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等词,并认为这里"惟"同"唯",即不仅"惟一"或作"唯一",其他各条皆然,这样就形成了八组异形词.<词典>以"惟~"为首异形词.杨春女士的专著<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附录"<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异形词总表"中,这些异形词均失收,且不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列.因此,对它们进行溯源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一、工具书必不可少 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小学时人人手中有一本<新华字典>,高中学生如果没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那对学语文是绝对没有好处的.因为汉语的词汇恰恰是以双音节词为主的,它适合于中学生.  相似文献   

18.
刘娟 《现代语文》2004,(3):43-43
"拾级而上"指的是逐级登阶.大多数人习惯读作"拾(shi)级而上","拾(shi)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①把地上的东西拿起来;捡.②收拾.用其中的任何一个义项来解释"拾级而上"的"拾"都是不合适的,要想弄清"拾"的意义,我们先要明确一下"拾"的读音.  相似文献   

19.
边小玲 《现代语文》2008,(2):120-122
语言系统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反映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系统的规范词典,为适应语言变化发展的情况,也需要不断修订.基于此,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基础上修订后正式出版发行.第4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了许多来源于方言的词语,第5版又作了新的调整和改动.本文主要考察以下内容:2005版<现代汉语词典>在方言词方面都作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反映了什么语言事实,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20.
一 <论语.为政>:"子曰:'君子不器'."[1](p30) <论语>中的"君子"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道德品质意义上的"君子",另一种是指身份和社会地位意义上的"君子",这句话中的"君子"显然是指前者,因为其中并非表述一个事实,而是蕴含着某种道德上的训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