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怎样才能使经济报道跟上这一新的形势?我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走进市场,观察市场,研究市场,到市场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去捕捉新鲜丰富的新闻题材,增强经济报道的时代感,开拓经济报道的新局面。首要的是能“跳”出来在新闻改革中,经济新闻的改革之所以成了攻而难破的“顽固堡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报道往往囿于计划经济的旧模式:以生产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就生产论生产,内容单调,路子狭窄,年复一年,老调重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2.
本报是一家以宣传全省政法工作和法制建设为主旨的法制类专业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运行规则,开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所谓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作为一家法制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用法律的眼光审视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把报道的触角伸向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生产、交换、流通、消费”领域,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维护生产厂家、销售企业特别是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1993年3月,我国的《产品质量法》颁布,又逢“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本报决定开办“消费者,请向我投诉”专栏,以期藉此在经济与法制的交叉点上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 我国改革开放17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为从事经济报道的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活动家的大舞台”。特别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更加促使我们从事经济报道的同志要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摆脱传统的“计划经济报道模式”,站在时代高度,发挥各自的聪明才干,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吃透的“上头”,就是要真正学懂弄通党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绝不是完全依赖于单纯的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发挥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优势,计划性仍然是加强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今后将会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更加配套和强化。这是因为,市场虽然能在资源配置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但它并非万能,也有其弱点和不足的方面。所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在尊重和利用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超前地建立起能够有效防止“市场失灵”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对市场运行实行正确的导向和监控,以弥补市场经济本身的弱点和缺陷。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中,新闻从业者必须着力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树立法治思维,以法治精神规范自身行为、懂得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和推进改革,尤为紧迫和重要.培树新闻从业者的法治思维势在必行.新闻从业者要加强学习,养成依法从业的思维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宣传,是新闻工作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的最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宣传报道的实践中,我体会到,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市场,才能写好市场,报道好市场。 深入市场,才能认识市场,拓宽经济报道的领域。过去,我们的经济报道长期受计划经济宣传框框的束缚,报道面窄,题材雷同,内容单一。报道农业往往是“夏熟大丰收”、“秋熟夺高产”;报道工业常常是“首季开门红”、“六月双过半”、“年终产值、利润超去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报道的内涵不断扩大,也要求新闻工作者从老一套的经济报道模式中跳出来,深入市场,拓宽经济报道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党报要增强可读性,就应该让党报的经济新闻“活”起来。“活”即是新,“活”即是深,“活”就是不仅注重微观经济报道,更注重宏观经济报道与分析,“活”就是使党报的经济报道更加贴近时代脉搏,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读者。经济报道只有做到三贴近,在新、深、快上做文章,才能“活蹦乱跳”,吸引读者。 要求经济新闻“活”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许多党报尝试着办起了经济特刊,加大经济宣传报道力度,追踪市场经济热点,党报创办的经济特刊,满足了读者急于了解党和政府在市场经济初始阶段的重大方针和举措,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信息,各个层次的读者从这类经济特刊中都能程度不同的有所获取,使得党报的经济特刊成为读者竞相传阅的报纸。  相似文献   

