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科学生活》2010,(7):8-10
<正>700年后地球会怎样?在2009年公映的美国科幻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或译为《机器人瓦利》)中,有这样的场景:距今700年以后,由于人类无度地破坏环境,使地球变成了漂浮在太空中的一个大垃圾球,而所有的地球人都已经分乘巨大的飞船离开地球,移居太空;地球上满目疮痍,除了满坑满谷中空无一人的摩天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众》2008,(9):22-23
影片故事发生在2700年,由于人类无度地破坏环境,地球此时已经成为飘浮在太空中的一个大垃圾球,人类不得已移居到太空船上,并且聘请Buy n Large公司清除地球上的垃圾,等待着有一天垃圾清理完重新回到地球上。  相似文献   

3.
王鲲 《百科知识》2009,(15):15-16
自机器人诞生之初人类便一直存在着“机器人恐惧症”的想法,但机器人真的快征服地球了吗?真正伤脑筋的,是所谓的“人工智能”。但在担心机器人比人类聪明使人类失去存在的必要,或是机器人奴隶反抗人类主人之前,我们先要问的是,人工智能有可能吗?还是先来看看机器人的历史吧!  相似文献   

4.
太空环境保护自从前苏联于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被人类送入空间轨道的太空飞行器已经超过4500个,由此产生的废物一直在地球外空间运转。这些被称为“太空垃圾”的废物将长期污染外层空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最近公布一份报告说,有些太空垃圾可以在空...  相似文献   

5.
2003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彼得·沃德和华盛顿大学天文学家唐那德·布朗利在他们的著作《生死地球》一书中语出惊人:5亿年后,地球将因太阳温度不断升高而被“烧焦”,人类拯救地球和自己的唯一办法是,通过一种“引力弹弓”技术将地球慢慢推离太阳。两位专家的观点立即引起科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晨光 《今日科苑》2006,(11):21-24
当捷克科幻作家卡·恰佩克1921年首次使用“机器人”这个词时,他绝不会想到今天的机器人世界会演变得如此多姿多彩。今天,超过100万的家用机器人和110万的工业机器人正在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代替人类从事高精度、高危险或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本刊特意选择了几款最新开发的机器人,以飨广大读者。壁虎机器人这只名为Stickybot的“壁虎机器人”有着4只“粘乎乎”的脚,  相似文献   

7.
广闻博见     
机器人首次在南极洲探险在经过了数月的“见习驾驶期”之后,名为“流浪者”的机器人终于在南极洲一处冰川覆盖的平原上单独行动了。这台机器人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一项科研成果,该机器人主要是依靠自身的坚实装备来探测冰层中的岩石,寻找陨石。这次试验探险标志着人类首次使用独立的四轮机器人寻找坠落到地球上的地外物质。  相似文献   

8.
《金秋科苑》2013,(22):47-47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越来越被自己产生的垃圾所苦恼,包括在外太空的卫星碎片清理也成为了一大难题。太空垃圾就是所谓的轨道碎片,简单的说就是人类在探索宇宙过程中,被有意或者无意抛弃在宇宙空间的各种残骸和废物。在2007年,中国的一次火箭测试发射,在大气层也造成了众多太空碎片。  相似文献   

9.
太空机器人应运而生 英国科幻小说作家亚瑟·克拉克有句名言:“在宇宙中,人类并不孤独。”虽然人类探索地球以外宇宙空间的旅程充满危险和挑战,但同时也为机器人发挥作用提供了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10.
蝌蚪互答     
2013年第8期彭越读者问:未来机器人有可能被大量制造出来,如果哪一天人类灭亡了,机器人会不会统治世界?我想机器人是不会统治世界的。在最后一个地球人临死前,所有的机器人都会尽全力保护他,这是必然的,因为机器人不能看到人类受伤害而袖手旁观,每一个机器人的生产目的都是为人类服务,一旦没有了人类,它们存在的意义也就荡然无存。当然它  相似文献   

11.
2780年,地球。到处堆积如山的垃圾,尘土伴着塑料袋漫天飘飞,废弃的大楼摇摇欲坠,显然,这里已经不再是人类的家园,也没有一个人影——哦,不,等等,有一个小家伙,个头小小的,身体像个铁盒子,两只夸张的眼睛像两个灯泡装在铁盒上,两条轮轴就是双腿。瞧他正在用铁片手将垃圾通通刨进铁皮箱的肚子里,然后压制成一个个方块,再把这些垃圾块整齐地码成一座大山。他,就是垃圾清洁机器人——瓦里。  相似文献   

