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规则有氧运动对中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内皮素-1(ET一1)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以探讨运动降压的机制.方法:12名中老年轻度高血压患者进行10周规则的快走加高血压体操运动,分别于运动前后测试受试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血浆ET-1和血清NO的含量.结果:运动后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减少(P<0.05);血浆ET-1含量降低(P<0.01):血清NO含量升高(P<0.05);ET-1和NO的比值(ET-1/NO)降低(P<0.05).结论:提示中等强度的规则有氧运动锻炼对高血压患者损伤的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腹主动脉Apelin和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抽取20只大鼠并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正常运动组(Y组)。其余大鼠喂以高脂高糖饮食并腹腔小剂量注射链尿佐菌素的方法建立Ⅱ型糖尿病模型。建模后,随机抽取20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n=10)和糖尿病运动锻炼组(DME组,n=10)。Y组和DME组大鼠进行无负重游泳运动(60 min/次,6次/周×6周),6周后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NO浓度、腹主动脉Apelin含量及NOS活性等指标;利用RT-PCR法检测腹主动脉中NO、Apelin、t NOS、e NOS和i NOS的mRNA表达。结果 (1)与C组相比,DM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P<0.01)、血清胰岛素显著上升(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下降(P<0.01);腹主动脉Apelin含量(P<0.01)、i NOS活性(P<0.01)明显增加,而总NOS(P<0.01)、e NOS活性(P<0.05)和血清NO含量(P<0.01)显著下降;Apelin(P<0.01)和i NOS(P<0.05)mRNA表达上调,t NOS(P<0.01)、e NOS(P<0.05)和NO(P<0.01)的mRNA表达下调。(2)与DM组相比,DME组大鼠空腹血糖(P<0.05)和血清胰岛素水平(P<0.01)显著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P<0.05);血清NO含量(P<0.01),腹主动脉总NOS(P<0.01)和e NOS(P<0.05)活力显著上升,且i NOS活性(P<0.05)显著低于DM组;腹主动脉Apelin(P<0.05)含量显著下降;Apelin(P<0.05)mRNA表达下调,而t NOS(P<0.01)、e NOS(P<0.05)和NO(P<0.05)mRNA表达上调。结论Ⅱ型糖尿病大鼠腹主动脉内皮细胞生成NO的功能降低,从而反射性引起腹主动脉Apelin含量显著增多,出现"Apelin抵抗"。有氧运动锻炼可以显著改善Ⅱ型糖尿病大鼠腹主动脉生成NO的功能,降低Apelin含量,增强了Apelin/NOS/NO的舒血管效应。  相似文献   

3.
牛磺酸对大运动量训练后大鼠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大运动量训练后机体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影响,对SD大鼠进行为期8周不同运动量的游泳训练,并给大运动量训练后的大鼠补充牛磺酸,测定血浆ET和血清NO含量、血清SOD 活性和MDA 含量。结果:1、1 h的运动训练可使大鼠血浆ET含量下降,使血清NO 含量显著升高,且ET/NO 比值显著下降。2、2 h的运动训练可使血浆ET含量显著升高,血清NO含量显著降低,ET/NO 比值显著升高。3、研究表明,机体内血浆 ET含量与 MDA成正相关,与 SOD/MDA成负相关,血清NO 含量与MDA 成负相关,与SOD 活性和 SOD/MDA 成正相关。4、大运动量训练后补充牛磺酸,可以抑制机体氧自由基的生成,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并使大鼠血浆ET含量降低,血清NO含量升高,ET/NO 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游泳运动对高蛋氨酸饮食造成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大鼠血液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以及对血管内皮舒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4周龄SD大鼠30只,每组10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蛋氨酸饮食组(M)、蛋氨酸饮食运动组(MT).普通组喂食普通饲料,蛋氨酸组喂食3%蛋氨酸饲料.运动方式为第1周的第1天运动10 min,以后每天递增10 min,到第1周第6天增至60 min;第2周每天递增5 min,到第2周第6天增至90 min,以后的6周每天持续90 min的游泳.酶联免疫法测试血浆Hcy,放免法测试NO、总NOS、6-Keto-PGF1α和TXB2.结果:M组Hcy和TXB2显著高于C组(P<0.01),同时M组NO、总NOS和6-Keto-PGFlα显著低于C组(P<0.01),表明大鼠内皮舒缩功能出现紊乱.随着8周的游泳运动干预,MT组Hcy显著降低(P<0.01),同时MT组的总NOS、6-Keto-PGFlα显著高于M组(P<0.01),TXB2显著低于M组(P<0.01),内皮舒缩功能有所改善.结论:8周的高蛋氨酸饮食可导致血浆Hcy显著升高,进而引起内皮舒缩功能障碍.但是通过8周游泳训练,能显著降低高蛋氨酸大鼠的血浆Hcy水平,提高总NOS和6-Keto-PGF1 α含量,降低TXB2含量,改善内皮舒缩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对女子拳击运动员血清NO、NOS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观察训练周期中女子运动员血清NO、NOS活性的变化,了解拳击训练对女子运动员血清NO、NOS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血清NO含量、TNOS、cNOS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系统训练可提高女子拳击运动员血清NO、NOS水平,对于保护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充羊肚菌对大强度耐力运动大鼠不同组织中NO、NOS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强度耐力运动训练,通过补充羊肚菌对比实验,观察大强度耐力运动后大鼠不同组织中NO、NOS含量的变化。结果:运动服药组肝脏组织中NO含量低于运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服药组心肌组织中总NOS酶活性低于运动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服药组肝脏组织中总NOS酶活性明显低于运动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充羊肚菌可以改变大鼠体内心肌组织和肝脏组织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改善运动大鼠心脏和肝脏中血管收缩状态,使血管舒张,血供增加。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不同运动训练对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一氧化氮(NO)代谢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分别对有氧训练者、无氧训练者和普通大学生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安静状态时,2个训练组血清中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氧训练组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定量负荷后,无氧训练组NO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有氧训练组,NOS活性有氧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高于无氧训练组;力竭性运动后,有氧训练组NO高于无氧训练组和对照组,2个训练组NOS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有氧运动训练或无氧运动训练均可提高人体在不同功能状态下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长期有氧间歇运动对SHR血压、BRS、血管紧张素(AngⅡ)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有氧运动组(AE组)和有氧间歇运动组(AIT组),每组20只。