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根据Jos.Giraldi 1890至1896年在中国陕西省采集的青藓属标本13份,1896至1898年Carolo Mueller发表了青藓属的13个新种。笔者向佛罗伦萨大学植物标本馆借阅了上述类群的标本,其中主模式标本9份,等模式标本3份和由C.Mueller鉴定的标本1份。经过对这些标本逐一鉴定并进行形态性状的测量,本文订正了部分学名,提出了3个新异名,1个新组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阐述内蒙古地区不同林地生境下分布的青藓科植物类型发现维管植物群落类型对青藓科植物分布的指示作用,以及青藓科植物对不同林地生境的生态选择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青藓科的7种1变种(Brachythecium planiusculum,Eurhynchium coarctum,E.serricuspis,Rhynchostegium leptomitophyllum,R.longirameum,R.pallenticaule,R.subspeciosum和R.subspeciosum var.filiforme)的模式标本。提出了3个新组合(E urhynchium longirameum,E.filiforme,Bryhnia serricuspis),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编研(中国苔藓志》第七卷的过程中,发现柳叶藓科中的圆叶湿原藓Calliergon megalophyl- lum Mikut.、毛叶镰刀藓 Drepanocladus trichophyllus (Warnst.)Podp.和牛角藓宽肋变种Cratoneuron filicinum (Hedw.)Spruce var.atro-virens (Brid.)Ochyra为中国首次记录,而沼生湿柳藓 Hygroamblystegium noterophi-lum (Sull.et Lesq.)Warnst.属错误鉴定,所有以前被定为该种的中国标本应改为牛角藓宽肋变种。  相似文献   

5.
中国羽藓科植物自19世纪起即有报道,但迄今才进行首次全面校订,现知中国有17属和71种 (包括1亚种)。本文主要就其中7个属:薄羽藓属、牛舌藓属、小羽藓属、麻羽藓属、毛羽藓属、沼羽藓属及锦丝藓属中的一些种属名称作修订和新增补。文内涉及1新种、3新异名(含1属的新异名和2个种的新异名)和1新中文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藓类植物的幼嫩孢蒴为材料,对秦岭地区14种藓类植物的染色体作了观察,并对其中的长尖提灯藓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如下:细叶真藓Bryum capillare L.ex Hedw.n=10;长尖提灯藓Mnium lycopodioides Schwaegr.n=6,核型公式为n=6=3m+3sm(1SAT)侧枝匍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T.Kop.n=6;梨蒴珠藓皱叶变种Bartramia pomiformis  var.elongata Turn. n=10+2m;细枝羽藓Thuidium delicatulum (Hedw.) Mitt. n=11;尖叶羽藓Thuidium philibortii Limpr. n=10+1m;褐黄水灰藓Hygrohypnum ochraceum (Wils.) Loesk. n=10;钩枝镰刀藓Drepanocladus uncinatus (Hedw.) Warnst. n=7+3m; 黄叶细湿藓Campylium chrysophyllum (Brid.) J. Lange. n=10;林地青藓Brachythecium starkei (Brid.) B. S. G. n=16;多褶青藓 Brachythecium buchananii (Hook.) Jaeg. n=6;扁枝小锦藓Brotherella yokohamae (Broth.) Broth. n=9+2m; 粗枝藓Gollania neckerella (C. Mull.) Broth. n=7; 暖地金发藓, Pogonatum fastigiatum Mitt. n=7;其中粗枝藓和扁枝小锦藓的染色体数尚未见报道;林地青藓和多褶青藓的染色体数与所见报道的结果不同:其余10种与前人报道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东北产6种藓类的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数进行了报道。结果如下: 羽枝青藓Brachythecium plumosum (Hedw.)B.S.G.,n=15;钝叶绢藓Entodon obtusatus(Mitt) Jaeg.,n=11;东亚绢藓E.okamurae Mitt,n=11;丛本藓Anoctangium aestivum(Hedw.)Mitt., n=13;真藓Bryum argenteum Hedw.,n=10;尖叶美喙藓Eurhynchium eustegium(Besch.)Dix.,n=20+2m,其中前三种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的先民创造了十二生肖这一古老而又通俗的传统文化,并将十二地支形象化,更影响了植物的命名方式,由此出现了植物名称动物化和形象化的特点。