12.
从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科学家就一直痴迷于机器人的设计与幻想。不过,机器人的出现是为了协助或替代人类进行更好的工作,现在大多数的机器人仍然是硬邦邦的“硬汉”。对于机器人来说,“硬”还是“软”的选择是近年来才出现的一个问题。人类正在不断扩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出软萌如“大白”的机器人,这种利用柔性材料来制作的机器人,被称为软体机器人。  相似文献   

13.
城市垃圾填埋场,加油站和一些工农业污水的地下渗漏,在不停地向人们的生活环境中扩散着有毒污染物,污染了土壤和地下水,被人们形象地称作地球上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城市垃圾填埋场和加油站这两颗毒瘤,以其量大面广而著称.历来是地下水的污染大户.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日益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可能在20年或30年后,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和人类做朋友了。“聊天机器人”、“家务机器人”、“伴侣机器人”将使人类的生活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15.
<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21年报告显示:1950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累计生产约92亿吨塑料,其中塑料回收率不足10%,约有70亿吨成为塑料垃圾。预计到2040年,全球每年将有约7.1亿吨塑料垃圾被遗弃到自然环境中。美国《科学进展》杂志警告,2050年,地球上将有超过130亿吨塑料垃圾,蓝色地球可能变成“塑料星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预测,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将超过鱼类,这不仅威胁海洋生态环境,也会危及人类。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航天50年的历史中,人们把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物体、仪器送上了太空,其中一些已经落到了地球上,在落到地球上的这部分物体中,一部分着陆了,还有一部分在地球的大气层中燃烧掉了。只有极少的一些物体挣脱了地球的重力引力,飞向了新的世界,在更广阔的宇宙中翱翔巡游去了。但还有更多废弃的卫星、火箭助推器残片及其他航天器的碎片仍然滞留在地球轨道上,无休无止地围绕地球作漫无目的地运转。太空碎片的危害1983年,美国女宇航员萨莉·赖德乘坐“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遨游太空中进行例行观察时,突然发现航天飞机一个观察窗的外层玻璃被打得粉…  相似文献   

17.
一个由机器人统治的世界很可能不再仅仅是科幻小说或者电影中出现的场景了。英文中的robot(机器人),是从斯拉夫语“劳役、奴隶”一词派生出来的,并在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于1922年搬上纽约舞台的戏剧《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首次出现。今天,机器人的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可以做很多重复性的手工劳动,干家务活,照顾老人或者孩子,清理房间等。目前,有150万个机器人真空吸尘器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机器人漫游者被送往火星执行地表探测任务。微软研制出具有看护儿童功能的机器人泰迪熊,另一个微软机器人SmartPhlow则可以监控交通路况。机器人骆驼骑手也出现在了中东地区。在将来,很多危险的工作都将交由机器人来完成,比如清除有毒废弃物。那些特别研制的类人机器人,可以成为孩子的玩伴或“老师”。机器人已经无所不能地渗透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变得越来越“聪明”,人类对机器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将来掌控世界的,是人类,还是机器人?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垃圾大国。据统计,在1998年,美国人总共扔掉了2亿吨垃圾,平均每人约750公斤,迄今为止,除了深埋和向深海倾倒外,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处理垃圾的办法。除了这些所谓“良性的固体垃圾”外,美国工业界每年还向天空、水里和地面排放、倾倒超过110万吨的有害物质,像含铅化合物、铬、氨和一些有机溶剂。其它国家的垃圾排放量虽然比美国少一些,但它们处理垃圾的方法与美国大致相同。科学家预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也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垃圾,它会给地球带来巨大灾难。可是在自然界,垃圾会自然消灭。生态系统中的某一…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概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克鑫 《软科学》2000,14(1):30-32
一、概述垃圾为人类活动所遗弃的废物,凡有人存在的地方便会有垃圾,凡地球上有的东西垃圾中都有。垃圾是所有废物的总和,垃圾是全世界的一大公害,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最集中的地方是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城市,自它诞生之日起便有垃圾的产生和堆集。我国考古发现,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些城镇已有了专门的垃圾堆放场所。这说明城市垃圾在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联合国人口统计资料预测:20世纪末世界人口将有70~80%聚集到城市。我国城市人口1982年统计约占206%,1985年全国有324个城市,1988年上升到431个,总人口…  相似文献   

20.
安利 《百科知识》2015,(2):24-25
<正>自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至今,各国已发射了5000多颗卫星、火箭、探测器等航天器,同时形成了3000多吨围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科学家指出,目前在低地球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密度已经或即将达到相互碰撞的临界点,清理太空垃圾迫在眉睫,世界各国的研究机构为此设想了多种富有创意的"扫垃圾"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