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燕萍 《青年记者》2017,(26):111-112
任白涛是我国最早研究新闻学的学者之一,他从辛亥革命之后开始从事新闻实践和新闻学术研究.任白涛的新闻学相关著作包括《应用新闻学》《国际通讯的机构及其作用》《抗战期间的新闻宣传》《日本对华的宣传政策》及《综合新闻学》,是我国近代学术成果较多的新闻学者之一.  相似文献   

2.
白润生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新闻学研究学者.他孜孜不倦,勤于探索,为我国民族新闻学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迄今为止,他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纲》、《民族报刊研究文集》、《中国新闻通史纲要》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曾参与编辑或撰稿的报刊有《万国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晨报》、《时事新报》、《庸言》、《大中华》、《解放与改造》等,他的一生积累了大量的办报经验和新闻思想,可以说是他是我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集大成者,我们研究他的思想,来对比当今报刊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戈公振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卓有建树的记者和新闻学者.他先后在旧中国有名的大报——《时报》和《申报》工作将近二十年,同时潜心进行新闻学和报刊史的研究,撰写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撮要》等著作.一九二七年初至一九二八年底,他用自己的积蓄,游历了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考察并研究了这些国家的新闻事业.回国以后怀着爱国热枕,为改进我国的新闻事业奔走呼号.本篇介绍他回国以后不久,在上海复旦大学、大夏大学的演讲.这个演讲稿原载  相似文献   

5.
李贽李贽(1527-1602)明代思想家,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福建泉州人.做过二十来年的小官,晚年著书讲学.他的著作甚多,其中主要的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以反抗封建礼教而著称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也主要表现在这一方面.他对历代封建统治者崇奉的儒家经典采取怀疑、轻蔑以至否定的态度.他认为儒家  相似文献   

6.
美国新闻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的亨利·鲁斯,一九六七年去世了.在他生前,已有一本题名为《伟大的一对》描述他的身世的小说问世.前年又有人写了他的传记,题目很俏皮:《鲁斯的时代、生活、幸福》——《时代》、《生活》、《幸福》正是他亲手创办的,在美国发行量很大的三大杂志.出生于中国,发迹于《时代》在甲午战争后,美国曾派了很多耶稣教牧师来中国传教;这些牧师中有鲁斯的父母.一八九八年鲁斯也就在他父母的传教地区——我国山东潍县呱呱落地了.鲁斯幼年在中国受教育,因而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对他都有一定的影响.直到十岁左右他才回到美国读  相似文献   

7.
梁萌 《兰台世界》2013,(11):128-129
贾宪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创立了贾宪三角以及在增乘开方等方面都作出巨大贡献,曾在朝廷里任过左班殿直.同时,他还撰有《黄帝九章算法细草》9卷,《算法古集》2卷,《释锁算书》等书.  相似文献   

8.
范长江同志(1909年—1970年)是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他的丰富的采访经验,已成为我国新闻界的宝贵财富。范长江原是一个穷学生。30年代初期,他在北平求学时,为了维持生活,开始向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投稿。1934年初,《晨报》聘请他为特约通讯员,他的卓越才华开始显露出来。不久,天津《大公报》聘请他为固定撰稿人,专门撰写文化教育方面的新闻。但范长  相似文献   

9.
赵春亮 《兰台世界》2012,(28):10-11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他6岁入私塾接受早期国学教育,11岁时即可熟背《十三经》,20岁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21岁赴欧洲留学.傅斯年自1927年海外学成归国从事教研工作直至1950年病逝,23年间为我国历史,语言、考古等专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作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他一生出版学术专著70余部;组织参与了前15次殷墟考古工作;组织清理研究大清档案资料.在档案学领域,傅斯年也颇有建树.他在《史学方法导论》、《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等历史学专著中,提出了很多关于档案编撰、整理、利用等独到见解,在为历史学研究添砖加瓦的同时,也丰富和推进了我国档案事业.他的档案思想至今仍是我国档案研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恽逸群同志(1904—1978),江苏武进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从三十年代起先后在上海、香港等地的新声通讯社、《立报》、《生活日报》、《译报》、《导报》、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任职.抗日战争胜利,进入解放区后又在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大众日报》、《新民主报》担任领导职务.建国以后,担任《解放日报》总编辑、华东新闻学院院长、复旦大学新闻系系主任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新闻政论写作,笔锋犀利、见解卓越;同时,潜心于新闻学的研究和新闻教育工作,著有《新闻学讲话》一书(1947年7月冀中新华书店出版).这个《讲话》是一本仅三万余字的小册子.在当时  相似文献   