这与西方枯燥的植物拉丁文命名方式相比,不知要有趣多少,正所谓"草木有情"。今年是鼠年。粗略一算,与"鼠"字"沾亲带故"的植物还真有不少呢。鼠尾藓在藓类植物中的青藓科里,有一种长得极像老鼠尾巴的鼠尾藓。其枝条呈圆条形,极似鼠尾,便被形象地称为鼠尾藓。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高领藓属Glyphomitrium(高领藓科Glyphomitriaceae)一新种——卷尖高领藓G. tortifolium Y. Jia, M. Z. Wang & Y. Liu。它因体形大,叶片卷曲和雌苞叶具长尾尖而与G. elatum Takaki相似,但是又因它植物体更大,叶片狭披针形,雌苞叶在骤尖基部两侧略凹陷而区别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检视了存放于标本馆的西藏产的中华高地藓Astomiopsis julacea(Besch.)Yip&Snider之后,发现以前记录于该地区的标本均属错误的鉴定。目前为止,本种尚未发现在西藏分布,仅分布于云南和重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半个世纪以来对金佛山近2000号藓类植物标本的鉴定,现确定金佛山藓类植物有40科,133   属和245种(包括4亚种、9变种和1变型)。其区系成分以东亚成分为主(33.77%),其次为温带成分   (28.57%)及热带、亚热带成分(24.68%)。文内还全面分析了金佛山藓类植物区系及我国南北8个山区藓   类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用排序方法统计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与非相似性系数,并着重就金佛山藓类植物区  系的过渡性特点作了探讨,提出在该山区与其邻近地区,存在一个苔藓植物东亚特有属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比较了光合作用的荧光光谱和荧光动力学在苔藓植物的原始种类和进化种类之间的异同。原始的和进化的苔藓植物具有发射波长相同的室温荧光光谱,其发射高峰位于686-690nm(来自光系统Ⅱ)和736-740nm(来自光系统Ⅰ)。  而它们的低温(77K)荧光光谱有三个发射峰:F687-689和F697-699来自光系统Ⅱ,F723-734来自光系统I。 前两个峰在原始的和进化的种类中基本相同。  按第三个发射峰可把被测的苔藓植物分为两组:发射峰在725nm左右的有细牛毛藓、长肋对齿藓、对齿藓、斜叶芦荟藓、密集匍灯藓和地钱,它们是较原始的藓类和较进化的苔类;发射峰在732nm左右的有细枝羽藓、东亚金灰藓、鼠尾藓、鳞叶藓、粗枝藓和美灰藓等较进化的藓类,也有较原始的钝叶匍灯藓。已知光系统I核心复合物CPI的77K荧光发射峰在722nm,而CPIa(核心复合物与外周天线复合物)和LHC-I(外周天线复合物)的发射峰在730nm。这说明在苔藓植物进化过程中,光系统Ⅱ比较保守;而光系统Ⅰ有所变化,原始的藓类主要含有光系统Ⅰ核心复合物,而较进化的藓类才含有较完善的外周天线复合物。光合作用荧光动力学分析表明,在原始藓类和地钱中具有较低的光系统Ⅱ活性、光系统Ⅱ的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光合碳同化和潜在的光合量子转换效率;而较进化的具有较高的活性和效率。 但是,原始的密集匍灯藓也具有较高的活性和效率,而进化的美灰藓却具有较低的活性和效率。这可能表明这两种植物是由原始向进化发展过程中的中间类型。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Wagner平面分异法(Wagner Groundplan Divergence Method),对中国东北 泥炭藓植物14个种和1变种进行了种系发生的探讨。根据所选出的21个泥炭藓不同部位的 形态学和解剖学的性状特征,将其同已知的姐妹群或其它邻近群的同源特征系列中的相应性 状做比较并遵从物种的个体发育顺序、类群趋向等标准,确定性状梯度极向,即找出祖征和衍 征,以期较系统地、定量地描述泥炭藓属种系发生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泥炭藓的14种和1变种中,Sphagnum magellanicum 最为原始,S. girgensohnii 和S.fimbriatum 最为进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国真藓属Bryum Hedw.13种孢子的形态特征。根 据外壁纹饰可分为:类型I,棒状突起顶端圆钝;类型Ⅱ,棒状突起顶端尖或具微突起;类型Ⅲ,棒状突 起顶端膨大成半球形。根据孢子直径的大小,可分3个类群。以上显示了物种间的遗传分化及其相似 性,证明真藓属确为一个自然分类群,真藓属孢子的形态比丝瓜藓属Pohlia Hedw.进化。这给苔藓的孢子形态研究及分类和系统演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5.