分别运用有氧运动和有氧间歇运动对AE组和AIT组进行8周的干预,之后对所有组的血压、BRS、血浆中AngⅡ和NO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干预后AIT组的SBP和DBP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略低于AE组,并分别存在特别显著性的差异(P<0.01)和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0.05)。AIT组的BRS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E组,且分别存在特别显著性的差异(P<0.01)和比较显著性的差异(P<0.05)。AIT组血浆中的NO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略高于AE组(P<0.05)。AIT组血浆中的AngⅡ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和略低于AE组(P<0.05)。结论 AIT能够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NO和降低AngⅡ的合成与分泌,增强血管的顺应性、舒张能力和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有效控制SHR的血压随龄上升和BRS随龄下降,且效率要高于同等运动时间的有氧运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分析了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影响的现状,提出有氧运动能明显降低血浆ET含量,升高血清NO含量,使ET/NO比值下降,对增强心肌泵血功能和心肌有氧能力,改善心肌和骨骼肌等重要组织的血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艾灸对运动时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史曙生 《体育科学》2002,22(6):92-93,103
通过对运动员进行穴位施灸处理,并以西洋参作为对照,观察运动时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经过两个月的施灸处理,结果表明艾灸可以明显提高运动时血清一氧化氮的含量和血清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提示:灸法可以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加强机体对运动性疲劳的消除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与运动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强扩血管物质,近年来倍受人们重视。笔者介绍了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NOS)在人体中的产生、调节及其他生物学作用,并重点综述了体育运动对NO、NOS的影响。这些结果对深刻认识低氧训练以及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等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与运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NO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本文主要阐述了NO在运动系统中调节血流量,糖转运,在肌肉疲劳和关节炎中的作用,以及运动训练的强度,时间和训练水平对NO的影响,并展望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几十年中,关于运动和铁代谢的关系已经做了大量广泛的研究。虽然目前对于运动是否会导致真正的铁缺乏或缺铁性贫血仍没有达成共识,所得的结果也不一致,但根据已有的文献分析,可以认为运动本身并不会造成所谓“运动性贫血”,但确可引起低铁状态。运动引起的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增加可能是运动性低铁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由于NO合成不是一条闭合环路,产物C it对反应存在负反馈调节,因此,只有在增加精氨酸供应的同时清除瓜氨酸,才能促进NO合成。“瓜氨酸—一氧化氮循环”是细胞内保持精氨酸补充与瓜氨酸清除处于动态平衡的途径。在小肠、肾、脾、脑、血管平滑肌等肝外组织或细胞,虽然不存在完整的尿素循环,但存在尿素循环中的一些酶,如A S、AL,它们能将NO合成的终产物瓜氨酸重新合成精氨酸,供NO S再利用。一般来说,在生理状况下,除肝组织结构性表达丰富的A S、AL外,其他细胞只有微量的A S、AL活性,在受到免疫刺激的病理条件下,A S、AL可与iNO S共同表达,但其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不一。与肝实质细胞尿素循环的高效性和各酶连接的紧凑性相比,非肝细胞的“C it-NO cycle”是低效的,其低效性原因尚不可知,很可能对于大多数细胞来说,细胞外精氨酸提供了诱导性NO的大部分底物。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综述法对NO与学习记忆的关系、运动与学习记忆的关系以及运动与NO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深入了解运动与学习记忆及NO三者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慢性低氧及训练对大鼠的影响,取健康SD大鼠28只,随机分成4组:(1)常氧对照组(NC),(2)常氧训练组(NT),(3)低氧安静组(HC),(4)低氧训练组(HT)。其中HC、HE两个低氧组每天保证22h生活在模拟4000m高原的低氧舱(氧浓度12 7%),NT、HT两个训练组则每天进行跑台训练1h。28天后,各组均于安静状态下宰杀、取血,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结果可见:28天后,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安静组(HC)和低氧训练组(HT)大鼠血清NO浓度有较显著的降低(P<0 10),而常氧训练组(NT)下降不显著;另一方面,慢性28天后,与常氧对照组(NC)相比,常氧训练组(NT)及低氧对照组(HC)NOS活性虽有上升,但差异不显著;低氧训练组(HT)NOS活性则明显低于NT组及HC组(P<0 05)(P<0 10),这说明低氧及运动两种因素的效应并非是简单的叠加,可能相互抵消。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运动与动脉粥样硬化--一氧化氮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靓  许豪文 《体育科学》2003,23(4):111-113,119
运动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机制是多方面的。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无机小分子,具有显著的抗动脉硬化作用,在动脉硬化时存在一氧化氮系统的功能下降。运动能改善机体一氧化氮系统的功能,对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及表达、L-精氨酸的转运、一氧化氮活性均起到促进作用。运动对一氧化氮系统的调节作用可能是运动防治动脉硬化的一个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介绍了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对中枢神经系统中NO含量的影响,并综述了NO与运动训练的研究现状及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NO在将来的研究方向,为改善运动员运动性中枢疲劳及全民健身提供一定的神经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