11.
顾颉刚毕生致力于对《尚书》的研究,这是他疑古思想产生的起源,是他古史层累理论提出的基础,更是他整体学术的核心所在.顾颉刚为教学之需,编有四部《尚书研究讲义》,撰有《尧典著作时代考》.他所著《尚书大诰译证》,为后来者提供了整理和研究《尚书》的范本.  相似文献   

12.
两宋之间的洪适是一位政治上颇有抱负的大臣,同时也是文学上极具造诣的大家.他的《隶释》既是我国古代金石学名著,又是一部文献学力作.但目前对此尚无全面深入的研究,在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洪适和他的《隶释》作出较为深入、全面的探讨和允当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赵洪星 《青年记者》2017,(14):116-117
萧乾是我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翻译家.尽管有着多重身份,但记者一职对他来说无疑是最重要的.1933年,萧乾从辅仁大学英文系转到燕京大学新闻系,选择了“跑江湖的旅行记者”事业.1935年7月毕业以后,萧乾即受沈从文、杨振声的推荐进入《大公报》,这是萧乾“一生工作最久的地方”①.作为一名编辑,他相继负责了天津及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的编辑工作.然而,萧乾更希望通过在《大公报》的工作扩展自己的视野,因此他迫切地希望外出采访.在这一过程中,萧乾的新闻作品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和特色.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现代报刊史上,邹韬奋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新闻战士、著名的政论家、出版家.他从1926年10月接办《生活》周刊起,陆续创办了《新生》、《大众生活》、《永生》、《生活月报》、《生活月报周刊》、《生活星期刊》、《抗战》、《抵抗》、《全民抗战》和香港版《大众生活》,从事新  相似文献   

15.
一所大学,正是因为拥有一大批学高德重的大师才更显文化底蕴.朱祖延先生(1922-2011)就是这样一位大师.他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是我国著名的辞书学家、文献学家,曾任湖北大学古籍研究所第一任所长,兼任中国修辞学会第一届副会长等职务,曾获评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他一生主持过多项国家大型文化建设工程.曾编撰《汉语大字典》、《尔雅诂林》、《汉语成语大词典》、《汉语成语辞海》、《引用语辞典》、《引用语大辞典》等,为我国辞书事业作出卓越贡献,获中国辞书协会首届“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16.
陈锦华同志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领域的重要领导人,在我国经济领导工作岗位工作了几十年,为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国事续述》一书2012年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陈锦华同志2005年出版的重要著作《国事忆述》的姊妹篇,两本著作内容紧密相连,叙述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房新侠 《兰台世界》2013,(10):135-136
颜之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继承和发展着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整理、丰富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理论体系.他的传世经典《颜氏家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家庭教育理念,对古代家庭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家之一老舍先生,是一位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之集大成者.老舍先生是一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中《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已是人尽皆知,并被改编为话剧、电视剧和电影等各种形式.他的许多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的作家中,他的作品被翻译的最多,其中他的作品的英译是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文献学者.孔子的一生与档案文献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他搜集、整理、自编的“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为其授业解惑的教材.孔子广泛收集档案、利用档案,编纂出经典著作,创立儒家学说,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其编研、修史的研学精神和严谨态度至今仍值得后入学习.  相似文献   

20.
徐宝璜是我国最早的新闻理论家和新闻教育家,被誉为我国“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黄天鹏:《新闻学纲要·序》。1918年10月,他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为政治学四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新闻学大意》,这是中国新闻教育的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1930年在北大的一次课堂上“猝患晕厥”逝世,年仅37岁。他写的《新闻学》一书,是我国第一本新闻理论专著,蔡元培称之为我国新闻界“破天荒”之作。 徐宝璜的新闻伦理思想是他新闻思想的一部分,在《新闻学》一书和后期的新闻学论文中都有较多的论述。在我国新闻史上,他是最早较为全面论述新闻道德的新闻理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