7.
眼下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转型”的历史性变革时期,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必然向经济新闻报道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长期以来我们所习惯的经济报道框框与模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经济报道必须进行相应的思维转换.多年来,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报道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条条框框和传统思维,大多数经济新闻报道,不论是在新闻价值取向的定位上,还是在报道时态、报道领域、写作手法及素材运用等采写的行为方式上,基本上没有跳出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支配下的模式与套套.报纸、广播、电视作为精神产品,虽然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但也具有商品的属性,必须面对市场,接受广大受众的评判和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新特点,要求新闻媒介对经济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取向重新定位:在为广大受众及时提供最新的各类经济信息的同时,还必须向受众揭示出经济生活中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8.
李玲 《出版广角》2015,(16):78-79
组织编写和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是法治人才培养的需求。本文运用大数据思维,通过当当网分析了现今我国法学教材出版现状,指出在创新开发法学教材时应秉持“法治思维、教育思维、互联网思维”三维互动的开发逻辑,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材开发路径,完成出版者任务转换,应对“互联网+教育”对出版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适应互联网环境下人才培养的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国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建设法治社会,需要法治思维。大众媒体对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我国的法治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记者本身的法治思维更是发挥直接的影响,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记者把自己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以新闻的方式呈现出来并影响到社会意识。但是,有些记者法治意识不强,写的报道法律漏洞百出,体现了媒体报道中法治意识的缺失和错位。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中央电视台大型法治专题节目《今日说法》开播.2003年,又一档30分钟法治专题节目《经济与法》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法治栏目进入到一个繁荣期.这之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电视法治栏目的形式不断创新,社会影响力持续增强,普法示范效应十分显著.《经济与法》这档央视财经频道唯一的法治专题节目,重点是宣传"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规则",展现在经济领域中个体遇到的法律问题、法律困惑,并向广大观众普及法律认识,以此来促进市场经济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如今,经历了"初生—鼎盛—冷遇—突围"的央视《经济与法》,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其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平  宋思邈 《今传媒》2016,(9):26-29
近年来由农地冲突、拆迁补偿纠纷等引发的农村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其背后折射出农村法治的严重缺失与不足。法治为公正、理性与有序地解决农村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最佳途径。本研究以晋宁“10·14”事件报道为例,主要考察分析媒体对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媒介表达状况及法治进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媒体优化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提升其普及法治精神、助推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等深度功能的策略路径,如在农村群体性事件报道的“法治价值取向”上,还应加强农村群体性事件的行政法反思、多元主体利益关系分析、以及化解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法治思维路径探讨;在危机传播模式上,还应加强蕴含“可辩驳性”法治思维的“双向式对称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新闻报道在前30年主要以计划经济宣传为主,其中在1949年至1958年期间,对经济内容的报道依赖解放前留下的财经类报刊,“文革”期间以计划经济宣传为主,其间也有停滞时期.①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报道的形式发生变化,首先,从1982年开始逐渐转向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闻和报道;其次,随着中国参与的各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增加,我国的经济报道也从国内的经济报道转向对我国和世界接轨的经济报道.我国在加入WTO后,表现更为突出,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受众对涉外财经资讯的需求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海南日报的“轰炸式”报道黄平“轰炸式报道”,在我国新闻学辞典中或许尚未出现,但在海南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经济宣传中已经有它的影子,只不过是“养在深闺无人识”而已。“轰炸式报道”,就是运用“轰炸原理”,在一个时期内,以某一事件或某一事物为宣传线索,...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即法治经济.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竞争生存,法律风险往往是无处不在的.所谓企业法律风险,多指企业因经营活动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外部法律事件导致风险损失的可能性.对当前大多仍处于转企改制阶段的报业集团而言,法律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我国报业集团的实际状况,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所谓社会主义市经济,就是通过市场经济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在这个大市场中,当然也包括诸如期刊市场这类精神产品的市场.只有两个文明一起抓,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才能顺利地实现.这里,有两个经济概念必须澄清.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应当把“计划经济”即高度集中的指令性产品经济作为改革的主要对象.但是,“经济计划性”作为最一般的经济活动方式,即各种经济计划,是我们一切经济活动非有不可的属性.进一步说,“宏观调控”是属于现代市场经济范畴之内,不是什么外来的“看得见的手”.经济立法、执法是政府应有之事.如果我们混淆了这两个基本的经济概念,且不说改革无法深入,就连起码的物质和精神生产也将无法维持正常水平.因此,加强宏观调控,依法治刊,是建立和完善期刊市场的必要手段.这不仅是理论上的逻辑,而且也为眼前的实践所证实.脱离了宏观调控,以为走向市场就是放任不管,必然会使期刊市场处于无序状态,轻则造成期刊布局、结构不合理,出现浪费精神生产力的现象;重则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局,引起“一手硬、一手软”,甚至带来“千里金堤,溃于蚁穴”的危险,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命题,指出要“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换句话说,在当前形势下,深化改革必须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当前社会矛盾多发,信访不断,多与有关部门缺乏法治思维、依法行政不到位有关.对于档案部门来说,树立法治思维,处理好与广大公众知情权息息相关的档案信息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是不可推卸的法律责任,也是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则。市场经济有哪些必须遵循的规则?它们对经济新闻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从海南经济特区的新闻实践来看,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和报道方式。第一,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决定经济新闻价值的取向,把报道的立足点移向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从过去计划经济时的按“产、供、销”顺序安排,改为按市场经济规律的“销、供、产”顺序进行。也就是说,过去是国家计划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企业生产什么,商店就卖什么;商店里卖什么,群众就买什么。现在不同了:群  相似文献   

18.
杨玲  谢保峰 《兰台世界》2013,(12):30-31
“礼治”与“法治”虽然彼此对立,却又紧密相连和渗透.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是以“礼治”为发端,以“法治”定型,最后以“礼法合治”构成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报道中重视宣传经营谋略,既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又是广大生产者、经营者的迫切愿望,因而成为我们改进和提高经济报道的一个重要课题。宣传经营谋略的客观需要和现实意义谋略,即计谋、韬略、策略,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是“常常无法以物质的价值和能量去加以衡量”的智能资源。谋略的巨大力量和作用,早已为我国的兵家所认识。所谓“多算胜,少算  相似文献   

20.
杨炜 《青年记者》2016,(6):51-52
1999年我国就已将“依法治国”载入宪法,但建设法治中国并非一项简单的行动,离不开各个场域的共同努力.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语境下,媒体只有做到与司法良性互动,提供公共话语平台、对权力进行监督与批评、揭示案件背后的法理和制度问题,传播现代法治理念、提高公民法律素养,才能推进法治建设.本文通过分析《南方周末》自2005年至今刊发的有关“聂树斌案”的13篇报道、4篇评论,来探讨媒体与司法如何进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