刘鑫 《西藏科技》2023,(11):22-28+101
苔藓是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山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亚高山冷杉林地表两种优势度最高的藓类为对象,通过标记并测量锦丝藓和塔藓的生长量和氮磷含量,初步探究了它们的氮磷利用效率。结果显示:锦丝藓的氮磷利用效率均略低于塔藓,但种间并无显著差异。锦丝藓和塔藓的氮利用效率分别为90.25 g g-1和102.34 g g-1,磷利用效率分别为837.73 g g-1和941.47 g g-1。此外,两种苔藓表现出不同的养分利用策略,塔藓的氮磷生产力更高;而锦丝藓的氮磷滞留时间更长,具有较保守的养分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我国丝瓜藓属Pohlia两新种,即产自云南的明齿丝瓜藓 P.hyaloperistoma Zhang,Li &; Higuchi和产自西藏的疏叶丝瓜藓P.macrocarpa Zhang,Li&;Higuchi。前者主要特征为蒴齿透明无疣,后者孢子体大型且雌雄异株。  相似文献   

17.
点点滴滴     
叶上开花的植物一般人总是认为,植物的花朵是长在枝条上的。有没有叶子上开花的植物呢?也许有人说,昙花的花朵,就是生在叶片上的。其实,这只是一种误解。昙花是仙人掌科的植物。它的祖先,由于长期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叶子已经退化,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我们看到的昙花的“叶片”,其实是它的茎。然而,在自然界中,的确有叶子上能开花结实的植物,青荚叶就是其中的一类。青荚叶是属于山茱萸科的植物,有青荚叶、中华青荚叶、四川青荚叶和喜马拉雅青荚叶  相似文献   

18.
郑哲民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昆虫分类学专家。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无脊椎动物学,昆虫分类学及蝗虫分类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分类学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几十年来,郑哲民教授为采集蝗虫标本踏遍了除台湾、西藏外的30个省区,共采集和收集标本8万多号,蝗总科昆虫近500种,为建立蝗虫研究室打下了雄厚的基础。60年代,他利用5年的寒暑假,到上海图书馆、上海昆虫所、北京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等单位手抄回5000多页蝗虫分类最基本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推动西藏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引进了高产、优质专用型青饲玉米新品种“科青一号”、“科多四号”、“科多八号”并分别在拉萨、山南、林芝、日喀则四地(市)进行试验示范种植。试验表明:“科青一号”等三个品种均适合我区种植,但以“科青一号”最佳,推广潜力也最大,其出苗率高、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抗逆性强、食口性好、持绿期长、利用率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进行青贮后是各种食草动物的极佳饲料。  相似文献   

20.
科技商城     
赤藓糖醇的开发及其应用 赤藓糖醇(1、2、3、4-丁四醇)是一种四碳糖醇,甜度相当于蔗糖甜度的75%。它在酱酒、酱类、葡萄酒、干酪等发酵食品中存在,食用菌类和水果中也含有微量赤藓糖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