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1960年起,我国一直关注着国外的月球与行星探测的进展。经过近35年的跟踪研究,又经过10年的综合论证,我国的月球探测规划为“探、登、驻”三个阶段。“探”月阶段(命名为嫦娥工程)又划分为“绕、落、回”三期。2004年1月23日,温家宝总理亲自批准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立项,月球探测二、三期工程已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重大专项。绕月探测是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对月球进行全球性、整体性与综合性探测。绕月探测的工程的目标是:突破与验证月球探测的关键技术,如轨道设计和地-月飞行技术、远距…  相似文献   

2.
《科学中国人》2011,(23):5-5
欧阳自远,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35年生于江西吉安,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他积极参与并指导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具体设计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被誉为"嫦娥之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的月球探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月球探测是我国航天活动发展的必然选择,将成为我国航天事业的第 三个里程碑,自20世纪60—70年代的第一次月球探测高潮后,迎来了“重返月球”的又一次 月球探 测热潮,以开发利用月球上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矿产和空间环境资源等为最终目标。 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月球探测的技术能力,首期工程的科学目标包括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r 、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  相似文献   

4.
畅想月球     
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一个真实的月球;第二、当前月球的探测发展趋势和全景;第三、我们国家月球探测对策和规划;第四、我们国家月球探测工程,现在已经命名叫嫦娥一号。它的科学目标、以及当前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深空探测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中国探月工程用20年的时间圆满完成“绕、落、回”并升级形成“勘、建、用”的新构想;同时,世界各国的月球探测发展已呈现出常态化和商业化的趋向。月球水资源的探测研究利用引发了各国和航天机构之间的广泛兴趣和激烈竞赛,成为科技制高点上的新焦点。月球水能够帮助揭示地月系统乃至太阳系形成演化的关键过程,是行星科学研究的前沿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月球水资源的开发能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燃料和保障人类在月球上长期生存,是各国各机构扩展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利用地外资源造福人类的必然选择。文章结合月球水资源的探测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我国深空探测工程和行星科学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月球探测工程分为“绕、落、回”三期实施。其中一期即绕月探测工程,其主要科学探测任务是对月球开展全球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科学探测.包括以下4项科学目标: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在这4个科学目标中以全月球数字地图和三维立体影像图的获取为重点目标,结合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和空间环境探测的成果,既与国际月球探测的发展趋势接轨,又有自己的创新特色。本文将主要介绍中科院在绕月探测工程中主要获得的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嫦娥二号”正在征程.作为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第一步,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的科学探测成果也不断涌现。各种专利十余项,正在申请的有近60项。  相似文献   

8.
相关资料纵观世界各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历程,月球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因为月球是研究地球、地——月系和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的关键对象,月球还具有可供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各种独特资源,也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  相似文献   

9.
赵晓展 《金秋科苑》2010,(20):19-19
2010年9月20日,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发布消息称,月面3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异和张钰哲,这是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10-10
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成功从172万公里外深空传回第一批科学探测数据。目前,嫦娥二号卫星状态良好,各类飞控事件执行正常,剩余推进剂约115千克。  相似文献   

11.
从深空探测大国迈向行星科学强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伽利略1609年将望远镜指向星空迄今,已逾400年。1959年苏联"月球2号"首次抵达月球,开启深空探测时代。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首次载人登月,催生建立行星科学。纵观人类深空探测60年,先后出现两次探测热潮、两个深空探测大国(美国、苏联)。苏联领先又衰落,仅留给历史一个深空探测大国的背影,而美国成功转型为深空探测强国,至今在世界行星科学最前沿领航。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作为正在发展中的深空探测大国,我国应该怎样立足国情,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行星科学强国之路?文章参照历史,梳理现状,畅想未来,给出我们的思考:大力培养行星科学人才,尽快实现科学引领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中国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卫星,要说不紧张、没压力那是不真实的。这毕竟是中国人的千年梦想。"国防科工委宣布,2007年下半年将择机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后的一天下午,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在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世界一些主要航天国家再次把目标对准月球,对月球探测又重新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自己的月球开发计划,国际联合开发月球可能成为21世纪继空间站之后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已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并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2012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月球车”将在月球上的某个月海登陆。在2006年10月31日开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中国月球车首次现身。在实验室里,这个重要角色的学名是“月球探测远程控制机器人”。  相似文献   

15.
历时5个多月的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于2006年2月10日评选揭晓,由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书法作品被最终确定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志。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案非常简洁明了.凸现中国特色。它以我国书法的笔调抽象地勾画月球.人的脚印踏上月面,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一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据我国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向大众传媒披露,中国“嫦娥一号”卫星及运载火箭将于今年年底运抵发射场区,2007年春择机发射、为了使广大青少年读者明了探月的科学意义,我们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先生撰写了下面这篇文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中国已完全具备开展月球探测的能力,并计划在13年内实现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2012年,中国月球探测“嫦娥工程”中最重要的角色“月球年”将在月球上的某个月海登陆。在2006年10月31日开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中国月球车首次现身。在实验室里,这个重要角色的学名是“月球探测远程控制机器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月球探测 推动科学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袤深邃的宇宙,明月悬挂。从远古的蛮荒岁月到现代的科技文明社会,她见证着人类发展的每一步。百年寻梦,千年憧憬,从朦胧,到清晰;从顶礼膜拜,到冷静审视。不断地与大自然奋争搏斗,不断地接近真理的终极,月亮,终于走下了虚幻的神坛,成为人类遥远而亲密的朋友。翘首仰望,秉烛话月;飞出地球,遨游太空……当前,探索月球,开发月球资源,建立月球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必然趋势和竞争热点。我国在发展人造地球卫星和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与时俱进,适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月球探测将成为我国空间科学和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在2006年第12期杂志的本期焦点栏目中,我们跟随着专家的视线感知着月球,揭开混沌,还以澄明。这里,请继续与我们学海漫步,体会并思考,回顾与展望——人类探月那一个个历史性时刻,中国“嫦娥工程”的划时代意义与各个阶段任务……月球探测,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创新与发展,为人类创造着无穷的福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探月万事俱备,首次成本控制在10亿元内 月球探测从1976年以后沉寂了近18年.一方面是因为大家意识到,虽然人类登上了月球,但耗资太大,效率太低、探测水平不高,所以必须要采取新的思路、新的技术和新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有冷战结束和前苏联解体的因素.经过总结和反思,198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提出"又快、又好、又省"新的空间探测战略,1989年老布什宣布要重返月球.1994年,美国发射了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科学研究上都具有更高水平的"克莱门汀号"环月探测器,不但开始了全月面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的探测,并意外发现了在月球南极区水存在的信息,从而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即将于2007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第一颗绕月卫星,不走前人的老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北京大学作演讲时说,目前中国探月工程进展顺利,大部分探月仪器的初样已经研制成功,到2017年前后,我国要全部完成各种不载人的月球探测任务,接下来就是载人登月计划了。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07-I0007
<正>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oscosmos)负责人奥斯塔朋科称,Roscosmos计划在2020年代末至2030年代初开始进行全面月球探测。在俄罗斯副总理罗戈津主持的一项政府会议上,奥斯塔朋科称,"到2020年代末,Roscosmos计划完成超重型运载火箭的测试并启动全面月球探测工作。届时,Roscosmos将根据无人太空探测器的探月成果,选定月球探险和月球基地最为有利的位置。""俄罗斯月球探测任务的预备工作已经开始了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